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金魚頭上有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18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可以,金魚頭上白色的絮狀物被稱為白點病,治療方法主要是將孔雀石綠放入水中,每三天一次,一周之內(nèi)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同時需要將水溫環(huán)境恒定,避免再次患病, 白點病是由細菌感染產(chǎn)生的,這種細菌怕高溫,可以用加熱棒緩慢的將魚缸水溫升高至25~28℃,設置為每小時2~3℃的升溫速度,其次,早期可投入0.5%~1%水族專用鹽,初期、中期可用1~5ppm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以及金魚頭上有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對應的相關(guān)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guān)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 1、金魚腦袋上的白點怎么處理才好啊?
- 2、怎么治療魚身上長白色的絮狀物?
- 3、加急,魚頭上長的白色紊狀物
- 4、金魚頭上這個白點是什么?怎么治療好?
- 5、金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
- 6、獅子頭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用殺菌水可以嗎
金魚腦袋上的白點怎么處理才好???
金魚頭上白色的絮狀物被稱為白點玻癥狀主要有金魚精神食欲變差、不愛活動。病因是水溫變化太大,超出了金魚本身的適應能力所引起的,治療方法:將孔雀石綠放入水中,每三天一次,一周之內(nèi)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同時需要將水溫環(huán)境恒定,避免再次患病
怎么治療魚身上長白色的絮狀物?
換水,魚缸魚身上所存在的白色絮狀物可能是菌絲,發(fā)現(xiàn)后需及時換水改善水質(zhì);升溫,換水后可在缸內(nèi)安裝加熱棒,并下入少量食鹽殺菌,在高溫環(huán)境下魚兒能盡快的恢復生長;藥浴治療,若病情未見好轉(zhuǎn),需往缸內(nèi)下入高錳酸鉀溶液進行藥浴,每天浸泡30分鐘。
1、換水
魚缸里魚身上所存在的白色絮狀物可能是菌絲,發(fā)現(xiàn)后需及時換水,換水能有效的改善水質(zhì),使魚兒能盡快的康復,還能減少缸內(nèi)有害菌的數(shù)量,避免病情持續(xù)惡化。注意,需每隔1天換一次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升溫
在換水后,可在缸內(nèi)放置加熱棒,適當?shù)奶嵘疁兀诟咚疁氐沫h(huán)境下,能促進魚兒的新陳代謝,能讓有害物質(zhì)盡快的排出體外。注意,細菌在高溫環(huán)境下往往也會大量的繁殖,為了避免細菌侵害魚體,需往水中下入少量的飼養(yǎng)進行殺菌。
3、藥浴治療
若魚兒在升溫和換水后病情未見好轉(zhuǎn),就需要通過藥浴進行治療,可選擇使用聚維酮溶液浸泡,每升水需下入20毫克的藥劑。也可將高錳酸鉀溶液兌水稀釋后,將病魚放入缸內(nèi)浸泡,每次浸泡時??刂圃?0分鐘以內(nèi)。
加急,魚頭上長的白色紊狀物
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魚水霉病的主要特征,水霉病是水族生物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又被稱為白毛病、膚霉病,這種疾病通常都發(fā)生在水族環(huán)境溫度低于20攝氏度的時候。
把水溫提到30度以上。一定要保證水溫提高,不要看加熱棒的溫度刻度,自己買一個溫度計真實測量一下。
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fā)病,所以提高水的溫度是治療本病的關(guān)鍵
最好在水族箱頂端安裝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shù)小時,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換水,切忌不可多換,加入新水(新水要提前1天曬,溫度要與魚缸水的溫度一致)連換3天。
在捕撈搬運時不小心擦傷皮膚,或是寄生蟲寄生破壞魚的鰓和體表,再者就是水溫過低,造成凍傷魚的皮膚,易導致白毛病菌侵入魚體。水霉病適合在15——25℃的水溫中生長,只需3——5天的時間就會繁殖成密集的菌絲體。
(1)癥狀較輕,僅是游動遲緩、食欲減退,外傷因割碰而起,就可以升溫到28—32℃+每天換水20%+下鹽千分之五。注意:升溫、加鹽不能殺死病菌,但卻能起到抑制的作用。待魚靜養(yǎng)后緩和過來,也就自然痊愈。
(2)癥狀中等,外傷是因蟲菌而起,出現(xiàn)輕度外傷與少量發(fā)白,則可用二氧化氯等殺菌劑殺菌+亞甲基藍等外傷用藥+千分之五的鹽。
(3)癥狀嚴重,傷口潰爛較深,可用黃粉或者高錳酸鉀或者慶大霉素等直接涂抹+千分之五的鹽+殺蟲菌劑。(治療原理同上,不過因傷勢嚴重程度而用藥劑量會不同,這里請根據(jù)說明書自行控制。)
注:以上二三點都是根據(jù)魚水同治的原理治療,提到的藥物只是比較常見的幾種。不要同時使用多種外傷用藥,用量可根據(jù)說明書自行掌控。治療期間對隔離出的病魚堅持曝氧和適時換水,原池水視情況做殺蟲菌處理,適量換水。
金魚頭上這個白點是什么?怎么治療好?
