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句話是出自哪里,煙雨蘇杭歌詞
本文摘要目錄:,1、,請問這句話是出自哪里,2、,煙雨蘇杭歌詞,3、,跟溫迪有關(guān)的網(wǎng)名,4、,茉莉花招蟑螂嗎, 前言前言, 前言, 幾場梅雨,幾卷荷風,江南已是煙水迷離.小院里濕潤的青苔在雨中純凈生長.這個季節(jié),許多人都在打聽關(guān)于蓮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黃昏浮動的神秘幽香.不知多少人會記得有個女子,曾經(jīng)走過人間四月天,又與蓮開的夏季有過相濡以沫的約定.,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涼風吹起書頁,這煙雨讓塵封在書卷里的詞章和故事彌漫著潮濕的氣息.獨倚幽窗,看轉(zhuǎn)角處的青石小
本文摘要目錄:
請問這句話是出自哪里
前言前言
前言
幾場梅雨,幾卷荷風,江南已是煙水迷離.小院里濕潤的青苔在雨中純凈生長.這個季節(jié),許多人都在打聽關(guān)于蓮荷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黃昏浮動的神秘幽香.不知多少人會記得有個女子,曾經(jīng)走過人間四月天,又與蓮開的夏季有過相濡以沫的約定.
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涼風吹起書頁,這煙雨讓塵封在書卷里的詞章和故事彌漫著潮濕的氣息.獨倚幽窗,看轉(zhuǎn)角處的青石小巷,一柄久違的油紙傘,遮住了低過屋檐的光陰.
時光微涼,那一場遠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風吹拂,早已洗去鉛華,清絕明凈.以為歷經(jīng)人生匆匆聚散,嘗過塵世種種煙火,應(yīng)該承擔歲月帶給我們的滄桑.可流年分明安然無恙,而山石草木是這樣毫發(fā)無傷.只是曾經(jīng)許過地老天荒的城,在細雨中越發(fā)地清瘦單薄.青梅煎好的茶水,還是當年的味道;而我們等候的人,不會再來.
后來才知道,那一襲素色白衣的女子已化身為燕,去尋覓水鄉(xiāng)舊巢.她走過的地方,有一樹一樹的花開,她呢喃的梁間,還留著余溫猶存的夢.有人說,她是個冰潔的女子,所以無論人世如何變遷,她都有著美麗的容顏.有人說,她是個理智的女子,不管面臨怎樣的誘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
她叫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是許多人夢中期待的白蓮.她在雨霧之都倫敦,發(fā)生過一場空前絕后的康橋之戀.她愛過三個男子,愛得清醒,也愛得平靜.徐志摩為她徜徉在康橋,深情地等待一場舊夢可以歸來.梁思成與她攜手走過千山萬水,為完成使命而相約白頭.金岳霖為她終身不娶,癡心不改地守候一世.可她懂得人生飄忽不定,要學(xué)會隨遇而安.
所以,當愛情接踵而至時,她會做短暫的停留,又義無反顧地離開.看著她決絕的背影,又無比的優(yōu)雅,那時候,仿佛連一聲珍重都是多余.她讓每一次轉(zhuǎn)身都成隔世,又讓每一次相逢都成永遠.她總是那樣潔凈,任憑世事萬象叢生,她的內(nèi)心始終山明水秀、一清二白.
終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云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zhí)念,便可寂靜安然.愿每個人在紛呈世相中不會迷失荒徑,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如果可以,請讓我預(yù)支一段如蓮的時光,哪怕將來某一天加倍償還.這個雨季會在何時停歇,無從知曉.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夢中期待的白蓮剎那緣起(1)
第一卷夢中期待的白蓮
剎那緣起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匆匆過客,有些人與之邂逅,轉(zhuǎn)身忘記;有些人與之擦肩,必然回首.所有相遇和回眸都是緣分,當你愛上了某個背影,貪戀某個眼神,意味著你已心系一段情緣.只是緣深緣淺,任誰都無從把握,聚散無由,我們都要以平常心相待.
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而凡塵繚繞的煙火又總是嗆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過盡,回首當年,那份純凈的夢想早已漸行漸遠,如今歲月留下的,只是滿目荒涼.當你孤獨地行走在紅塵陌上,是否會覺得,肩上的背囊被人間故事填滿,而內(nèi)心卻更加地空落.此時,我們則需要依靠一些回憶來喂養(yǎng)寂寥,典當一些日子來滋潤情懷.
