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史進為什么會喜歡李瑞蘭,“一丈青”到底是什么

祥龍魚場2025-02-04 18:01:191.11 W閱讀0評論
本文摘要目錄:

《水滸傳》中史進為什么會喜歡李瑞蘭

九紋龍史進,此人寓意不凡,象征著北宋九代皇帝。金圣嘆在史進出場這一回,有一段總評,是這樣講的:

史之為言史也,固也。進之為言何也?曰:彼固自許,雖稗史,然已進于史也。史進之為言進于史,固也。

金圣嘆說,史進就代表著《水滸傳》是講歷史的,雖然施耐庵自詡這部書是言史的,但都是稗史。雖然是稗史,但畢竟進入了歷史。王進教史進武功,合起來是“進入歷史”的意思。

金圣嘆這么解,只看到了一個層面,另一個層面卻沒有解讀出來。史進身上紋著九天龍,龍象征皇帝,與“九”相配則更是帝王的信息了。王進,則是端王進位做了皇帝,這就意味著梁山好漢的故事進入到了宋徽宗時期。這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后面還有一位宋欽宗,《水滸傳》必定會寫完他的故事,北宋九帝肯定會在《水滸傳》中全部亮相。因為,九紋龍就是北宋九代皇帝的隱喻。

從這個角度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似乎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答案。

“宋八郎”秘訪李師師

施耐庵作《水滸傳》誠如金圣嘆先生所言,依據(jù)于歷史,其中,大線索來自于《大宋宣和遺事》。在這部筆記體野史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某日,宋徽宗在宮中擺御宴,歌舞作樂。忽然,徽宗嘆道,每天在宮中玩樂,還不如小民快活,“朕欲出觀市廛景致,恨無其由!”市廛,就是集市,老百姓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道君皇帝想到民間走一走。

在高俅、楊戩的陪同下,宋徽宗換了便服,四處逛蕩。黃昏時分,君臣三人來到了金環(huán)巷,在一座“蓋造得十分清楚”的民宅前停了下來。忽然,宅子里傳來一聲咳嗽,宋徽宗往里一看,看見了一個貌似嫦娥、洛女般的角色佳人,此人就是京師名妓李師師。

宋徽宗一見李師師便挪不動步子了,便讓人通報說,自己是個參加殿試的秀才,求見李師師。李師師答應見面,于是,宋徽宗、高俅、楊戩、李師師四人對飲。席間,李師師問起宋徽宗姓甚名誰,家住哪里。宋徽宗自我介紹是汴京人:

咱八輩兒稱孤道寡,目今住在西華門東,東華門西,后載門南,午門之北,大門樓里面。姓趙,排房第八。俺乃趙八郎也!

《水滸傳》中史進為什么會喜歡李瑞蘭,“一丈青”到底是什么 觀賞魚 第1張

李師師一聽,頓時嚇得魂不附體。宋徽宗的這段隱語,李師師立刻就聽懂了,趙佶就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因而,在《水滸傳》中,九紋龍就被隱喻為北宋九帝,宋徽宗當然就是第八條龍了。

據(jù)說,現(xiàn)存最早的比較完整的《水滸傳》是明代萬歷年間刊印的《天都外臣序本》、容與堂本,實際上,這是一個本子。在這個版本中,便有道君皇帝從密道中私會李師師的故事??磥?,當初腰斬《水滸傳》時,便寫了這段故事。當時的續(xù)書作者比后來寫菊花之會、破大遼、征田虎、剿王慶的作者水平要高得多,知道施耐庵的故事藍本出自《大宋宣和遺事》。

施耐庵其實也沒有放過宋徽宗這段丑聞,以九紋龍史進喜歡李瑞蘭的故事,含沙射影的抨擊“趙八郎”。

史進東平府密會李睡蘭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九紋龍誤陷東平府,宋公明義釋雙槍將”中,寫的是史進私自去會見妓女李瑞蘭(貫華堂本作“李睡蘭”)。

宋江帶兵去打東平府,先差人下戰(zhàn)書,以借糧為名,挑戰(zhàn)這座州府。東平府兵馬都監(jiān)董平聽了這事,勃然大怒,要斬前來下書之人。辛虧太守程萬里勸住,郁保四、王定六兩人各被打了二十訊棍,逃回了梁山大營,向宋江哭訴董平那廝無禮,藐視大寨。聽說雙槍將態(tài)度如此強硬,宋江也發(fā)了怒,準備對東平府采取強攻。此時,史進上前獻計:

小弟舊在東平府時,與院子里一個娼妓有交,喚做李睡蘭,往來情熟。我如今多將些金銀,潛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

史進的計策是先躲在李睡蘭家中,等宋江攻城時,便里應外合,于中取事。

從九紋龍的話中,可以探知,他與李睡蘭的關系非常好,“往來情熟”。查一查史進的經(jīng)歷,他是什么時候到的東平府呢?

