珊瑚斑魚(珊瑚斑魚圖片)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691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中國沿海主要分布于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其中常見種類有斜帶石斑魚、豹紋鰓棘鱸、駝背鱸、青石斑魚等。石斑魚為肉食性兇猛魚類珊瑚斑魚,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石斑魚喜靜怕浪珊瑚斑魚,喜暖怕冷珊瑚斑魚,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珊瑚斑魚的海底,尤其在多巖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據資料記載,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海參,我國約有120多種,絕大多數(shù)海參不能食用。據統(tǒng)計,全世界有40種可食用海參。棲息于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于南海的西沙群島。蛇目白尼參又稱虎魚、豹紋魚、斑魚等。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站,本文給大家介紹珊瑚斑魚,和珊瑚斑魚圖片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石斑魚與斑魚有什么區(qū)別?
石斑魚與斑魚的主要區(qū)別是珊瑚斑魚:
一、形態(tài)特征
石斑魚:體一般呈橢圓或長橢圓形珊瑚斑魚,側扁珊瑚斑魚;頭長大于體高;背鰭鰭棘部強大,與鰭條部相連,背鰭鰭棘7~11根,鰭條10~21根;臀鰭鰭棘3根,一般第2根最為強大,臀鰭鰭條數(shù)7~13根;胸鰭寬大,位低,一般呈圓形;腹鰭位于胸鰭下方;口大,兩頜齒內行齒傾倒;體被小櫛鱗;側線達尾鰭基部;尾鰭圓形、截形或凹型。
斑魚:斑魚的形態(tài)特征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25—40厘米。頭長,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guī)則黑色斑塊,頭頂各有2行黑色斑紋。背鰭很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于胸鰭基底上方。
腹鰭短小,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于背鰭,尾鰭圓形,末端不達肛門。肛門緊位于臀鰭前方。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guī)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2行鱗片,位于體側中部,后延至尾基。
二、生活習性
石斑魚:石斑魚為底棲性魚類,其成魚主要棲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巖礁區(qū)域,也有部分棲息于底質為沙質、泥質或淤泥質的海域。大多數(shù)石斑魚為獨居性魚類,除珊瑚斑魚了在繁殖期集群外一般不成群;但也有些種類的生活方式為一尾雄魚和若干尾雌魚組成的小群體。
斑魚:斑魚的生存水溫0℃—41℃,最適水溫26℃—28℃。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jié)常活動于水體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游動緩慢,常潛伏于水底深處,當冬季水溫過低時,其將身體后半部潛埋于淤泥或草堆里,頭露在水中不吃不動。
斑魚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斑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堤岸逃逸;在有流水沖擊時往往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逃逸時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三、分布范圍
石斑魚:石斑魚類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國沿海主要分布于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其中常見種類有斜帶石斑魚、豹紋鰓棘鱸、駝背鱸、青石斑魚等。
斑魚:斑魚是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于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斑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石斑魚
斑魚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石斑魚為肉食性兇猛魚類珊瑚斑魚,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石斑魚喜靜怕浪珊瑚斑魚,喜暖怕冷珊瑚斑魚,喜清怕濁。在10~15米深珊瑚斑魚的海底,尤其在多巖礁洞穴和珊瑚地帶,經常多見。個體小的,活躍在淺水域,好動,易釣。個體大的,喜靜臥,深居簡出,經常呆在洞穴里或深水域。
什么是海石班魚
你說的是不是石斑魚,
石斑魚營養(yǎng)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qū)推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高檔筵席必備之佳肴。石斑魚燒芋艿,原本是嵊泗漁區(qū)一道家常菜,如今卻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珍貴菜。
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2.?魚皮膠質的營養(yǎng)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后食用。
怎樣辨別海參斑魚斑魚的好壞
據資料記載,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海參,我國約有120多種,絕大多數(shù)海參不能食用。據統(tǒng)計,全世界有40種可食用海參。我國可食用海參占一半,達20種。
根據海參背面是否有圓錐肉刺狀的疣足分為“刺參類”和“光參類”兩大類。其中“刺參類”主要是刺參科的種類,“光參類”主要是海參科、瓜參科和芋參科的種類。
1.刺參類:刺參科
刺參科包括仿刺參、梅花參、綠刺參和花刺參。
仿刺參又稱灰刺參、刺參、灰參、海鼠,也就是人們俗語中的刺參。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guī)則的圓錐形肉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guī)則的3行縱帶,用于吸附巖礁或匍匐爬行。口位于前端,偏于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于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fā)達,身體可延伸或卷曲。體形大小、顏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隨生活環(huán)境而異,喜棲水流緩穩(wěn)、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巖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huán)境不適時有排臟現(xiàn)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后都能再生。刺參分布于我國的山東、遼寧和河北沿海,主產于威海、煙臺、大連、長山島等,捕撈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的6月,尤其是6月和12月捕撈量最大,7-9月是刺參夏眠季節(jié)。刺參體壁厚而軟糯,是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被譽為“參中之冠”。