眾生紛繁,有人過得迷糊,有人活得清醒,但也只是一種存活于世間的姿態(tài).無論你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是金枝玉葉,還是胭脂俗粉.無論我們被世俗煙火熏染多久,被渾濁的世態(tài)浸泡多深,心靈深處始終有一處最潔凈的角落,永遠如初時美好.
曾幾何時,我們做了那最柔情的人,為一朵花低眉,為一片云駐足,為一滴雨感動.所以,我們會不由自主愛上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愛上了鶯歌燕舞的人間,愛上了姹紫嫣紅的春天,也愛上山溫水軟的江南.許多人對這個女子生了情,并認定她是夢中期待的白蓮.無論歲月如何轉(zhuǎn)變,她永遠活在人間四月,有著不會老去的容顏.
世間許多女子都有過這份安靜素然的優(yōu)雅,也曾令人心動,讓人有一種不敢輕觸的美好.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她們慢慢地學(xué)會了揮霍光陰,浸泡在紅塵的染缸里,誰還能做到純粹如一?都說只有百味皆嘗,方不負這僅有的一次人生.我們應(yīng)該把所有繁復(fù)的過程,都當做是簡單回歸,把一切凡塵的榮辱,當做是云煙過眼.
無論林徽因這一生愛過多少人,犯過多少錯,又經(jīng)歷過多少起落沉浮,嘗過幾多人情世味,她永遠都是一杯淡雅清茶,那素凈的芬芳在每個人心中久久地縈繞,無法散去.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熱戀才會刻骨.有時候,一份清淡,更能歷久彌香;一種無意,更讓人魂牽夢縈;一段簡約,更可以維系一生.
林徽因是溫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也沒有陸小曼的決絕,亦沒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樂觀而執(zhí)著,堅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亦不招搖,她不曾給別人帶來粗礪的傷害,也不曾被他人所傷.她是那樣的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紛擾紅塵中,多少人企盼有這樣一位紅顏知己,不需要濃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我們總是會被突如其來的緣分砸傷,把這些當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題.有些緣分只是南柯一夢,瞬間的消逝便成了萍蹤過往.有些緣分卻落地生根,扎進了你的生命中,從此糾纏不清.一個開始不信宿命的人,日子過得久了,被春去秋來、花開花謝的因果所感染,變得從此相信命定之說.人到了一定年歲,追求的只是平和與淡定,待到華麗轉(zhuǎn)身,從前的時光已是回不去的浪漫.
夢中期待的白蓮剎那緣起(2)
我佩服那些敢于承擔過去、心明如鏡的純良女子,仿佛山河變遷都與之毫無瓜葛.亂世凡塵,有誰可以在刀刃上行走而毫發(fā)無傷?誰可以深陷泥淖中做無暇美玉?每一天都會有不可預(yù)測的意外發(fā)生,想要風輕云淡地度過一生,真的太難.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匆匆地跟在時光背后,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如今得到的又是什么.
究竟要以何種姿態(tài)行走于世間,才可以做到不被人忘記?一個男子愛一個女子,愛的是她青春的朝氣,是她美麗的容顏,是她獨有的聰慧.多少人會愛上歲月留在她臉上的印記?愛上她那顆被生活宰割得累累傷痕的心?林徽因似乎做到了,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想起林徽因,總是在人間四月,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有一種輕靈和鮮妍的美麗.也許每個人的初衷都只有一份簡約的追求,或期待一場溫潤的春雨,或盼望一株茉莉花開,或等候一個遠行的歸人.我們在屬于自己的那座城里筑夢,不求聞達于世,但終究還是希望可以留下些什么,僅僅只為了被某個人偶然地記起.
有人說,林徽因被季節(jié)封存在四月天,窗外的柳絮做了萍客,梁間的燕子做了鄰伴,夢中的白蓮做了知己.也有人說,純凈的她其實比任何女子都懂得調(diào)配煙火,所以她不會輕易被往事所傷.許多尋找她的人都杳無音訊,不知道是承受不起生命的重,還是承擔不起生命的輕.又或許我們本就不夠清淡,想在春天的書頁里留下一筆墨綠,卻被清風錯翻了頁碼.