在渭州城與魯達分別后,史進便又要去找?guī)煾竿踹M,但卻突然出現(xiàn)在了桃花山附近的赤松林。這期間已經(jīng)過去了一年時間,會不是這段時間里,史進到東平府打了個轉,認識了李睡蘭呢?

火燒瓦罐寺后,史進再度失蹤,但卻給魯智深留下了一句話,說是“我如今只得再回少華山去,投奔朱武等三人,入了伙,且過幾時,卻再理會?!?/p>

當時,魯智深是前往汴梁的路上,此處在東平府的西邊,少華山又在瓦罐寺的西邊,等于是越走越遠了。后來,魯智深上了梁山,惦記史進,便與武松一起到了少華山,史進果然在這里做了寨主??梢?,史進在瓦罐寺與魯智深分手后,便徑直來到了這里與朱武會合,沒奈何做了山大王。

從這個過程看,史進就是在瓦罐寺遇魯智深之前到過東平府,與李睡蘭相識的。魯達拳打鄭屠在五臺山出家,再從五臺山前往東京大相國寺,總共就是八九個月時間。假如這個期間史進到了東平府,就是在非常短的時間里,跟李睡蘭搞得這么熟,說明九紋龍確實是個“把妹”高手,風月場上的老將。在史進的心中,他是與李睡蘭有感情的,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喜歡李睡蘭。

史進為何喜歡李睡蘭

如果把李睡蘭寫作李瑞蘭,就比較難解讀這個問題了,這是一個“良家婦女”的名字啊。施耐庵可不是這么寫的,史進喜歡的是李睡蘭,而不是李瑞蘭。史進講得很直白,說她就是個“娼妓”,只是個賣身的,所以,才是“李睡蘭”

《大宋宣和遺事》中,宋徽宗初次密會李師師時,書中說她只是東京“角妓”,色藝雙全,屬于賣藝不賣身的那種。但是,宋徽宗卻不一樣,仗著皇帝的身份,當晚就“伴師師共寢”。這李師師就成了“李睡蘭”了。否則,施耐庵為何不把史進的這個相好叫做“王睡蘭”、“張睡蘭”伍的?

《水滸傳》中有很多以賣唱為生的倡妓,比如金翠蓮、閻婆惜、白秀英,除了白秀英與知縣有往來,做了地下情人外,其他幾位都是要明媒正娶嫁人的。金翠蓮雖然是被鄭屠強媒硬保,但畢竟也是有媒妁之言,與李睡蘭大不相同。所以,李睡蘭絕不可寫作“李瑞蘭”,否則,就看不清史進為何喜歡她,也不能準確判斷史大郎的三觀了。

史進喜歡李睡蘭其實并非真心實意,是沖著“睡”字而去的。梁山好漢好色者不多,王矮虎雖然很好色,但他是正兒八經(jīng)的想弄個壓寨夫人。史進好色便是到處留情,最喜歡的人就是李睡蘭這等娼妓?!熬偶y龍”嘛,有幾個不是貪色如虎狼之輩?尤其是《大宋宣和遺事》中的趙八郎,不就是史進這等貨色嗎?

