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水霉病癥狀(水霉魚病的癥狀)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476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希望各位魚友珍重, 什么是水霉?。咳绻袟l件,下藥前將濾材取出?。?!第一天40% 第二天20% 第三天20% 持續(xù)7天,治療期間停食,增加溶氧量,避免光照,盡可能少的干擾龍魚, 第8天換水1/3,補充20%的藥 再持續(xù)7天,如魚的狀況好轉(zhuǎn),逐步恢復,狀況已經(jīng)得到控制,先別興奮別盲目喂食,這樣會給你的愛魚造成更大的負擔,即便它想吃你也要冷靜,別喂?。。?)定期清理過濾系統(tǒng),殘留的餌料一定要及時清除, 2)細心觀察,特別是有混養(yǎng)的魚只,往往發(fā)病都是從種群中最弱的開始, 3)適當添加龍魚活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wǎng)站,本文給大家介紹魚類水霉病癥狀,和水霉魚病的癥狀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金魚水霉病是什么樣子的?
病因與癥狀
水霉病是通過受傷金魚的傷口而引起的一種由水霉菌病體侵入傷口的魚病。有些地方稱這種病為膚霉病,也有些地方稱之為白毛病或白綿病。此病的病菌進入魚體后會迅速繁殖生長,分布在病魚的皮膚上、卵膜外,并突出體外,從外表看呈灰白色,軟軟的很像棉花。患此病的金魚焦躁不安,食欲下降,皮膚粘液增多,體表無光澤,彈性差,游動失常,體表組織逐漸壞死。嚴重時,病魚身上像長滿了白色的毛,可逐漸導致死亡。
對水霉病,首先應注意預防措施,尤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撈魚時要特別小心,避免碰傷魚體而被病菌感染。其次,平時要經(jīng)常給予充足的陽光照射。換水時,在水中投適量的食鹽,對水體進行消毒。
防治方法
用毛筆蘸110-3的孔雀綠溶液(110-4的高錳酸鉀溶液亦可)涂沫病魚患處,可殺滅病菌。
用4%的食鹽水兌入凈水浸泡病魚,每次30分鐘左右,每天1次。
用10千克水溶解3克硼砂,每次給病魚浸浴5分鐘,再放入綠水中靜養(yǎng)。
用10千克水溶解0.3克孔雀綠或0.5克次甲基藍,潑灑于孵化缸中有魚卵的水草周圍,這樣可抑制魚卵上寄生水霉菌。
魚類的水霉病怎么治
【預防】(1)加強飼養(yǎng)管理魚類水霉病癥狀,提高魚體抵抗力,平時注意消毒,在捕撈、運輸?shù)炔僮鬟^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注意合理放養(yǎng)密度,盡量不用受傷魚類水霉病癥狀的魚作為親魚。
(2)除去池底過多淤泥,并用200克/米3生石灰或20克/米3漂白粉消毒。
(3)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后用可在傷處涂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須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霉素5萬~10萬單位/千克魚,或用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2~3毫克/升。【治療】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只有在疾病早期進行及早治療才有一定療效。應用食鹽和小蘇打(碳酸氫鈉)合劑(1∶1)全池潑灑,使池水藥物濃度為400克/米3有一定效果。
怎樣防治魚類水霉???