此時,院墻和柵欄的綠意還太淺,就像林徽因沒有滋生皺紋的額頭,明澈光潔.人的一生就如同草木,經(jīng)歷榮與枯、生與滅,看似稍縱即逝,實則無比艱難.總以為日子在打盹中度過,卻不知多少人想方設(shè)法地讓自己挨過這一世.有時候,過程于我們只不過是修飾,在結(jié)局面前形同虛設(shè).無論是真實的戲謔,還是虛幻的樸素,我們都無法自如地把握.
現(xiàn)實生活未必同想象中一樣,在不盡人意的時候只需記住,人生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完美.銳利的歲月可以將一個骨肉豐盈的人,削減到無比瘦脊.曾經(jīng)沐浴陽光的我們,從何時開始愛上了煙雨的迷蒙?曾經(jīng)習慣了漂浮的你我,又從何時開始,向往一種平實的安定?
那些遺失了快樂的人,是否在花開的時候可以重見歡顏.那些弄丟了青春的人,是否在老去的那一天還能重尋記憶.假如你和我一樣,被浮華的世態(tài)澆漓,害怕人情涼意.莫如沿著一首詩的韻腳,尋找一個叫林徽因的女子,隨著她流淌的筆墨,走進人間四月天.
詩意江南有著黛瓦白墻,微風細雨.你無需涉水而行,只踱步在輕煙長巷,就可以邂逅一份純凈的美好.只是覓尋之前,請折一枝綠柳,插在老舊的白瓷瓶里.因為我相信,一個小小的瓷瓶可以裝載整個春天,那個素凈的女子可以許諾給我們一段永遠青翠的回憶.
夢中期待的白蓮夢中白蓮(1)
夢中白蓮
相信許多人對江南水鄉(xiāng)都有一份難舍的情結(jié).無論是身處江南的,還是不曾踏足過江南的,對江南的風物人情都有著近乎宿命般的眷念.時間久了,江南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一個夢,一個常常想起卻又不敢碰觸的夢.因為生怕這個夢會在有生之年無法成真,怕生命旅途走到盡頭還不能得償所愿.
每個人都無從選擇自己的故鄉(xiāng),你是出生在花柳繁華的江南,還是長成于草木荒涼的塞北,早在前世就注定.命運之神編排了我們的來處與歸所,縱然那個被稱作故鄉(xiāng)的地方不是心中所愛,也不能改變其真實的存在.但我們可以選擇遷徙,也有可能被迫放逐,這一切亦早有定數(shù).從來,我們都是人間匆匆過客,凡塵來往,你去我留,不過如此.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里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guān)風月,只是愛了.
杭州,這座被世人贊譽為天堂的千年古城,是許多人魂夢所系之地.這里有聞名天下的西湖,有恍如夢境的煙雨小巷,有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更有難以言說的夢里情懷.無論你是出生于杭州,還是和西湖僅有一面之緣,都為可以與這座城有所相關(guān)而深感幸運.都說同一片藍天下,有緣自會相逢,而同在一座城,是否真的可以魂靈相通?
林徽因有幸地,一百多年前,在那個蓮開的季節(jié),她降生于杭州.這座詩意含蓄的城,因為她的到來從此更加地風姿萬種.一座原本就韻味天然的城,被秋月春風的情懷滋養(yǎng),又被詩酒年華的故事填滿.它真實美好地存在,無需設(shè)下陷阱,所有與之相遇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從此沉迷不醒.
像林徽因這樣溫柔而又聰慧的女子,她的一生必定是有因果的.所以祖籍原本在福建的她,會出生于杭州,喜愛白蓮的她,會生于蓮開的六月.這座繁華驕傲的古城,不會輕易為某個人低眉含笑,而林徽因卻可以做那傾城絕代的女子.微雨西湖,蓮花徐徐舒展綻放,多年后,這個叫林徽因的女子成了許多人夢中期待的那朵白蓮.唯有她給得起杭州詩意閑淡的美麗,給得起西湖溫潤潔凈的情懷.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林孝恂考中進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其父林長民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擅詩文,工書法.而祖母游氏典雅又高貴,是位端莊賢淑的美麗女子.林徽因身上沿襲了他們?nèi)逖艃?yōu)秀的血統(tǒng),所以此生擁有斐然才情與絕代容顏.也許這一切只是偶然不是必然,但林徽因注定會成為那個風云時代的傾城才女.