然而,史進卻不一樣,與李睡蘭情熟,是因為多給金銀的緣故。史進卻產(chǎn)生了錯覺,把李睡蘭真當做情熟之人了。這也說明史進很多情,同時,也很講義氣,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結果上了當。

史進這個性情,大概大小就有。第一回書寫到,史太公對王進說:“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yè),只愛刺鎗使棒。母親說他不得,嘔氣死了……又請高手匠人與他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總有九條龍,滿縣人口順,都叫他做‘九紋龍’史進。”

因為專愛習武就氣死了母親,還真的沒聽說過。因為愛刺槍使棒,就得紋身,理由也不充分。史太公不愿意家丑外揚,隱瞞了這個花花公子的丑聞罷了。

梁山好漢史進三觀很正

卻說宋江當時同意史進前往李睡蘭家臥底,史進大概是太喜歡這個相好了,便把自己的身份如實告訴了李睡蘭??梢?,史進真的是個情種,色令智昏,以他暗喻趙八郎恰如其分。

沒想到李睡蘭暗中叫“大伯”去官府報案,“大伯”倒是很有點義氣,不愿意出賣史進。虔婆卻把“大伯”一頓臭罵,自己跑到官府出賣了史進。于是,九紋龍身陷囹圄。

《大宋宣和遺事》中說,正當金兵開始攻打宋國時,宋徽宗不知為國操勞,反倒去與妓女鬼混,最終卻落得個坐井觀天的下場。

俗話說“婊子無情,倡婦無義”,史進卻是以情義對待李睡蘭,雖然史進這段故事大有隱喻宋徽宗與李師師的事,但史大郎與趙八郎卻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梁山好漢其實都是龍虎山伏魔大殿里逃走的妖魔,在跟隨宋江“還道(還道村)”之前,絕大多數(shù)人都做過壞事,史進也不例外,在上梁山前,卻做了一件大善事。

九紋龍做了山大王,在少華山與朱武等人逍遙。這廝是耐不住寂寞的,大概是經(jīng)常溜下山去快活了。這次,史進下山后,遇見了畫匠王義和他的女兒玉嬌枝。華州府賀太守看上了玉嬌枝,要強娶她為妾。王義不答應,賀太守便把玉嬌枝搶了去,還把王義刺配遠惡軍州。史進便在途中殺了兩個解差,把王義救上了少華山。

這個玉嬌枝后來下落如何呢?金圣嘆貫華堂本《水滸傳》說,梁山好漢打破華州府后,得知玉嬌枝已經(jīng)投井身亡了。金圣嘆這么說,好歹為史進開脫了,假如玉嬌枝不死呢?

雖然王義、玉嬌枝在其他版本的《水滸傳》中沒了下落,但史進好歹還是做了一件善事。此人從好色狎妓,轉而行俠仗義,正是梁山好漢“妖魔—還道—行道”三段式人生的一個部分。僅從史進梁山好漢這個身份來說,不涉及三觀不正的問題,純屬個人私生活細節(jié)毛病。畢竟,史大郎對李睡蘭這等人也是講情義的。

史進的故事很特別,假若《水滸傳》不被腰斬,恐怕也是有其抗金故事的。他的師父王進就投奔到了老種經(jīng)略相公帳下,本人又反復前往尋找。而《水滸傳》中的老小經(jīng)略相公后來帶兵攻打幽州、抗擊金兵,“招安巨寇”楊志就先后在他們的麾下,充當先鋒敢死隊隊長。因而,九紋龍史進也將與梁山好漢一樣,完成三段式人生旅程,“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這是題外的話。

“一丈青”到底是什么

一丈青這個綽號在水滸里的出現(xiàn)應該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有所出處的。大家知道,《水滸傳》里的好漢,天罡星三十六個基本都是有出處的,歷史上也的確有宋江起義,只不過規(guī)模遠比書中描述小的多。而地煞星大部分是施耐庵獨創(chuàng)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矮腳虎和一丈青就是早就有這樣的故事存在。比如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緋衣夢》中,有“比及拿王矮虎,先纏住一丈青”的說法。這就有了王矮虎和一丈青的說法,而且關于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傳說還不止一個,很顯然,施耐庵是借鑒了之前流行的一個故事傳說,只不過在水滸里面給了他們新的名字和身份,一個叫做王英,綽號矮腳虎,一個叫做扈三娘,綽號一丈青。

為什么王矮虎和一丈青的故事會在當時如此流行呢,肯定還是跟兩人的形象有關系,從關漢卿的詩句里也可以看出來,王矮虎顯然是個矬子,一丈青不用說就是個大高個了。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嚴重,何況本來正常情況夫妻男高女矮,偏偏有一對人女高男矮,而且相差懸殊,有著強烈的戲劇沖突效果,所以這個故事才這么出名。而為什么是一丈青而不是一丈紅一丈白呢,我覺得很有可能青是說膚色的,也就說這個一丈青是個又高又黑又壯的女子。如果歷史上真的有一丈青這個人的話,黑不黑不敢說,高壯基本沒得跑,因為首先高是與王矮虎對應,這個是可以確定的,而一個女子可以掄動武器上戰(zhàn)場,一定要足夠強壯,如果只高不壯,跟麻桿似的,絕對手無縛雞之力,跑幾步可能都要喘息,不信可以參考今天的瘦體模特。