該病由水霉菌寄生引起,主要原因是捕撈等操作不慎,使魚體表鱗片或鰭條受損,以至霉菌侵入傷口而引起發(fā)病。癥狀:體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發(fā)炎,鱗片脫落,鰭條末端腐爛,呈破爛狀,嚴重時細長的菌絲體如棉絮狀附著在患處,且患處肌肉紅腫腐爛。病魚漂浮于水面,游動緩慢,食欲不振,最后瘦弱死亡。
防治措施:
①放養(yǎng)前,每畝水體用150千克生石灰清塘消毒;
②盡量避免魚體機械損傷,在拉網(wǎng)、運輸、養(yǎng)殖過程中要細心,不要弄傷魚體;
③魚種放養(yǎng)前用漂白粉溶液浸洗,藥物濃度為每立方米水體10克,浸洗20~30分鐘為宜;
④在養(yǎng)殖期間采用定期消毒的方法,另外,每50千克飼料加克霉唑25克制成顆粒飼料,連續(xù)投喂7天。
本條內(nèi)容來源于: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動物福利與肉類生產(chǎn)》
紅龍魚水霉病怎么治療,龍魚得水霉病是什么癥狀
1.紅龍魚患水霉病多是水質(zhì)太差導致的,患病后病魚體表會出現(xiàn)呈絮狀的灰白色菌絲,同時伴隨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現(xiàn)象,嚴重時體表還會發(fā)生潰爛。
2.發(fā)現(xiàn)病魚后,需要立刻給它們換水,然后把紅藥水直接涂抹在患處。
3.接著把它們放入含有呋喃西林或高錳酸鉀的水中浸泡治療,一天一次,一次二十分鐘,堅持一周病魚即可恢復。
水霉病的癥狀和治療
水霉病是常見的病種,下面由成原、癥狀、治療等幾個方面具體闡述,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希望各位魚友珍重。
什么是水霉???水霉病又稱膚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魚類的真菌病之一,引起這種病的病原體在到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十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水霉和綿霉。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
它們對溫度適應范圍很廣,5-26℃均可生長繁殖,最適溫度13-18℃。水質(zhì)較清的水體中生長較好。對寄主也無嚴格選擇性,各種飼養(yǎng)在水族箱內(nèi)的動物,從卵到各齡魚都可感染,造成此病的因素大約有:
1)外傷、局部的組織壞死
2)是水溫劇烈變化(龍魚抵抗力下降,組織變壞)
3)是在季節(jié)交替時易發(fā)生
4)是卵堆積(造成局部缺氧,卵膜開始腐爛被感染)
5)動物性餌料長期浸泡發(fā)生變質(zhì),為病菌繁殖提供溫床和爆發(fā)條件。
水中自由游動的水霉的動孢子侵入傷口或卵膜,吸取皮膚及其組織內(nèi)的營養(yǎng)而迅速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組織細胞纏繞粘附,使組織發(fā)炎、壞死,這種病有一定的潛伏期,但發(fā)病也很快,能夠在短時間造成瘦弱、鱗底出血、鱗片銹蝕、直到死亡。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別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對與我們飼養(yǎng)的愛龍是最大的潛在殺手。
水霉病的發(fā)生主要因為緊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魚只因擁擠、移動或其他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體表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機附著,於壞死組織上開始發(fā)芽形成菌絲,菌絲除寄生於壞死組織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分泌消化酵母分解周圍組織,更而貫穿粘膜、鱗片、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膚與肌肉壞死。
二、如何治療水霉病?
任何的病變和病癥,最好的都是在初期。但是如何才能在早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經(jīng)驗:
我曾經(jīng)嘗試過混養(yǎng),但是由于個體懸殊過大而放棄。由于條件限制,其中一條暫養(yǎng)在底部過濾缸,大麥蟲和蝦肉等剩余的餌料未及時清理,造成菌群大量繁殖,2條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病變表現(xiàn)。
小龍出現(xiàn):蒙眼,和厭食。
大龍出現(xiàn):的狀況與“剛剛好積”的與很相似的狀況。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
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后期則呈不規(guī)則的斑塊,嚴重時鱗片破損皮膚裸露,鱗底充血。游動緩慢,眼神倦怠,膽小、易受驚嚇;無胃口或者拒食。
三、治療方法
使用專治水霉的特效藥。依據(jù)說明書的使用方法,分3天將藥量下到說明書的80%,依據(jù)魚的狀況在確定是否繼續(xù)添加余量。
水溫必須保持在30-33度,依據(jù)病情逐步升高,不可操之過急?。。?/p>
如果有條件,下藥前將濾材取出?。。?/p>
第一天40%
第二天20%
第三天20%
持續(xù)7天,治療期間停食,增加溶氧量,避免光照,盡可能少的干擾龍魚。
第8天換水1/3,補充20%的藥
再持續(xù)7天,如魚的狀況好轉(zhuǎn),逐步恢復,狀況已經(jīng)得到控制,先別興奮別盲目喂食,這樣會給你的愛魚造成更大的負擔,即便它想吃你也要冷靜,別喂?。?!