是白點霉病、買先鋒膠囊。每天二粒、把膠囊分開放粉末就可。連續(xù)三天、然后換三分之一的水。 看看白點消失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了沒有、如果還有就重復一次。二次以后就會完全治愈 快去看病。 金魚進入秋冬季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由于晝夜溫差較大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很容易生白點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這種雖然不算是很嚴重的疾病,但如果照顧不好及治療方法不當,那很容易造成金魚的死亡,嚴重時會影響整個水族里的金魚,一些魚友提出白點病在治愈后還會反復,下面將白點病的成因及治療方法做一下詳細的介紹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 這種病是由原生動物所引起,病原體名為白點蟲,它會深入皮膚的細胞,進行無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點狀胞囊。患有此病的金魚全身滿布白點,每個白點胞囊內(nèi)含有許多幼小白點蟲,白點蟲吸取魚體組織的營養(yǎng)而長大并增加數(shù)目,后來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魚體上侵襲皮膚,形成更多的小白點。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若不立刻治療,病魚身體會迅速受嚴重破壞而死亡。 有魚友問,全缸施藥后白點消失,好了一兩個星期又會出現(xiàn)。老是這樣循環(huán)為何?這也是養(yǎng)金魚人經(jīng)常能遇到的問題,一般的藥治后可直接殺死成蟲,但問題在于藥治只能殺死成蟲,而其幼蟲,能夠藏在魚體表皮內(nèi),藥性無法深入,所以還會反復。一些書籍上寫將水溫提高到30度,就可以將白點去掉,但對于金魚來說這個溫度太高了,就是治好了白點,也可能引起其它問題。建議在用藥的同時,多一些日光照射,注意換水時水溫相同,白點消失后堅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凈水劑,白點就會徹底根治 這是正常的 就像脫皮一樣要是只是一粒的鼓起來的,而且邊緣模糊的話沒有關(guān)系的,不是白點病。新干凈的水,放一點鹽,很快就沒事了,而且高頭類金魚在發(fā)頭的時候,頭上是會有白色的東西的。至于白點病,也不用緊張,28度以上水溫,兩天準好,好了以后換新水就行了。 如果身上也出現(xiàn)白點,就是得了白點病,可以用1%鹽水浸泡10--20分鐘。 也可以到魚店買白點凈給魚泡。 或者換三分之一水加少量鹽 記住 是很少的量 捏一點即可 白點病就算用藥,也要一個星期左右才會見效,所以請給點耐心。 白點病又稱小瓜蟲病。 觀賞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fā)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后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于水面,游動遲鈍,食欲不振,體質(zhì)消瘦,皮膚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cè)身迅速游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nèi)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jié)發(fā)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提高水溫到32度,再用1%鹽水浸泡數(shù)天、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 但是金魚是不能加溫的
金魚身上有白色絮狀物
金魚身上有白絮物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的話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是水質(zhì)中含有對金魚的有害物質(zhì),金魚身上白絮物是組織潰爛所出現(xiàn)的癥狀,建議為金魚換水,并且為魚缸添加氧氣以及過濾設備。
獅子頭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用殺菌水可以嗎
可以。
金魚頭上白色的絮狀物被稱為白點病。治療方法主要是將孔雀石綠放入水中,每三天一次,一周之內(nèi)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同時需要將水溫環(huán)境恒定,避免再次患病。
白點病是由細菌感染產(chǎn)生的,這種細菌怕高溫,可以用加熱棒緩慢的將魚缸水溫升高至25~28℃,設置為每小時2~3℃的升溫速度。其次,早期可投入0.5%~1%水族專用鹽,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劑灑全箱進行藥浴。
關(guān)于金魚頭上有白色絮狀物怎么治療和金魚頭上有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