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養(yǎng)植技術(孔雀養(yǎng)殖技術和疾病的防治)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61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今天給各位分享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孔雀養(yǎng)殖技術和疾病的防治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孔雀是人們普遍喜愛的觀賞動物,十年前,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精明人士,采用規(guī)模養(yǎng)殖孔雀,銷往賓館、飯店,推出"孔雀宴",深受廣大食客的歡迎、贊賞,加上孔雀是人們普遍喜歡的吉祥鳥,食用及觀賞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那么孔雀應該怎么養(yǎng)殖?
今天給各位分享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孔雀養(yǎng)殖技術和疾病的防治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祥龍魚場哦,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孔雀的養(yǎng)殖技術
孔雀是人們普遍喜愛的觀賞動物,十年前,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精明人士,采用規(guī)模養(yǎng)殖孔雀,銷往賓館、飯店,推出"孔雀宴",深受廣大食客的歡迎、贊賞。加上孔雀是人們普遍喜歡的吉祥鳥,食用及觀賞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那么孔雀應該怎么養(yǎng)殖?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孔雀養(yǎng)殖技術
一、種雀的培育和飼養(yǎng)
1、場地和欄舍
孔雀膽小怕驚嚇,要求環(huán)境安靜,場地清潔干燥,任何嘈雜和突發(fā)高頻聲音均會引起雀群受驚騷動亂竄,并發(fā)出受驚的叫聲:如產蛋期間受驚,立即引起產蛋率和受精率下降。飼養(yǎng)孔雀的場地應選擇在地勢干爽,環(huán)境安靜的地方。欄舍結構主要考慮要有良好的光照,欄舍干燥和有充裕的活動場地等。平均每只種雀要有約8平方米的活動面積,其中1/3遮陽遮雨,2/3露天作運動場,離地2.5米高處覆蓋魚網,欄舍周圍用鐵網或密集的竹條作圍欄,靠近地面1米高以下最好使用鐵網,欄舍的框架可用角鐵、水管等特性的要求,在運動場離地1.3米左右設一橫梁棲架(鐵或竹木)作孔雀棲息用。為保持欄舍干燥和提供孔雀砂浴條件,運動場要鋪上3~5厘米厚的粗砂層。也可在運動場外種植果樹遮陽。
2、飼養(yǎng)管理
孔雀體型大,新陳代謝旺盛,羽毛豐滿,色彩繽紛艷麗,雄雀的舵羽長達1.1米,主翼羽長達35厘米,寬6厘米,我們在飼養(yǎng)上要滿足它的這些特性。
孔雀雜食粗飼,豆類的籽實,禽蛋、蟲類等廣泛采食,產蛋期間,我們以種蛋雞料為主,輔以小麥、玉米、高梁、豌豆、綠豆、竹豆等,并補飼少量黃粉蟲、鴨蛋(煮熟)等的動物性飼料。同時,欄舍內要經常保持干燥、清潔,要有充足的飲水和保健砂。另外,每天要給予小量切碎的青料,如薤菜、象草等。
成年雄雀約4.5~5.5千克,雌雀4~4.5千克,平均每天食量在250克左右,日糧粗蛋白質約18%~20%左右,每千克飼料的能量在2800~3000大卡。