那個蓮開的夏季,杭州陸官巷,一如既往的古樸寧靜.青石鋪就的長巷,飄散著古城淡淡煙火,偶有行人悠閑走過,把恍惚的記憶遺落在時光里.這是一座聞著風都可以做夢的城,我們時常會被一些細小的柔情與感動潛入心底,忘了自己其實也只是小城的過客.從哪里來還要回到哪里去,短短數(shù)十載的光陰,不過是跟歲月借了個軀殼.我始終相信,身體不過是裝飾,唯有靈魂可以自由帶走,不需要給任何人交代.
杭州陸官巷林宅,是一座古樸靈性的深深庭院,帶著溫厚的江南底蘊.只是不知道黛瓦白墻下,有過幾多冷暖交替的從前;老舊的木樓上,又有多少人看過幾度雁南飛.無論你從何處來到這里,都會誤以為這座老宅就是夢里的故園.時光仿佛還停留在昨天,卻真的好遙遠.百年滄桑,歲月變遷,多少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曾更改的始終是老宅所留存的舊日情懷.
夢中期待的白蓮夢中白蓮(2)
院內(nèi)的蒼柳又抽了新芽,梁間燕子筑的巢還在,木桌上老式花瓶已落滿塵埃.一百多年前的某個夏日,這座宅院里傳來一位女嬰的啼哭聲,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已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她叫林徽因,從她降落人間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jīng)有了注定的人生故事等待她去演繹.或凡庸,或絢麗;或平淡,或起伏;或歡欣,或悲苦,這一切過程,在命冊上早已寫好.
相信命冊嗎?《紅樓夢》中賈寶玉游太虛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和“金陵十二釵副冊”.這冊子里面寫的判詞就是金陵十二釵的命數(shù),是她們?nèi)松Y(jié)局的暗示.只是紅顏多薄命,所以匾額上寫就的是“薄命司”.那么多風華絕代的女子,花容月貌終究抵不過春恨秋悲的凋零.有些人在意過程是否華麗,無謂結(jié)果,而有些人不在意過程有多辛苦,只圖有個善終.
每個哭著來到世間的人,帶給親人的是無盡喜悅,每個微笑離開塵世的人,帶給親人的則是永遠的悲痛.難道一個人自生下來開始,就真的有一本命冊,如同生死簿那般醒目地擱在陰冥之境?而我們就必須按照書頁里的內(nèi)容,一字不漏地將其演完才能罷休?若是如此,就真的不必過于奔命,須知因果有定,得失隨緣.
都說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承擔罪孽的,但對于一個新生命,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著無法制止的愉悅.然而,繁華世間又何嘗不是一杯毒酒,你以為自己早已厭倦,其實卻總想一醉貪歡.等待一場姹紫嫣紅的花事,是幸福;在陽光下和喜歡的人一起筑夢,是幸福;守著一段冷暖交織的光陰慢慢變老,亦是幸福.
林徽因的出生給林氏家族無疑帶來了莫大的喜悅,雖為女嬰,可她粉雕玉琢的容顏讓人一見歡喜.這個漂亮的女嬰瞬間就給厚重的大宅院增添了靈氣與歡顏.祖父林孝恂從詩經(jīng)《大雅·思齊》里采了“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句意,給女嬰取了徽音這個美麗的名字.后來,為避免與當時一男性作者林微音相混,從1934年起改為林徽因.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名字,林徽因這一生被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大才子深愛.尤其是金岳霖,他溫和又執(zhí)著地愛了林徽因一生,終生未娶.他就這樣為林徽因守候一生、寂寞一生、也緘默一生.試問,如此深刻的情感,又有幾個男子擔當?shù)闷?
我們無法從一個嬰孩臉上讀出任何故事,每個全新的生命都有著一塵不染的純凈,都是那么的完美無瑕.一個人只有在出生和死去的時候是最干凈的.剛剛出生的人,刪除了所有前世的記憶,純粹地來到人間.而一個行將死去的人,則是空手離去,帶不走這凡世半點塵埃.
