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龍魚戲(五夫龍魚戲圖片)

廣州觀賞魚批發(fā)市場2025-01-26 05:17:391.25 W閱讀0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91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五夫鎮(zhèn)將于6月15至 9月15日舉辦第四屆中國·五夫荷花節(jié)。期間,將于7月22日進行豐富多彩的開幕式現(xiàn)場活動。為了提高活動的參與和互動,開幕活動當(dāng)天還將開展#我為五夫代言#微信朋友圈集贊活動。荷花節(jié)期間,五夫鎮(zhèn)還將進行荷花節(jié)征文大賽、舉行五夫鎮(zhèn)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等系列活動。又是一年荷花香,朱子故里迎客來,第四屆中國·五夫“荷花節(jié)”,為您準備一個充滿濃郁鄉(xiāng)土風(fēng)情的夏季浪漫之旅。硇洲燈塔高23米,底寬5米,頂寬4米,整個塔由麻石砌成。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

本文目錄一覽:

五夫荷花作文100個字

五夫鎮(zhèn)將于6月15至 9月15日舉辦第四屆中國·五夫荷花節(jié)。期間,將于7月22日進行豐富多彩的開幕式現(xiàn)場活動。

在開幕式現(xiàn)場活動將在五夫鎮(zhèn)荷花廣場舉辦富有五夫鄉(xiāng)土風(fēng)情的 “荷花仙子”剝蓮大賽、充滿五夫傳統(tǒng)風(fēng)味的朱子家宴菜肴創(chuàng)意大賽、匯集武夷山及各地的特色產(chǎn)品的特色產(chǎn)品交易活動;在萬畝荷塘和熹塘荷園等觀賞區(qū)開展以采蓮蓬、摸田螺、捉泥鰍、觀賞、拍照、夜晚漫步等體驗活動為內(nèi)容的荷塘鄉(xiāng)趣、荷塘月夜活動;在興賢古街舉辦以展示五夫鎮(zhèn)11個行政村特色風(fēng)貌和民俗的美麗鄉(xiāng)村展館、由銅人及古裝表演者帶來的行為藝術(shù)展示、以品嘗當(dāng)?shù)靥厣朗碁橹饕獌?nèi)容的美食尋蹤、以傳統(tǒng)打錫、蓑衣編制、龍魚戲民俗活動為特色的民俗體驗和以觀賞古街花燈,體驗古街恬靜之美的夜游古街活動等系列古街巡游活動中。為了提高活動的參與和互動,開幕活動當(dāng)天還將開展#我為五夫代言#微信朋友圈集贊活動。

荷花節(jié)期間,五夫鎮(zhèn)還將進行荷花節(jié)征文大賽、舉行五夫鎮(zhèn)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等系列活動。

又是一年荷花香,朱子故里迎客來,第四屆中國·五夫“荷花節(jié)”,為您準備一個充滿濃郁鄉(xiāng)土風(fēng)情的夏季浪漫之旅。

阿育王寺的文物遺存

天王殿

天王殿重檐歇山黑瓦頂?shù)讓娱_間,上層五間,高約十四米,正脊上有(國基鞏固)四個字,檐間橫匾書(天王殿),大門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橫匾,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前會長趙樸初所書,殿內(nèi)石壁,嵌有金剛經(jīng)石刻十八塊,前后石柱刻有六對楹聯(lián),殿供大肚彌勒、韋馱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面寬七間,重檐歇山黑瓦頂建筑,高約十四米,正脊上有風(fēng)調(diào)雨順及龍魚戲珠彩塑,檐間有(大雄寶殿)方額,下層檐下橫匾書(覺行俱圓)為乾隆皇帝御書。殿內(nèi)橫匾額題(善獅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筆。殿之中塑釋迦牟尼佛,東塑藥師佛及阿難尊者,西為阿彌陀佛及迦葉尊者。兩旁十八羅漢,后面塑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海島圖》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像。殿前之兩株樟樹,高過殿頂。 舍利殿