那么這也就可以確定了,一丈青就是施耐庵化用來的一個故事,這個綽號主要形容一個人的身形的。然而,按照施耐庵對女性一般的排斥刻薄來看,他完全可以把扈三娘寫成一個五大三粗膀闊腰圓的女巨人啊,比如他對另外兩個女好漢就毫不留情,外貌形象都不咋地。而且按照實際情況來說,扈三娘是三名女將里排名最高武力最強的,體型應該最大才對得上她的武力值。但是偏偏施耐庵對扈三娘似乎愛護有加,不僅把她描寫的貌美如花,而且人品也沒有惡意描寫,簡直就是水滸女性里的一朵青蓮花。所以盡管扈三娘出現(xiàn)次數(shù)不多,臺詞不多,是個扁平化的人物,但也成為讀者無法忘懷的一個文學形象。

扈三娘在水滸女性里顯得有些太過完美,與其他女人相比格格不入。細細想一想,難道施耐庵寫到她突然轉了性,還是說寫她的時候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初戀對象?看著都不像,在我看來,在扈三娘身上,恰恰表達出了作者施耐庵最大的惡意。

扈三娘這個女人,要家世有家世,要本事有本事,要模樣有模樣,人品也無甚瑕疵,完全是一個世間少有的完美女性。但是施耐庵偏偏就不給她好生活,你家世好就讓你家破人亡,你長得好就把你許配給最丑最挫的一個男人。從一個千金大小姐直接成為一個整天跟強盜打交道的人,還要經(jīng)常面對自己的殺父仇人李逵等一伙人。悲劇就是讓美好的東西陷入慘境,看看扈三娘這個下場,到寧愿她不是一個身材高挑貌美如花的女人,而是又丑又胖,反而不會那么讓人惋惜。

水足轉梗概

北宋末年,群雄并起。高俅本是一個小無賴,因會踢球而被徽宗賞識,當上了太尉,更使民眾苦不堪言。官員王進因得罪了他而被流亡在外,并結識了史進、李忠、魯達等人。與此同時,八十萬大軍教頭林沖也因為妻子被高家人強奸而受到牽連,被刺配滄州,也認識了已經(jīng)出家的魯達。

水滸之九紋龍史進家財萬貫鄙視盜賊,為何最終還會加入梁山

史進是中計了。

他的莊園附近的少華山上聚起了一伙強盜。

這一伙人聲勢還不少,搞的附近的獵戶都不敢上山抓免子了。這伙強盜為首的是神機軍師朱武。下面還有一個叫陳達,一個叫楊春的。這朱武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郤精通陣法,廣有謀略。說明他是一個軍師之類的人物。按理軍師都是隊伍里的二號人物,他怎么就為首了呢?一說明其他的人實在太差了,不能擔當重任,朱武只好身兼二職了。

另外,這個黑社會團隊的凝聚力相當差,朱武雖說是大哥,但其實他的掌控力是比較差的。

那天要商量去打縣城,劫些糧草。朱武聽過史進的歷害,說我們不要從史進那里過,去另一個縣城吧,老二陳達武藝勉強,脾氣卻是大的。

【陳達叫將起來,說道:“你兩個閉了烏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一個人,須不三頭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嘍啰:“快備我的馬來!如今便先去打史家莊,后取華陰縣!”朱武、楊春,再三諫勸。陳達那里肯聽,隨即披掛上馬,點了一百四五十小嘍啰,鳴鑼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p>

大哥三弟一起勸,這老二就死活不聽,還真拉著隊伍呼拉拉走了。這說明這個團隊相當不團結。其中的原因當在朱武身上。大家當強盜的,當然是以武藝為基礎。大哥大一定要武力強,偏偏朱武在這上面是弱項,所以雖然智商有長處,但終究不是主要技能輸出,所以這個大哥的位置相當不穩(wěn)。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次陳達成功踏平了史家莊,立下這樣的大功。那這少華山的大哥大的寶座自然就要讓給朱武了。

