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鸛魚石斧紋陶罐)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00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鸛魚石斧紋陶罐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鸛魚石斧圖彩陶缸為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的葬具,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臨汝縣閻村,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今天給各位分享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鸛魚石斧紋陶罐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鸛魚石斧缸名詞解釋
- 2、鸛魚石斧圖的賞析
- 3、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哪個文化
- 4、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
- 5、《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屬于什么文化產(chǎn)物?
- 6、彩陶缸繪鸛魚石斧紋的介紹
鸛魚石斧缸名詞解釋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新石器時代。陶質(zhì)彩繪,器高47cm、口徑32.7cm。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出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柄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F(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鸛魚石斧圖的賞析
這幅《鸛魚石斧圖》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鸛魚石斧圖》畫面縱37厘米,橫44厘米。在繪畫史上,它不僅反映了人類童年繪畫萌芽時期的藝術風格,而且以其宏偉的氣勢,體現(xiàn)了中國史前彩陶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整幅作品的內(nèi)容分為兩組:右邊畫的是一把豎立的裝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號和緊纏的繩子,都被真實、細致地用黑線條勾勒出來。左邊畫的是一只圓眸、長喙、兩腿直撐地面的水鳥。它昂著頭,身軀稍微向后傾,顯得非常健美,嘴上銜著一條大魚,面對豎立的石斧。
石斧是新石器時代人們普遍使用的生產(chǎn)工具。人們用石斧砍倒荊棘,開辟田地。人們用石斧防御猛獸襲擊,保護自身安全。石斧在原始人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斗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自然,原始人對石斧產(chǎn)生了崇拜的心理。畫面上的石斧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藝術加工處理的,它不是簡單地靜物寫生。真實情況,石斧只能隨意平放,不會自然豎立。作者讓石斧巍然屹立在畫面右邊,斧刃朝向外邊,形象嚴肅,一絲不茍,顯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斧被賦予靈性,人格化了。它已經(jīng)成為氏族圖騰,接受人們的頂禮膜拜了。畫面上的水鳥,大多數(shù)研究者認為是鸛,但也有少數(shù)研究者認為是鷺。不管是鸛也好,還鷺也好,都是能給原始氏族帶來歡樂、吉祥的益鳥。鸛銜著大魚,虔誠地面對石斧,意味著向石斧奉獻供品,祈求石斧保佑氏族平安、吉祥、歡樂、豐收。這幅彩陶畫極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圖騰崇拜禮儀場面的一個特寫鏡頭。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屬于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哪個文化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為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的葬具。
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臨汝縣閻村。
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是
第一件: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又稱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是商朝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的一件價值連城的青銅文物,其作用主要是用于祭祀。
司母戊鼎出土于1939年,從1959年開始就一直藏于國家博物館。這件巨物重達832.84公斤,連耳高133厘米。
據(jù)考證此物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鑄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制作水平是當時最為頂尖,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商周時期的巔峰工藝。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F(xiàn)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第二件:孝端皇后鳳冠
孝端皇后鳳冠,一件從上大下全部是珠寶的文物極度奢華,上面有九龍四鳳,上有翠蓋,下垂結珠,周身布滿了各種寶石,翡翠,珍珠,工藝也及其復雜,上面還用了很殘忍的翠鳥羽毛點翠技術,左右兩條口銜珠寶流蘇。
冠后部飾六扇珍珠、寶石制成的“博鬢”,呈扇形左右分開。此冠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孝端皇后鳳冠是明朝明神宗孝端顯皇后(萬歷皇帝的愛妃)的鳳冠,1956年在明十三陵附近被考古隊挖掘出土。當時清理到這件文物時隊員全部被震撼到了,馬上向上級報告。