但是我始終相信,無論你多么純?nèi)?冥冥中總會有所昭示.一滴水中,可以看到其深沉的含容;一朵花里,可以讀懂其微妙的心事.所以,幼嬰時的林徽因一定隱透出逼人的靈氣與聰慧.或許他們都明白,這個小小女孩注定用詩意和美好的情懷,來完成降落人間的使命.
夢中期待的白蓮老宅光陰(1)
老宅光陰
如夢江南,永遠像夢境一般落在每個人的心里.多少行色匆匆的旅人相逢在山水間,從這道楊柳依依的堤,擺渡至那道煙花紛飛的岸.那些因為來過這個多情之地的人,原本淡然超脫的心性,也開始有了牽掛.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在煙雨小樓中品茗的閑情,愛上了午后陽光下打盹的慵懶,愛上了一朵花的歡顏、一剪流光的浪漫.
我們應(yīng)當相信,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人間的.無論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總有一個角落會將他擱置,總有一個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屬于自己的狹小世界里,守著簡單的安穩(wěn)與幸福,不驚不擾地過一生.有些人在紛擾的世俗中,以華麗的姿態(tài)盡情地演繹一場場悲喜人生.
盡管我們都是帶著各自的使命來到人間,但彼此都只是過客,沒有誰會為誰永遠停留.到最后,都是塵歸塵,土歸土,過往的恩寵皆已吹作浮云.年輕的時候,不管不顧地揮霍今生,待到老時,則希望可以透支來世.起伏跌宕的一生,回眸只是云淡風輕,不是自己太執(zhí)著過往,而是紅塵千變?nèi)f化,我們必須以踉蹌的姿態(tài),在熙攘的市井探尋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
看過一張林徽因三歲的照片,一個小小女孩站在深深庭院里,背倚著一張老式藤椅,清澈的眼睛看著前方.這座庭院藏有百年故事,藤椅也不知道歷經(jīng)多少流年,唯這小小女孩尚不知人事,不知道那遙遠的遠方,會有怎樣的際遇將其等待.我總覺得,一個人的童年應(yīng)該是清白的,不需要太多色彩,一筆一畫簡潔而美好,記住的也只是單純的快樂.
然而每個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遠離純凈,開始漫步在紅塵的煙火里.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尋找所謂的歸宿,其實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鄉(xiāng),都只是暫將身寄,看幾場春日芳菲,等幾度新月變圓.停留是剎那,轉(zhuǎn)身即天涯.
林徽因五歲之前都在杭州陸官巷度過,關(guān)于那段時光我們已無從查找,而她亦沒有絲毫記憶.其實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童年是值得珍藏的,盡管有些人也曾歷經(jīng)辛酸,但是在模糊的記憶里,那些零散的碎片疊合在一起,始終會是美好.
林徽因五歲的時候,隨父母遷居至蔡官巷一座老宅院.在這里,雖然只有短短三年光陰,卻給這位才女留下永難磨滅的記憶.到了五歲,林徽因的大姑母林澤民成為她的啟蒙老師.林澤民是清朝末年的大家閨秀,自小接受私塾教育,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也算樣樣精通.正是這位嫻靜優(yōu)雅、知書達禮的姑母,教會了林徽因讀書識字.
霞光掩映的晨曉,暮色低垂的黃昏,明月皎潔的夜晚,幼小的徽因手捧一冊冊線裝書,讀著書卷里的詞句.也許她讀不懂其間美好的意象,讀不懂那詩意的情懷,讀不懂冷暖的故事,但是她卻從此愛上了書,愛上了淡淡的墨香,愛上了錦詞麗句,還有書卷里那一枝蓮荷的淡雅清愁.
人的性情多為天生,有些人骨子里就是安靜的,有些人血液里躁動不安.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如此.但后天的啟蒙亦尤為重要,倘若將一個沉靜的人放逐在喧囂的市井中,難免不為浮華所動.而將一個浮躁的人擱置在廟宇山林,亦可以得到凈化.許多人都在潛移默化的時光里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熟悉又陌生,陌生又熟悉.