待病情穩(wěn)定,有好轉(zhuǎn)的跡象時,這時缸內(nèi)的病菌應該已經(jīng)殺滅干凈了,但是硝化細菌也被全部干掉了,這就是為什么不能喂食的原因。
第三周病情應該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了,這時可以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藥物,更換1/3的新水,溫度不變。
在添加硝化細菌,將濾材從新放回(必須用10%濃度的鹽水殺菌消毒,最好用開水高溫消毒)
這時的龍魚基本處于,初愈期,體力、食欲還都剛剛好轉(zhuǎn),這時在開始少量的喂食,龍魚會很快恢復。
但是被細菌殘蝕的鱗片卻會很慢的恢復,有的需要在今后痊愈后進行美容拔鱗處理。
這時的我們和魚經(jīng)歷著同樣的磨難“肉體和精神”。
其他參考方法
1、每天用3%的鹽水浸泡一次,時間約5-10分鐘;(推薦使用)
2、先用高錳酸鉀加少許鹽藥浴5-10分鐘,用vc(針劑為好)中和換水,然后再用鹽和黃粉抑制感染,逐步換水稀釋;
3、甲基藍+黃粉+鹽;
4、福爾馬林50~80ppm藥浴,24小時左右換水100%+黃粉抑菌,隔天可再做;
5、用100ppm的孔雀石綠藥浴20-30分鐘,每天二次;
6、黃粉+亞甲藍(或少量甲醛)+少量粗鹽;
四、如何防治?
1)定期清理過濾系統(tǒng),殘留的餌料一定要及時清除。
2)細心觀察,特別是有混養(yǎng)的魚只,往往發(fā)病都是從種群中最弱的開始。
3)適當添加龍魚活力液等天然微量元素,補充水質(zhì)和魚只的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
4)避免溫度大幅的降低
5)每年的春秋季節(jié)交換時,可以用10%的藥量進行水體和過濾系統(tǒng)消毒檢疫.
轉(zhuǎn)自:水族圈-天奇凌龍
魚出現(xiàn)水霉病怎么處理?
1.當發(fā)現(xiàn)病魚后,要把病魚隔離治療,每天1次,用3%的鹽水浸泡病魚5至10分鐘。如效果不太好,就每天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外加1%食鹽浸泡病魚20至30分鐘,同時,我們也可提高水溫或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進行照射以抑制水霉的生長。
2.也可用彩虹殺菌水+亞甲(或少量甲醛)+少量粗鹽,用量可按照說明,可適當加量,一般來說3至5天見效,每24小時恒溫換水一半,換水時要慢慢倒進已困過24小時的水,換水后再加藥。用藥的周期不宜超過7天,如仍不見效,就得換別的方法。
3.用孔雀石綠進行藥浴,50千克的水溶入0.3克的孔雀石綠,放入病魚,先浸洗10至20分鐘,然后拿出用棉簽輕輕擦拭魚身上的“白毛”,令其脫落,這方法一般都會見效,采用此法1至2次可治愈。但用此藥可要有心理準備,因孔雀石綠是劇毒,魚有可能掛掉,通常此法是萬不得已而使用的。
4.控制好水溫,平時避免水溫大幅度降低。
5.平時要注意給愛魚補充有營養(yǎng)的食物,增強它們的體質(zhì)。
6.要控制好水質(zhì),目前有不少魚病都和水質(zhì)不好有關,所以愛魚的人士可要定期清理過濾系統(tǒng),殘餌可要及時清除,以免弄壞水質(zhì),每年春秋換季時,可用10%的藥量進行過濾系統(tǒng)和水質(zhì)的消毒。
7.這病有個特點,往往都是從魚群中最弱小的那個開始發(fā)病,所以大家平時可要細心觀察。
拓展:膚霉病——又稱水霉病、白毛病,為熱帶魚最常見疾病之一。
1.病原體:為水零屬、綿霉屬、異霉屬、絲囊霉屬、腐霉屬等種類。
2.癥狀:當撈捕、運輸熱帶魚時,稍為不慎,使魚體皮膚受傷,或寄生蟲侵襲破壞皮膚,霉菌的孢子侵入傷口,吸取養(yǎng)料,迅速萌發(fā),菌絲一端向內(nèi)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長,形成棉絮狀菌絲。霉菌剛寄生時,肉眼不易發(fā)現(xiàn);待肉眼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由外向內(nèi)生長。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由于棉絮狀的菌絲日漸增多,魚體負擔過重,使游泳失常,食欲減退,日漸瘦弱,導致死亡。
3.熱帶魚感染霉菌時,還受其光照時間長短的影響。較長時間的陰雨連綿,或室內(nèi)燈光、日光等光源不足,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魚體,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后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于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霉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導致死亡。
關于魚類水霉病癥狀和水霉魚病的癥狀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