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塞內加爾漁業(yè)資源)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690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5、如何防治鰓霉???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站,本文給大家介紹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和塞內加爾漁業(yè)資源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魚類鰓病怎么治
1、細菌性鰓病
應當采取以外用殺菌為主、改良水體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的方法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消滅水中的病原菌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讓水體清潔以致減少病菌讓魚兒增強抗病力。
外用藥物
使用殺菌藥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用漂白粉(含氯30%以上)1-1.5克/立方米,或強氯精0.3-0.5克/立方米等含氯劑或滅菌藥物(如:苯扎溴銨、二氧化氯等)全池潑灑,根據病情輕重,可連續(xù)施藥2—3次。
內服藥
可以投喂清熱解毒的中藥配方或化學藥物等,任選一種制成藥餌,連續(xù)投喂3—5天以恢復、增強魚體抗病力。
2、寄生蟲鰓病
引起疾病的如果是鰓隱鞭蟲、斜管蟲、半眉蟲、車輪蟲、舌杯蟲、指環(huán)蟲、三代蟲、中華鳋等普通寄生蟲病時,可使用敵百蟲、氯氰菊脂、硫酸銅等等以及市場售賣的殺蟲類藥物全池潑灑,可連續(xù)施藥2—3次。
硫酸銅
治療時也可選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0.7-1ppm(0.7-1.0克/立方米)全池潑灑。
魚鰓病怎么治
1.大黃。每立方米水體用大黃2.5—4g,按每克大黃加50g 3%的氨水計算,將所需大黃浸泡24h,然后取浸泡液全池均勻潑灑,可防治魚爛鰓病和赤皮病。每100kg魚取大黃125g,黃柏、黃芩各50g,研碎后加500g食鹽,拌入面粉1000g、麥麩5000g,用水和勻,制成藥餌,連續(xù)投喂5—7d,可防治青魚病毒性出血病。
2.苦楝樹葉葉。每100平方米魚池用鮮苦楝樹葉5kg,放入大鍋中用火熬煮,待汁液冷卻后,在1m深的水池中均勻潑灑,可防治魚鰓鞭蟲和車輪蟲病。
2.樟樹葉。每100平方米魚池用鮮樟樹葉2.5kg,將其搗爛后連同渣汁,加適量水攪勻,全池潑灑,可防治魚虱病。
3.煙莖。每667平方米(1市畝,下同)水面用煙莖1.3kg,將其切碎,放入鍋中熬汁,然后,將煙莖汁加水全池潑灑,可防治草魚爛鰓病。
4.煙葉。按250g煙葉,加開水3kg的比例,將煙葉浸泡4—6h后,連汁帶渣全池潑灑,每1d潑灑1次,連續(xù)潑灑3d,可防治草魚出血病。
5.鮮菖蒲。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鮮草蒲6kg,將其切碎,浸入10kg人尿中6—8h,然后,連渣帶葉,均勻潑灑至池中,每1d1次,連潑2次,可防治魚種白皮病。
6.鮮松樹葉。每100kg魚用洗凈的鮮松樹葉3kg、食鹽0.7kg、大蒜0.3kg,混合后粉碎成細末,拌入青料或精料投喂,每1d上午9時或下午5時投喂1次,連喂3d,可防治魚錨頭蚤和中華蚤病。
7.仙鶴草。每100kg魚取仙鶴草0.5kg,加入適量的水,在鍋中煮沸10—15min,然后,連渣帶汁拌入米糠,并捏成團狀,待冷卻后喂魚,可防治細菌性魚病。