夢中期待的白蓮老宅光陰(2)
林徽因遺傳了優(yōu)雅氣質(zhì),她骨子里就帶有濃郁的詩味和典雅,所以大姑母林澤民對林徽因的啟蒙更加深了她的文學(xué)修養(yǎng),為她將來成為一代才女種下美好的前因.她朦朧的記憶被江南水鄉(xiāng)的悠悠古韻填滿.黛瓦粉墻,亭臺水榭,還有青石小巷的惆悵煙雨,轉(zhuǎn)角長廊的淡淡回風.這一切物象都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沉淀,成為搖曳在江南枝頭的永遠風景.
然而,林徽因的童年亦非都是如意.或許上蒼是公平的,給了她一個儒雅優(yōu)秀的父親,所以才安排了一個平凡的母親.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出身于浙江嘉興一個商人家庭,十四歲就嫁給林長民做了二夫人.對于善詩文、工書法,才華出眾的林長民來說,這位沒有受過教育的舊式婦女實在難令他心動.
不懂琴棋書畫也就罷了,偏她長成于商人家庭,過得也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所以嫁至林家又不善操持家務(wù).這樣一個凡婦既得不到丈夫的溫情,亦得不到婆婆游氏的歡心.直到后來林長民又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這位女子雖亦無多少學(xué)識,但年輕美麗、性情溫和,相夫教子,深得林長民寵愛.此時何雪媛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而她的性情亦在狹窄的角落里變得陰晴不定.
林徽因童年還有過一段痛苦的記憶,因為母親何雪媛得不到父親的寵愛,所以生出抱怨責怪之心.那時候,林徽因和母親住在后院,每當她從前院快樂地回來,總是會聽到母親無休止的數(shù)落.這時候,徽因心里就會交織著對父母又愛又怨的矛盾感情.她愛那個稱自己為“天才女兒”的父親,卻怨他對母親的冷淡無情.她愛給她溫暖關(guān)懷的母親,卻怪她總在抱怨中令父親離得更遠.
小小年紀的徽因,內(nèi)心卻背負了許多沉重.她既要在祖母和父親面前做一個聰慧玲瓏的小才女,又要在母親身邊做一個溫馴聽話的乖女兒.許多時候,她總是獨自一個人坐在木樓上,看天空漂浮自在的云彩,甚至懂得了白云的往來無常.也是這時候,她開始多愁善感,知道看似完美和諧的生活,亦暗藏許多的無奈.
直到多年以后,林徽因成為一位極負名氣的女詩人.她寫過一篇題目為《繡繡》的小說,其間講述的則是一位乖巧的女孩繡繡,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里.母親懦弱無能、狹隘多病,父親將其冷落,娶了新姨娘又生了孩子.繡繡整日夾雜在父母親無休無止的爭執(zhí)吵鬧中,彷徨于沒有溫情、沒有愛憐的生活里,最終因病死去.在小繡繡的心底隱藏著對父母親愛恨交織的情感,以及愛莫能助的無奈,其實這一切又何嘗不是林徽因小時候那段生涯的寫照.
如今想來,未必是徽因的父親林長民薄情,而是他和何雪媛之間沒有愛的交集.人的一生總有注定錯失的因緣,和你攜手相伴的人或許不是你要的那杯茶,但你還是要強忍著苦澀飲下.所以彼此厭倦并不是誰的過錯,只怪造化弄人,無端生出這么多的癡男怨女,不得盡如人愿.
我想到后來,嘗盡人情世味的林徽因亦會懂得這其間的不可言說的無奈.因為她生命中歷經(jīng)的幾段感情,又何曾有過真正的圓滿,又何曾沒有遺憾.她是個美麗如蝶的女子,面對感情也曾有過彷徨惆悵,只是終究還是做到收放自如,懂得取舍.所以,她以一種清雅端然的姿態(tài)漫步在云間,讓人仰望了一生,懷想了一生.
望采納
煙雨蘇杭歌詞
歌曲歌詞
跟溫迪有關(guān)的網(wǎng)名
1.我妻溫迪
茉莉花招蟑螂嗎
茉莉花不招蟑螂的蟑螂喜歡的地方是越臟越好,廚房各個陰暗的角落就是蟑螂的天堂
請問這句話是出自哪里,煙雨蘇杭歌詞
文章版權(quán)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wǎng),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