舍利殿面寬五間,重檐歇山黃琉璃頂建筑,高約十三米。殿前屏門,浮雕綺麗。檐間方形額,上書(妙勝之殿)為宋孝宗御制,下檐黃匾上書(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護法神雕,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殿內(nèi)正中粱上懸豎額(佛頂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書,橫匾(光明莊嚴)掛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內(nèi)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龕,塔下列利賓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釋迦牟尼臥佛像,長約4米。殿前月臺兩側(cè)壁上立有四塊珍貴的碑記,其中有唐朝萬齋融撰文、處士范重書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為寺內(nèi)(宸奎閣)落成書寫的記事文章和張九成撰并書的《妙喜泉銘》碑。殿后有(母乳泉),泉上方刻有(散曼陀華)為清朝書法家高振霄所書。 舍利塔

專門供奉馳名中外的稀世之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此塔就是舍利塔,舍利塔為四方形銅質(zhì)寶篋塔,高約0.4米,用銀絲吊一顆綠豆大小的至寶于小窗孔內(nèi),一般秘不示人。而寶塔外護的石塔,為明代遺物,高4米,每邊寬1.5米,也是印度式的四方單層寶篋印塔,頂部鑲嵌寶珠和角隅,四面刻有釋迦牟尼成道及八王分舍利的印度式圖像,通身漆朱貼金,在阿育王寺舍利殿的中心。 藏經(jīng)樓

藏經(jīng)樓在舍利殿后之左側(cè),二層五間,高約12.5米。樓下法堂,左右兩壁嵌有釋貫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樓上為藏經(jīng)樓,有徐世昌所書《天龍共護》匾。樓內(nèi)珍藏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欽賜龍藏》計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商務(wù)印書影印的日本《續(xù)藏》和清雍正版本《龍藏》7247卷、《磧砂版大藏經(jīng)》等其它一些珍貴文物。 阿育王寺東塔

塔始建年代未詳,明代時日本畫圣雪舟所繪的《育王山圖》,曾畫有此塔?,F(xiàn)塔為1995年重建,阿育王寺東塔1992年開始,方丈通一法師住持以來,勵志弘法,恢復(fù)寺院舊制。在陸續(xù)修葺古殿下塔、擴建殿宇及重修上塔后,仍認為尚不夠功德圓滿,又得寺藏明成化年間日僧雪舟所繪‘育王三塔圖’啟發(fā),便在寺院東側(cè)新募一塔,集善款550余萬元,用工兩萬以上,歷經(jīng)四年方于1995年如愿達成。由于建于寺院之東,幾乎與下塔建于寺院以西對稱,故稱之為東塔。

湛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湛江哪里好玩

南三聽濤——南三島

坡頭區(qū)南三島,自古以來便是水土肥美,讓候島眷戀的一方凈土,故古稱鷺洲島。83公里長的海岸線延綿環(huán)繞著123.4平方公里的陸地。擁有陽光、沙灘、大海、森林、名勝的東海岸以迷人的天然魅力,是嵌在富麗的南海上的一顆明珠,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客慕名觀賞,成為湛江久負盛名,市民最為熟悉的景點之一。

港灣攬勝——湛江港

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自行設(shè)計和建造的、世界上少有的現(xiàn)代化深水良港,為我國沿海八大港口之一,可辟為年吞吐量1.5億噸以上的國際大港。目前正朝著多層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綜合性國際貿(mào)易港口的方向發(fā)展。湛江港內(nèi)港岸線長241公里,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的3倍,其中有適于建深水港的海岸線97公里。