8.韭菜。每667平方米水面用韭菜2.5kg,將其切碎后食鹽200g,拌入飼料中投喂,每1d 1次,連喂3d,可防魚腸炎。
9.柳樹葉。每100平方米魚池用鮮柳樹葉(帶小枝的亦可)1.5—2kg,將其扎成小捆,堆放在魚池進水口或食臺附近的水中,當樹葉腐爛時更換一次,可防治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fā)癥等。
10.桑樹葉。每100平方米魚池用鮮桑樹葉1kg,與苦楝根皮1kg、鮮菖蒲2kg,混合搗爛,再加碎餅粕2kg拌勻,全池潑灑,可防治魚錨頭蚤病。
11.生姜。每667平方米的魚池,將生姜250g切碎后放入750g,煮熟的菜油中,煮20min,待菜油冷卻后,加適量的水攪拌均勻,然后潑灑至水面,每1d一次或隔日一次,連潑兩次,可防治草魚爛鰓、腸炎并發(fā)癥。
爛鰓病
患爛鰓病多由寄生蟲寄生或細菌感染引起,故有寄生蟲爛鰓病和細菌性爛鰓病兩種。
(1)寄生蟲爛鰓?。浩洳≡w是指環(huán)蟲或車輪蟲,它們交互感染,鰓部明顯浮腫,鰓蓋張開困難,嚴重時,鰓絲局部潰爛,以至鰓軟骨外露,魚體呼吸困難,最終死亡。防治方法:可選用晶體敵百蟲0.5-0.8克,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15分鐘。也可選用晶體敵百蟲0.2克、硫酸銅0.2克、亞硫酸鐵0.2克,混合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15分鐘。或選用晶體敵百蟲0.2--0.3克溶于水中,潑灑在1噸飼水中,每周用藥1-2次,可有效殺死水中的寄生蟲。
(2)細菌性爛鰓:其病原體是水霉菌,病魚鰓絲嚴重失血,鰓絲發(fā)白,嚴重時有絮狀菌絲粘附,死亡率極高。防治方法:可選用食鹽50克、小蘇打50克,混合放在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5-20分鐘。也可選用0.7克孔雀石綠,放在100克水中,浸洗病魚15-30分鐘。
(3)粘孢子蟲性爛鰓:其病原體是粘孢子蟲,鰓絲會出現許多肉眼可見的灰白色點狀或胞囊,由小變大破壞魚鰓,當胞囊一旦破裂,無數個孢子蟲進入飼水,重新侵入健康魚的鰓部,鰓絲失血導致大批死亡。粘孢子蟲引起的爛鰓病比較少見。防治方法:選用三年生楓楊樹皮浸泡的汁液,吸取適量,放入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魚5-10分鐘,多次用藥方可見效。也可選用150克氨水,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5-10分鐘,多次用藥方可見效。
(4)粘液球菌性爛鰓:其病原體是粘液球菌。病魚鰓絲潰爛,并附有較多的白色粘液,嚴重時鰓絲被腐蝕成一個個小洞,軟骨外露,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可選用1-2克呋喃唑酮,溶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5-20分鐘。也可選用高濃度食鹽水,浸洗病魚15-20分鐘。也可選用11.5%濃度的氯胺丁0.05克和0.2克呋喃西林,混合放入10千克水中,多次用藥效果很好。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在水中加注射用慶大霉素【針計,藥方有售】效果特好
用禽用紅霉素最好
對你不知道有沒有用,你家養(yǎng)魚的水一定出問題了。你不解決水質一定還有下一次的病害
治療魚鰓病的最有效方法,魚鰓病癥狀怎樣治療
1.治療魚鰓病通常采用鹽浴法。
2.準備一個容器,倒入原缸的水,并且用氧氣泵給它爆氧。
3.往水中加入適量的鹽,濃度控制在千分之八左右,然后就可以把魚兒放進去了,一般要連續(xù)浸泡48個小時。
4.浸泡一天要要注意觀察,看看魚鰓的動作是否正常,如果恢復正常就可以撈出放回了。
金魚爛鰓病怎么治療?