所以,朱武在山寨的地位是岌岌可危的。萬一坐不穩(wěn),那就不是讓賢了,很可能是火并了。

那朱武怎么辦?這一次下山打縣城,就極可能是朱武的安排。

《水滸傳》中史進為什么會喜歡李瑞蘭,“一丈青”到底是什么 觀賞魚 第2張

首先這一次出去打劫就極為不正常。

它的起因是:

[當日朱武郤與陳達,楊春說道:“如今我聽知華陰縣里出三千賞錢,召人捉我們,誠恐來時要與他廝殺。只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劫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聚積些糧食在寨里,防備官軍來時,好和他打熬。”]

金圣嘆的批注:看他曲曲折折而來。

就是這里面有名堂,不老實。

怎么說呢?首先這個事情是朱武先提出來的,由頭是華陰縣出三千賞錢要捉他們。山寨沒錢糧,需要打些糧草備用。

這沒問題的。問題在下面:

【跳澗虎陳達道:“說得是。如今便去華陰縣里先問他借糧,看他如何?!卑谆ㄉ邨畲旱溃骸安灰A陰縣去;只去蒲城縣,萬無一失。”】

這個陳達不用說了,就是有勇無謀的,人家華陰縣要捉你們,你們?yōu)榱朔廊思胰ジ慵Z食。所以沖到人家家里?

我們看少華山的實力:【如今山上添了一伙強人,扎下一個山寨,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啰,有百十匹好馬?!?/p>

不過五七百人馬,就要打人家縣城,你當你是李云龍啊。

所以,陳達的話是不靠譜的。

但是,這里面的問題是,打什么地方,朱武應該第一時間提出來。這樣,大家可以討論,但朱武就是不說,反而刻意斷句。讓陳達跳了出來。

大概朱武是清楚的,這位老二性格沖動,愛表態(tài),肯定有自己的方案,而且一出就是壞主意。

但這時,朱武卻不第一時反對,而讓楊春去說。

陳達楊春兩人就此爭吵了起來,一個說史進太危險,不能碰,一個說蒲城縣沒油水。兩人爭了半天,朱武這才站到了楊春的一邊。

這給李達靠成一印象,朱武是跟楊春一起針對他。所以拉著自己的嫡系親自去打史家莊了。

一去,史進早有準備,合莊而出,不過十來回合就把陳達給抓了過去。

可以說,史進幸運拜了王進為師,進了加強班突擊了一下。要是陳達早來個一年半載,那時史進技藝不精,但以他的性格也必是要強出頭的。

那時,藝低膽還大的就不是說陳達了,而是史進了。

山上得知陳達被抓了,朱武什么反應,不是想辦法去營救,先是把自己撇清關系。

【朱武道:“我的言語不聽,果有此禍!”】

反倒是楊春說出了解決方案:【楊春道:“我們盡數(shù)都去與他死拼,如何?”】

所以,我們看一個團隊里,經(jīng)常提意見的往往不是真正的智囊,真正的智囊是等別人說完了,自己才發(fā)言的。

這時候,朱武說道:【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輸了,你如何拼得他過?我有一條苦計,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薄?/p>

朱武提的是一個苦肉計,這個計是一個險計,我們看三國演義,搞苦肉計最主要的條件是把握對方的情況,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清楚之后,才有可能實施苦肉計。

那朱武馬上提出了苦肉計,說明他對史進的脾性早就摸得很清楚,脾氣都摸清楚了,對史進的功夫也應該了解的。他了解這些,卻不說給陳達(可能說給楊春聽了)。這有可能是朱武早就布的局,要打壓一下這位不聽指揮的老二。

另外,朱武的外號叫神機軍師,一個人名字會起錯,但外號絕不會起錯,他的確是頗有算計,而且膽大心細的一個人。所以能夠位于地魁星之首,后面是梁山盧俊義分部的首席軍師。出主意上,僅在吳用公孫勝之后。