南亞奇園——南亞熱作所植物園

植物園距湛江市18公里,與湖光巖比鄰,是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的科研試驗基地,這里四時常花,林木繁茂,物種豐富,嶺南佳果與熱帶植物集于一園,爭芳斗妍,園里集結(jié)了從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引種的三百種珍奇的熱帶花草、果木和棕櫚,其中有種最為獨特的小果樹,小果僅如花生米大小,只要把它放入嘴里咀嚼,幾分鐘后不管你吃酸的、苦的食物,都覺是甜的,這就是令人稱奇的“神秘果”。游額到此一游后,還可品嘗到這里自產(chǎn)的香濃咖啡和紅土花生等。

硇洲古韻——硇洲燈塔

硇洲燈塔位于火山島——硇洲島上,海拔81.6米的馬鞍山上,是1898年由法國人所建。建此塔之前,這里已有一座石塔。元代名儒劉耿陽曾登石塔作詩抒懷:“卓聳奇觀障碧川,勢吞寶麗與云連。幾來高處抬頭望,撐起高涼半壁天。”

硇洲燈塔高23米,底寬5米,頂寬4米,整個塔由麻石砌成。說“砌”,其實是不用泥漿而是一塊塊疊起來的,石塊與石塊之間非常吻合,渾然一體。塔身下方為正方形方墩,止主為圓錐體。塔斯社的頂部是鼓圓凸出于塔身的燈座室,它的中央底部設(shè)一封閉式能轉(zhuǎn)動的托盤,內(nèi)置水銀,承托著整個燈座架。座架由160多條弧形水晶三棱鏡片,組成一個焦距2米的拋物面反射架體,座架兩邊各圓的中心相對處,裝有凸透鏡一片。在座架中央懸掛一盞400千瓦的熒光燈。座架由馬達帶動,以每12秒轉(zhuǎn)一周的速度,周而復(fù)始地旋轉(zhuǎn)。強大的光束通過水晶三棱鏡以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互相折射,最后分別匯集在兩片凸透鏡上,以水平方向放射,射程為26海里。

寸金浩氣——寸金橋公園

座落在赤坎區(qū)西側(cè),寸金橋公園因鄰近寸金橋而得名,寸金橋橋名含中華國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敵侵占之意,以紀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爭的英雄事跡,公園中心廣場屹立著抗法英雄的塑像。是湛江市最大的亞熱帶園林式公園。

它始建于1958年,是湛江市區(qū)建國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公園,面積513畝,其中水面積113畝。改革開放以來,公園發(fā)展很快,建成了光苑、圮苑、花圃、鴛鴦島、仙溪園、動物園、兒童樂園、烈士陵國和金竹園舞場、文化廣場等十大景區(qū)。每個景區(qū)各有物色!兒童樂園好歡樂,少兒駕車龍舟!金園中異倩影,雙雙起舞樂悠悠!仙溪園里八仙會,仙泉美酒嘆清幽!整個公園的布局,有碧波蕩漾的平湖,有高低起伏的山坡,有緣草如煙的草坪,有青翠欲滴的叢林,層次有序,錯落有致。緣樹成蔭翠竹成林,樓、臺、亭、榭,曲廊、幽徑點綴穿插其間。漫步公園,真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近年來,公園的干部職工,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改變著公園的面貌,新景點的創(chuàng)造多姿多彩,層出不窮。雖然公園沒有食宿配套設(shè)施,但但公園大門側(cè)有樂滿園酒家,開設(shè)早晚茶市,午晚飯市,方便得很;寸金大廈,住宿舒適,也很方便。

長廊觀海——觀海長廊

“金海岸”觀海長廊是湛江市人民政府為把湛江建設(shè)成區(qū)域性中心城市,推進湛江二次創(chuàng)業(yè)而實施的環(huán)境工程之一。觀海長廊地處湛江城區(qū)黃金海岸地帶,南起麻斜渡口與海濱公園相鄰,北至海洋路和海洋公園相接,全長2.5公里,總面積19公頃,分南、中、北三個區(qū),南區(qū)窄長,有月亮島、紫荊廣場;中區(qū)寬廣,分東西兩面,東面冠名“觀海臺”,有園道通繞,西面是中心廣場,北有海螺廣場;各區(qū)以曲直有致,大小不同的園道貫通,功能各異的活動空間遙相呼應(yīng),品種繁多的植物分布有序,層次分明。觀海長廊集休閑、娛樂、游憩、觀賞于一體,充分體現(xiàn)湛江亞熱帶海濱城市獨特風(fēng)貌和現(xiàn)代化城市意蘊鮮明的人文特色。