1、細菌及真菌性爛鰓病的防治
富氯或二溴海因0.3ppm全池潑灑,重癥隔日再用一次。同時配合用魚復寧、大蒜素、魚血停按0.2%的比例拌飼投喂3~6天。
2、寄生蟲引起的爛鰓病的防治
用強效殺蟲靈或菌蟲殺手潑灑,其濃度為0.01~0.02ppm。內服漁經蟲克,連喂2次。每百斤飼料配藥200克。用復方增效敵百蟲每畝150克潑灑。
癥狀和病變
1、指環(huán)蟲寄生:病魚鰓部明顯紅腫,鰓蓋張開,鰓失血。嚴重時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2、車輪蟲寄生:鰓部失血,嚴重時局部潰爛,呈灰黃色,鰓骨外露。停止進食,最終因呼吸受阻而死。
3、細菌性爛鰓:病魚鰓部潰爛,附有較多的白色粘液。嚴重時鰓絲被腐蝕成一個個圓形小洞,軟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魚鰓充滿粘液,腮絲及腮蓋骨內表皮均有出血現象。腮絲會很快由紅變白,逐漸腐爛最后整個腮部全部腐爛魚兒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爛鰓病、百度百科-金爛鰓病魚
如何防治鰓霉?。?/h2>
鰓霉病是由鰓霉寄生在魚的鰓上引起的一種魚病。病原為霉菌類的鰓霉。
病魚不攝食,游動遲緩,鰓部呈充血、出血狀。菌絲體產生的孢子入水中與魚體接觸,附著在鰓上,發(fā)育成菌絲。菌絲向組織里不斷生長,分支,似蚯蚓狀貫穿組織,并沿著鰓絲血管分支或穿入軟骨,破壞組織,堵塞微血管,使血液流動滯塞。鰓絲呈壞疽性性崩解,壞死部位腐爛脫落,可見明顯缺陷。
據多年積累的資料表明,此病的流行與池水的惡化密切相關,特別是有機質含量較高、水質航臟的池塘,更易發(fā)生此病。
[預防方法]用混合堆肥代替大草施肥,不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經常沖水,保持池水清新;發(fā)病后,立即更換池水,潑灑含氯消毒劑,如三氣異氰脲酸粉、富氯、二氧化氯及漂白粉等。
本病預防的關鍵在于保持水質的清新,如水質發(fā)生變化,可選用光合細菌、增氧底保凈等調水質產品調節(jié)水質。
[治療方法]①全池潑灑水霉凈或聚維酮碘溶液、二氧化氯等消毒劑。②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與二氧化氯,先后使用,配合內服五倍子末,對于由真菌引起的各種魚類的鰓霍病、水霉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也有抗病毒的作用,預防病毒病的發(fā)生。
海水魚用一面腮呼吸什么病
鰓病
鰓病一種是被細菌侵蝕鰓絲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病魚行動遲緩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食欲不振,體色暗淡無光澤,頭部發(fā)烏,鰓絲發(fā)白,最后出現腐爛脫落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鰭蓋骨表皮充血發(fā)炎,嚴重時也發(fā)生腐爛,露出透明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的鰓蓋骨。另有一種是被寄生蟲寄生引起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的鰓病,有細菌侵蝕鰓絲類似癥狀,如游動緩慢,魚體消瘦,體色暗淡,呼吸困難,常浮于水面。鰓絲發(fā)白、破壞,粘液增多,鰭蓋半張等。寄生蟲有車輪蟲、指環(huán)蟲、口絲蟲、斜管蟲、三代蟲等。細菌性爛鰓病用呋喃西林治療。寄生蟲鰓病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食鹽等治療。
早春開化后,由于越冬魚體質較弱、水質較臟,常引起魚種發(fā)病。春片魚種常集群散漫游動于池邊或下風頭處,鏡檢多為斜管蟲、杯體蟲等寄生。夏季魚苗池發(fā)病時,一般常見病魚在晴好天氣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頭狀,馴化時不上料臺或吃一會就散開并繼續(xù)浮于水面,食欲明顯減退,生長緩慢。掀開病魚鰓蓋可見組織增生,粘液增多。
關于塞內加爾多鰭魚鰓病和塞內加爾漁業(yè)資源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