梅花參又稱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皮膚內的骨片很簡單,一種是微小、重疊和密集的顆粒體;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3次、不規(guī)則的x形體。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于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于南海的西沙群島。它體大肉厚,品質佳,是中國南海的食用海參中最好的一種。
綠刺參又稱方柱參、方刺參;花刺參又稱黃肉參、白刺參、方參,它們都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參,產量較高,過于軟嫩。
2.光參類:海參科
海參科包括九種海參,是種類最多的一科:
圖紋白尼參又稱白瓜參、白乳參、二斑參等。它體形肥胖,前后兩端幾乎一樣寬,酷似冬瓜,生活時體色變化很大,底子為白色或淺黃色;背面略呈淺黃褐色,前后各有一塊赤褐色橫斑,故稱“二斑參”。它是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肉質厚嫩。
蛇目白尼參又稱虎魚、豹紋魚、斑魚等。它背面為深灰色,帶黃色蛇目狀斑紋,排列成不規(guī)則縱行,生活于熱帶珊瑚礁內有少數(shù)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處,肉質肥嫩。
輻肛參又稱石參、黃瓜參等;白底輻肛參又稱靴參、赤瓜參等;烏皺輻肛參又稱烏參,這三種海參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的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質量較好,但產量較低。
另外,還有黑海參、玉足海參、黑乳參、糙海參,都是我國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參,品質較次。
3.光參類:瓜參科
瓜參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參、裸五角瓜參、瘤五角瓜參三種,都因體壁較硬,故食用質量較差。
4.光參類:芋參科
芋參科包括海地瓜和海棒槌兩種:
海地瓜又稱茄參、海茄子,體形和顏色都很似番薯,因此這種海參被稱為“海地瓜”。體呈紡錘形,長一般4-12厘米。生活時體呈肉紅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制后背部為棕黑色,腹部為淺棕色。品質較差,但價格較低,許多飯店用此做海參菜譜,借人們對海參不熟悉之故,提升菜品檔次,混淆視聽。
海棒槌又稱海老鼠,體表光滑,無管足或肉刺,生活時體呈灰褐色或黃褐色,體壁很薄,半透明,稍能透視其縱肌和內臟,食用價值很低。
海參的產地:
從廣義上講,我國南北海域都出產海參,但南北所處,品類不同。越往南,海參種類越多;越往北,海參品質越好。就刺參而言,主要產于黃渤海海域。另外,我國吉林省東部圖門江口以北海域到俄羅斯海參巍一帶,也是過去的一處重要產區(qū)。
海參的特點:灰分含量高。
斑魚和石斑魚區(qū)別是什么?
石斑魚與斑魚的主要區(qū)別:
1.形態(tài)特征不同。
石斑魚體一般呈橢圓或長橢圓形,側扁;頭長大于體高;背鰭鰭棘部強大,與鰭條部相連,背鰭鰭棘7~11根,鰭條10~21根。斑魚的形態(tài)特征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25—40厘米。頭長,前部略平扁,后部稍隆起。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guī)則黑色斑塊,頭頂各有2行黑色斑紋。
2.生活習性不同。
石斑魚:石斑魚為底棲性魚類,其成魚主要棲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巖礁區(qū)域,也有部分棲息于底質為沙質、泥質或淤泥質的海域。斑魚:斑魚的生存水溫0℃—41℃,最適水溫26℃—28℃。游動緩慢,常潛伏于水底深處,當冬季水溫過低時,其將身體后半部潛埋于淤泥或草堆里,頭露在水中不吃不動。
3.分布范圍不同。
石斑魚:石斑魚類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國沿海主要分布于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其中常見種類有斜帶石斑魚、豹紋鰓棘鱸、駝背鱸、青石斑魚等。斑魚:斑魚是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于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
斑魚的經濟價值:
1.斑魚是鱧科魚類中個體大、生長快、產量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經濟魚類。斑魚的地方名有:黑魚、財魚、烏棒、斑魚、蛇頭魚、孝魚、默頭魚等。斑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是一種營養(yǎng)全面、肉味鮮美的高級保健食品。
2.斑魚骨刺少,可食率63%。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尤其是在兩廣和港澳地區(qū),斑魚一向被視為病后康復和體虛者的滋補珍品。廣東馳名的“斑魚葛才湯”甚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斑魚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運輸方便,隨著國內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和國外貿易的需要,斑魚漸成為產銷兩旺的特種養(yǎng)殖品種,斑魚的養(yǎng)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3.斑魚為經濟價值較高的名貴淡水魚類,營養(yǎng)全面。肉質鮮美,暢銷國內外,售價昂貴,為我國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
珍珠斑魚的生存環(huán)境
珍珠斑魚又名石斑魚為底棲性魚類珊瑚斑魚,其成魚主要棲息于珊瑚礁及近岸巖礁區(qū)域珊瑚斑魚,也有部分棲息于底質為沙質、泥質或淤泥質的海域,其幼魚則偏愛選擇海草床、紅樹林等生境。
石斑魚類棲息于100m以淺的水域,也有一些種類棲息于100~200m的水層中,大多數(shù)石斑魚為獨居性魚類,除珊瑚斑魚了在繁殖期集群外一般不成群;
但也有些種類的生活方式為一尾雄魚和若干尾雌魚組成的小群體,如橫帶九棘鱸和青星九棘鱸,石斑魚類通常可在特定的礁區(qū)定居較長的一段時間,這種定居習性及較長的生活史等特征使得石斑魚類易受到過度捕撈的影響。
擴展資料:
石斑魚類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國沿海分布的石斑魚類有11個屬65種,包括光腭鱸屬、下美屬、駝背鱸屬、石斑魚屬、九棘鱸屬、側牙鱸屬、鰓棘鱸屬和貧鱸屬。
主要分布于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其中常見種類有斜帶石斑魚、豹紋鰓棘鱸、駝背鱸、青石斑魚等。臺灣海峽尤其是澎湖列島海域;
不僅有黑潮支流的加溫效應,且多有淺灘、峽谷、海島、礁石,珊瑚礁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石斑魚類棲息,其石斑魚種類較東海、南海更為豐富
關于珊瑚斑魚和珊瑚斑魚圖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