東海旭日——東海島

湛江市東海島旅游度假區(qū),位于全國第五大島——東海島東部。這里面向南太平洋,可觀日出;一條28公里長的海灘,可與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媲美;度假區(qū)內(nèi)有55000畝防護林帶,綿延于海灘邊,即是馳名中外的“南海綠色長城”的絕佳處;東海島的“人龍舞”,有“東方一絕”之稱,更是令中外游人贊嘆不已!區(qū)內(nèi)唯一的山嶺——龍水嶺,為東海島最高峰,是湛江市56座火山錐之一,形似一條龍頭高昂騰天的巨龍,并以此為媒流傳著種種美麗的傳說。

湖光鏡月——湖光巖

湖光巖距市區(qū)18公里,是我國兩大火山口湖之一,據(jù)地質(zhì)分析是二十萬年前火山爆發(fā)之遺址。湖光巖總面積4.7平方公里,湖面略呈心形,湖水清澈如鏡,含光倒影異彩動人,纖塵不染,故有“鏡湖”之稱。湖最深處約40米,湖底呈漏斗狀,湖底下有一無底洞,口徑1米左右,水深難測。湖四周環(huán)山,巖脈裸露,經(jīng)侵蝕風(fēng)化后的巖壁峭立,巖穴巖洞密布,野樹盤虬,藤葛蔓垂,景色令人陶醉。景區(qū)內(nèi)楞嚴寺與白衣庵隔湖相望,留傳著眾多的美麗傳說;登上景區(qū)的最高點——望海樓,頓覺心曠神怡,湖光景色盡收眼底。如果運氣好的話,游客還可一睹神龜臥湖與龍魚戲水的奇異景觀。此外,“湖邊無青蛙”、“湖面無落葉”兩個奇怪現(xiàn)象今尚未被解,更為湖光山色添上一層神秘色彩。

五夫龍魚戲(五夫龍魚戲圖片) 戰(zhàn)車紅龍魚

寧波東錢湖旅游風(fēng)景區(qū) 寧波阿育王寺 屬于國家?guī)譇級旅游景區(qū)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鄞縣鄮山南麓,是國務(wù)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阿育王寺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是佛教禪宗名寺,我國佛教“中華五山之一”。因寺內(nèi)珍藏有釋迦牟尼的真身的知利及玲瓏精致的舍利寶塔而聞名中外,深為國內(nèi)外佛教信徒所崇敬仰慕。

公元前486年,釋迦牟尼涅磐,弟子阿難等茶毗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瑩堅固,是為舍利。據(jù)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皈衣佛教,造了八萬四千座寶塔,每座塔中均藏釋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造好后,“會羽飛息”護送遍安于天下“八吉祥六殊勝地”。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僧人劉薩訶(法名慧達)決心尋找寶塔,當(dāng)他由北而南走遍山澤,來到鄮山鳥石岙(現(xiàn)北侖區(qū)大碶鎮(zhèn))時,忽聞地下有錚錚鐘聲,便誠心祈禱膜拜,誦經(jīng)念佛,三天三夜后,果見從地里涌出眩人心目的小寶塔,塔四方五層,高約尺四,方廣七寸,內(nèi)懸寶磬,中綴舍利。這就是阿育王所造的那八萬四千座舍利塔之一?;圻_尋得寶塔后,即就地修持行道,結(jié)茅供養(yǎng)。東晉義熙元年(405年),安帝敕建塔亭、禪室,賜二十七個僧人守護。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宋文帝敕寺僧佑創(chuàng)寺院,立阿育王常住田。十二年又建塔寺。至此寺已初具規(guī)模。