第三件: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在國內(nèi)的各個大小博物館中你也許見到過類似的文物,這是一個時代的陶器風格,其最有價值的一件現(xiàn)給就珍藏于國家博物館。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是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的文物,其主要作用是陪葬品。1978年在河南汝州附近挖掘出土。
其文物為為紅陶砂質(zhì),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鸛魚石斧圖,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畫作,是現(xiàn)在中國畫的老祖宗,是最原始的中國畫雛形,
同樣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史前圖畫,它的價值無可估量,是迄今中國發(fā)現(xiàn)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在200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64件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之首。
擴展資料: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ofChina)簡稱國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shù)量為100余萬件,展廳數(shù)量48個。
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guī)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2年游客接待量達到537萬人次,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2018年3月,國家博物館正式取消紙質(zhì)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參觀須知
開放時間
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館,16:30清場,17:00閉館)周一閉館(含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2018年9月22日,國家博物館發(fā)布公告,因展覽施工原因,國家博物館自2018年9月25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公告。
服務介紹
國博一層大廳服務臺提供手機自助導游服務(租機40元或者下載客戶端30元)和普通導覽器(30元)。各展廳有志愿者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國博專職講解員在特定展廳提供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具體安排如下:
古代中國:9:15、9:45、14:00、14:30在地下一層北側《古代中國》序廳集合,每場約2小時
《復興之路》:9:15、9:45、14:00、14:30在一層大廳北側《復興之路》序廳集合,每場約1.5小時。
專題展覽(含青銅器、佛造像、錢幣、玉器、古代繪畫):9:15、14:00、14:30在三層大廳《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南側入口處集合,每場約2小時。
觀眾須知
基于國家博物館藏品舉辦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觀眾可以拍照留念,但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引進的臨時性展覽,將依據(jù)辦展協(xié)議確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內(nèi)設立明顯的提示標識。
請勿吸煙。請勿觸摸展柜。
觀眾自帶液體飲料經(jīng)本人試喝檢驗后可以帶入場館,觀眾自帶食品經(jīng)安檢后可以帶入場館;
請勿將各類管制刀具、打火機、光盤、危險品及寵物帶入場館;
為快速完成安檢,請盡量不要攜帶箱、包入場(尤其是雙肩包和單一尺寸超過40厘米的大包),如已隨身攜帶箱、包,請先持國家博物館門票經(jīng)安檢、存包后再進入場館參觀;
違禁的私人物品請存包或于館外自行處理;
參觀前請您整理好衣物,衣冠不整者謝絕入內(nèi);
參觀時請勿大聲喧嘩并請將手機設置為靜音以免影響他人參觀;參觀時請勿觸摸展品;
請您在指定區(qū)域就餐;場館內(nèi)請勿吸煙;場館內(nèi)請勿奔跑、追逐、攀爬、躺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國家博物館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屬于什么文化產(chǎn)物?
代表文化: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產(chǎn)物
補充:
材料性質(zhì):夾砂紅陶
制作工藝:泥條盤筑法
器具用途:裝殮成人尸骨的甕棺葬具
文物賞析:構圖一分為二
左邊記載以象征吉祥的鸛鳥(或鷺鷥)為圖騰的部落征服以魚為圖騰的部落
右邊是最初代表勞動工具后演變成崇拜的圖騰的石斧
左右結合構成鸛鳥銜魚呈貢給能帶來豐收的勞動工具的情形
極富遠古色彩
作品意義:1、圖畫以白色物質(zhì)繪圖,以黑線勾勒,是中國繪畫手法勾勒和沒骨的雛形
2、圖形以物象繪畫為主,代替紋飾繪畫,象征著我國幾何紋彩陶向繪畫性彩陶的過渡
彩陶缸繪鸛魚石斧紋的介紹
夾砂紅陶。敞口、圓唇、腹深且直、平底、口沿下有六個鷹嘴形突鈕,腹部“鸛魚石斧圖”是原始社會繪畫藝術的杰作,其畫意似與原始宗教有關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面,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面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
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鸛魚石斧紋陶罐、鸛魚石斧陶罐崇拜的對象是誰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