這次,他不但要救陳達,還要把這個史進拉下水。把史進拉下了水,就打通了去縣城的道路。史家莊就是山下的基地,天然的屏障。

兩個人相互把自己綁起來,去史家自縛請罪,自縛請殺了。兩個頭領來到史家莊,雙雙一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史進說落草之不得已,冒犯之錯失,兄弟之情義,現(xiàn)愿意一起讓史進去送官。史進一個愣頭小子,哪見過這個。當下便上當了,不怪人家騷擾莊園之過,更不想自己還是里正,官匪有別了。不僅馬上放了陳達,還拉著三人一起吃酒吃肉,跟親兄弟一樣了。

朱武之計得成。這三人回了山。

這時候朱武還要提一嘴:“我們非這條苦計,怎得性命在此?”特地要告訴陳達,要不是我,你早就完蛋了。這一下,當然是把陳達收拾得妥妥的。朱武的大哥位置就坐穩(wěn)了。

事情還沒完,朱武的連環(huán)計才剛剛開始。他的終極目標絕不是救人而已,而是要拉史進入伙。這在水滸傳里是常有的。拉人入伙是水滸里眾英雄好漢的日常事務,聽得哪里有好漢,千方百計喪盡天良也要賺上山來。好漢有困難幫好漢落草,沒困難制造困難也要讓好漢落草。

這眼前就有如此好漢。怎么不想辦法拉攏呢。

過了些天,朱武們就給史進送了金條來了,又過了些天,搶了大珠子,又送給史進。史進卻渾然不知,受了禮物,不好意思。來而不往非禮也,馬上準備了回禮,選莊丁送上山去。這來一去,山上莊里就如親戚一般常來常往。朱武只要靜等事情外傳了,就萬事得備了。這一天,沒過多久就來了,八月十五這天史進要請山上的三位頭領一起喝酒聊天。三位頭領得了信,當下應允,還要修回書一封。這回書便被別人得了去,告了官。官兵就在八月十五這一日,用三四百兵,把史家莊給圍住了。你可能會說,這是巧合,不幸被人偷了回信而已。其實上這事情敗露只是遲早的問題,山上山下來往這么頻繁。而且動作極大,過節(jié)那天要殺一腔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這樣搞法,不如直接廣播我史進跟九華山山匪是兄弟。

山莊被圍了,朱武還要把他的計謀劃上最后一筆。又是故態(tài)重施,又退為進。三頭領當下表態(tài)說愿意讓史進抓他們去請賞免罪。朱武早就吃透了史進,料史進絕不可能這么做,卻偏要這么說。史進本是一熱血青年,講義氣的,聽了這話當下表態(tài)決不出賣兄弟。說到做到,讓客莊收拾家里的東西,一起殺奔出去,輕輕松松就將圍莊的官司兵殺了個四散逃命。

你看。這包圍圈不是那么的可怕嘛,三位頭領不先商量一起突圍,卻表白要史進縛他們領賞,這就是以退為進。

上了山,朱武等忙叫小嘍羅一面殺牛宰馬,賀喜飲宴。雖說逃了出來,但史進又有何喜,這么大的家業(yè)轉眼就沒有了,從一個里正變成官府的通緝犯,對得起我們史老莊主嗎?對得起列祖列宗嗎。喜則喜,不過朱武之喜罷了。

史進沒了莊園,父母也早死了,又在官兵那落了號,落草好像是順理成章的事了,朱武估計本身是軍師體質,做這頭把交椅也心有余力不足,本想讓史進來做這個寨主,自己退居二線,專心出主意當參謀,但史進偏還記得有個好師傅王教頭在老種略相公處。下了決心要去投奔師傅那里去討個出身。

朱武等苦留不住,只得讓他去了。好像朱武的計劃只成功一半,卻不然,因為史進突圍時從莊里拿的大部分財產(chǎn)都盡數(shù)寄留在山寨了,帶去的莊客也都留在山寨了。九華山從財力,人力一下壯大起來了,更重要的是附近再沒有有實力的人物了。

這下,去打縣城不就順順當當了嘛。

轉了一圈,朱武只是喝了點酒,就把事情辦好了,果然不愧是神機軍師啊,這一點,只怕吳用也要點個贊吧。

史進沒了家底,像這樣的人,要在社會上得到認同,只怕也只有梁山了。上了梁山,他才會說:這輩子不可能當財主了。這里的人個個都好有才,說話又好聽……

《水滸傳》中史進為什么會喜歡李瑞蘭,“一丈青”到底是什么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wǎng),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1145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