梁武帝蕭衍大興佛教。普通三年(522年),武帝賜“阿育王寺”額,并擴建寺院,梁著名書法家蕭子云書寺額。大同五年(539年),武帝聽說阿育王寺藏舍利塔的木浮圖遭損壞,立即下詔,由其孫岳陽王蕭察負責(zé)把原三層的浮圖增為五層;賜黃金五百兩,造銅佛四百軀,寫經(jīng)論五百卷,鑄四鐵鼎以鎮(zhèn)四角;撥兵士三千在舍利塔周圍設(shè)營防守;敕免阿育王寺田賦。自此阿育王寺名聞天下,塔居神州第一,名士傾心皈向。唐天寶三年(744年),著名高僧鑒真和尚第三次東渡日本闡揚律宗,船在舟山海面觸樵沉沒,鑒真及隨員被救起,安頓在阿育王舍利塔殿,紹興、杭州、湖州、宣州等地寺院的僧人紛紛來請鑒真講道受戒。唐中宗遣使賜金,下詔加護,阿育王寺達到了初盛。唐曾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滅佛、廢寺,焚佛經(jīng),遷舍利塔藏諸越州官庫。懿宗咸通中,觀察使楊嚴奏舍利塔發(fā)出異光,,認為國內(nèi)祥瑞,要求朝庭增派僧人守護。懿宗準奏,詔度三十七守之。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阿育王寺被朝庭定名為“阿育王山廣利禪寺”,拓展為十方禪剎。熙寧元年(1068年),大覺禪師懷璉出任阿育王寺第五任住持。是時“法席鼎盛,名播天下”。元佑六年,懷璉筑宸奎閣珍藏宋皇御筆,,蘇軾作《宸奎閣碑銘》。一時人才輩出,四方問道者源源不絕。阿育王寺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中興景象,繼懷璉之后,兩宋住持阿育王寺的先后有真戒、凈曇、了空、介堪、圓悟、大慧、佛照、妙智、笑翁諸大師。他們學(xué)問高深,弘揚佛法,阿育王寺成了浙東著名大道場。宋室南渡以后,杭州成為全國佛教重地。阿育王寺地位也顯得更加重要。高宗即位不久,即賜阿育王寺舍利寶塔“佛頂光明之塔”匾。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高宗委派徑山僧宗杲大師住持阿育王寺,“四方學(xué)徒,川奔濤涌”。淳熙元年(1174年)十一月,孝宗遣天使李裕文請舍利入禁中供奉,住持從廊護送之。孝宗三番瞻仰舍利,御書“妙圣之殿”匾額。又封從廊為“妙智禪師”,并賜錢萬緡。淳熙間,明州郡守趙愷更“以金造成一座(塔),奉安寶塔于其中”。宋寧宗時,大師右丞相史彌遠奏請制定禪院等級,有“五山十剎”的規(guī)定。阿育王寺被列為五山之第二山,與徑山寺、靈隱寺、凈慈寺、天童寺一樣,成了禪宗游方參請要地。

宋薛地于德佑元年(1276年)向元朝投降以后,元世祖即遣使迎奉舍利塔至開平府華嚴寺供奉。同年九年奉旨遷寶利塔到燕都圣壽萬安寺。世祖忽必烈為了國家祈福,詔集僧尼十萬余禁廷、太廟、還需宮及各官署設(shè)十六道場,香燈花幡,梵吹歌誦。世祖大悅,親臨致敬,賜阿育王寺名香、金銀,然后遣僧錄憐占加大師送塔南還,詔江浙省區(qū)修復(fù)阿育王寺殿宇。一年以后,金碧輝煌的阿育王寺以重新雄踞于鄮山南麓。元至正年間,阿育王寺許多荘田財產(chǎn)為豪家所占。太尉納麟聞知,即于至正二年(1342年)委派蜀僧雪窗光住持阿育王寺。雪窗光不負眾望,力馀弊端。幾個月后,不但全部恢復(fù)被豪家所占的荘田、園林,還大興土木,上至祖堂、法堂,上至廊廡、庫房、雜屋依次建成,使阿育王寺成了一處名副其實的大叢林。四方僧徒慕名云集,內(nèi)外不下千人。至正十年(1350年),悟光用朝廷所賜白金建成承恩閣。翰林侍學(xué)講士黃晉撰《承恩閣碑記》。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冊封阿育王寺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明萬歷時,慈禧太后賜藏舍利之銅塔,住持傅飛重建舍利塔殿,造廊廡、神堂、僧寮百馀間及舍利塔龕,清康熙元年(1662年),寺毀于火,康熙十八年(1679年)開始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乾隆南巡至杭州時,特賜住持畹荃紫沙門鑲龍緞袍及宮綢彩緞、御榮秀袋等物。畹荃回寺后建承恩堂珍藏皇家欽賜物。以后乾隆又陸續(xù)賜給阿育王寺御書《心經(jīng)》一卷,《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一函及“覺行具圓”匾額。光緒年間掀起了一個修建阿育王寺的熱潮。自光緒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885——1903年),一共重建成和新殿等房屋九十馀間,并疏通阿耨過池,筑圍墻,栽松柏竹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又重修大殿,從而使阿育王寺形成了一個殿宇重疊、紆廊回環(huán)、富有民族氣派的古建筑群。

民國元年至五年宗亮任住持時,阿育王寺依舊注重寺院的建設(shè),先后重建了舍利殿、藏經(jīng)樓,全部蓋以琉璃瓦;藏經(jīng)樓內(nèi)貯有乾隆版《大藏經(jīng)》?!拔幕蟾锩敝?,寺中佛像及歷代 傳下來的名人字畫多被子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務(wù)院落實宗教政策,1979年,政府撥款六十馀萬開始全面整個阿育王寺,大團結(jié)三年,中軸線按原樣基本修復(fù)。東南佛國的古建筑群又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道場、游覽圣地。1982年,阿育王寺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又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阿育王寺揭開了新的一頁。

阿育王寺占地八萬能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約二萬四千多平方米,是古建筑、繪畫、雕刻、園林、文物和風(fēng)景名勝等藝術(shù)文化綜合建筑群體。寺內(nèi)殿宇雄偉,金碧輝煌;寺周峰巒疊翠,樟松參天。山光水色襯托著千年古剎,堪稱梵王之宮。因寺前有形似筆架的玉幾山,又好像是五支鳳凰伸向寺院,故舊有“天童年(寺)是九江捧珠,阿育王(寺是五鳳朝陽”之說。主軸線上的建筑有阿耨達池、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等。尤其是舍利殿,為其它寺院所罕見。上蓋琉璃瓦,內(nèi)陳五彩寶幢,內(nèi)外相映,金碧輝煌。阿育王寺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有:(一)阿耨蓮池:印度阿耨達池是恒河邊上貴族洗澡麗,過上有金屬欄桿。鄞縣阿育王寺的阿耨達池而建。池長約50米,寬約30米,在池四周池欄桿上原裝有金屬欄桿,現(xiàn)已拆去。相對于較遠處的“外萬工池”,阿耨達池也叫“內(nèi)萬工池”。這是佛教信仰者放生之池,是個魚樂世界。明朝大書法家董其昌的“魚樂園”在南欄內(nèi)側(cè),池南邊有畹荃禪師書的“妙喜泉”石碑,碑旁有石井,泉水清冽,源源不斷,池東北角是三重檐歇式三開間鐘樓。阿育王寺與天童寺一樣,寺內(nèi)只有鐘樓而沒有鼓樓。(二)天王殿:重檐歇山黑瓦頂?shù)讓娱_間,上層五間,高約14米,正脊上有“國基鞏固”四個字;檐間橫匾書“天王殿”;大門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橫匾,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所書,殿內(nèi)石壁,嵌有金剛經(jīng)石刻18塊,前后石柱刻有六對楹聯(lián),如“阿育王造浮圖,其數(shù)八萬四千,惟斯獨著;薩訶求舍利,已歷一十二代,仰如此常靈”。殿供大肚彌勒、韋馱及四大天王像。(三)大雄寶殿:面寬七間,重檐歇山黑瓦頂建筑,高約14米,正脊上有“風(fēng)調(diào)雨順”及龍魚戲珠彩塑,檐間有“大雄寶殿”方額;下層檐下橫匾書“覺行俱圓”為乾隆皇帝御書。楹聯(lián)為“五千經(jīng)藏,三寶法論,記從白馬馱來,眾生普渡;兩浙名山,六朝古剎,幾歷紅羊劫換,紺宇長新。”殿內(nèi)橫匾額題“善獅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筆。殿之中塑釋迦牟尼佛,東塑藥師佛及阿難尊者,西為阿彌陀佛及迦葉尊者。兩旁十八羅漢,后面塑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海島圖》及文殊、普賢像。殿前之兩株樟樹,大約三抱,高過殿頂。(四)舍利殿:面寬五間,重檐歇山黃琉璃頂建筑,高約13米。殿前屏門,浮雕綺麗。檐間方形額,上書“妙勝之殿”為宋孝宗御制,下檐黃匾上書“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護法神雕,形象威武生動,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價值。殿內(nèi)正中梁上懸豎額“佛頂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書,橫匾“光明莊嚴”掛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 ,內(nèi)放置七寶鑲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龕,塔下列利賓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釋迦牟尼臥佛像,長約4米。殿前月臺兩側(cè)壁上立有四塊珍貴的碑記,其中有唐朝萬齋融撰文、處士范重書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為寺內(nèi)“宸奎閣”落成書寫的記事文章和張九成撰并書的《妙喜泉銘》碑。殿后有“母乳泉”,池長約2米,寬約1.5米,泉上方刻有“散曼陀華”為清朝書法家高振霄所書。殿前兩棵金桂,合抱有馀,枝葉扶疏,覆蓋殿庭。中秋花期,滿樹金色,香溢內(nèi)外,人居其中,如入香海,桂花落時,遍地黃蕊,可以斗量籮檐。(五)法堂、藏經(jīng)樓:在舍利殿后之左側(cè),二層五間,高約12.5米。樓下法堂,左右兩壁嵌有釋貫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樓上為藏經(jīng)樓,有徐世昌所書“天龍共護”匾。樓內(nèi)珍藏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欽賜龍藏計1662部、7168卷,民國時期影印的《?砂藏》計經(jīng)文519冊、1532部、6362卷,商務(wù)印書影印的日本《續(xù)藏和其它一些珍貴文物。

1992年,現(xiàn)任方丈通一法師“輪常住之積馀,集檀越之凈資”,計550萬元,在寺這檔,面對玉幾,背倚鄮峰,建造七級八角寶塔一座,于1995年完工,稱“稱阿育王寺東塔”。又有塔院六楹,成東塔院,院內(nèi)尚有根據(jù)佛教典籍的記載興修的“華藏世界”一座。阿育王寺本屬律宗道場,自宋以降一直為臨濟宗道場。

阿育王寺現(xiàn)任方丈通一法師,73歲,浙江紹興人,畢業(yè)于中國化學(xué)院,兼任中國傳教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浙江省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浙江省政協(xié)委員,鄞縣政協(xié)副主席,寧波市人大代表。

文章版權(quán)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wǎng),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fù):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2502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