孔雀性情溫順,但要警惕個別雄雀性情兇猛,常與陌生人或飼養(yǎng)員敵對,要特別注意這類孔雀以爪喙傷人。
為使種雀生長健壯,每年入冬前進行一次驅蟲,翌年初做好選苗分群和注射雞新城疫i系疫苗。
3、交配繁殖
在正常情況下,種用雀培育到22~24個月齡即可產蛋,產蛋時間是3~8月,一般是每年農歷"驚蟄"前后開始產蛋,每只母雀可產28~35枚。為保證受精率,公、母比例掌握在1:2~3,即每個欄舍內只能養(yǎng)一只雄雀和配備2~3只雌雀,一個欄內不能同時養(yǎng)兩只雄雀,否則,交尾期間,雄雀爭配造成相互打斗,影響受精??兹傅睦媚晗拮詈檬?~6年,年限長了,種蛋的受精率逐年降低。
孔雀主要在每天上午8~9時和下午4~5時交尾,交配前雄雀爭相開屏競艷,雌雀發(fā)出咯咯聲的求偶信號。這時,要保持環(huán)境安靜,禁止圍觀。產蛋時間主要在每日下午17~21時,多在欄舍遮陽角落的沙土中,用爪刨一小窩產蛋,或者人為地用舊汽車輪胎,中間放入一些稻草做巢窩,調教孔雀產蛋。為減少種蛋受污染,要在晚上22時前進行多次撿蛋。
4、孵化
人工飼養(yǎng)的孔雀就巢性差,孵化能力低,飼養(yǎng)數量少,蛋量不多時,可用抱窩母雞孵化。由于孔雀蛋較大(每枚重100~110克),大母雞每只可孵3~4枚蛋,孵化中,輔以人工幫助翻蛋每天二次,孵化27天即行出殼,可同時利用母雞育雛。
孔雀飼養(yǎng)數量大,蛋量多時,采用孵化機孵化。產后5天內的種蛋及時消毒入孵,孵化機溫度保持37.5℃,相對濕度為65%~70%,一般孵化時間為27天。
孔雀蛋大殼厚,這是孔雀在自然中選擇的結果,這使它在自然界孵化中蛋溫不易散失,不易破損,有利于它在野生環(huán)境中繁殖后代。我們在人工飼養(yǎng)使用孵化機的情況下,要把好入孵蛋的受熱均勻問題,孵化前期每小時要翻蛋一次,這有利于蛋受熱均勻和胚胎正常發(fā)育,也是防止胚胎粘連蛋殼的重要做法。孵化至25天的胚蛋轉入出雛機內,溫度保持37℃,濕度75%。
對孵化達27天經啄殼而無力出殼的雛雀要給予人工"助產",小心剝開蛋殼的啄破線,幫助雛雀出殼,出殼后的雛雀,留在機內待羽毛稍干后才移出機外。
孵化要有人輪流值班,并做好各項記錄,根據氣溫和天氣的變化適當調好溫濕度。
5、育雛
雛雀出殼后,放保育箱內,1~3天內要保持溫度30℃~31℃,一周齡保溫要求28℃以上,開食首先喂0.4%高錳酸鉀水,然后喂雞花料和黃粉蟲。雛雀十分喜愛吃黃粉蟲,1周齡后放入層籠育雛(三層),育雛籠為100×70×40厘米。1~2周齡每格飼養(yǎng)10只雛雀,3~4周齡每格6~8只,5~8周齡每格養(yǎng)5只,8周齡后轉入育成雀欄,每欄養(yǎng)10~12只。
育雛時籠底應放一塊經消毒后的麻袋片,并需勤換,保持清潔干爽,料槽、水槽全日供料供水,飲水中適當添加復合維生素b水液,每日定時補給黃粉蟲,8周齡后逐漸供給青料,5周齡時用雞ⅳ系疫進行飲水免疫一次。
6、中雀的飼養(yǎng)
雛雀長至8周齡后放入育成雀舍飼養(yǎng),每欄面積約30平方米,養(yǎng)10~12只中雀;欄舍地面鋪3~5厘米粗砂,保持欄舍干爽,提供砂浴;初喂中雞料,逐步加喂籽實及豆類,每日補飼少許熟鴨蛋或黃粉蟲,每天供一次切碎青料,欄舍內放置保健砂。
中雀飼養(yǎng)至秋后,約6月齡,如作食用,可進行適當育雀,宰后胴體美觀、色澤淺黃、肌肉層厚、肌纖維幼嫩,屠宰率75%,平均每只耗料約15千克,肉料比約1:4。中雀飼養(yǎng)至一年半左右,漸趨成熟,這時要進行選種選配工作,選擇生長發(fā)育正常、健康、雙腳強壯、恥骨距離適中的個體為后備雀,同時考慮冠羽排列形式,頸羽、胸羽顏色狀況。公母比例1:2~3一個組,固定欄舍飼養(yǎng)直至產蛋,這時應適當控制能量飼料,避免脂肪沉積,影響繁育。
二、孔雀的疾病防治
孔雀屬野生禽類,在長期的大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較強的抗病力。在幾年來的飼養(yǎng)管理過程中,保持環(huán)境幽靜、少與外界接觸,保持欄舍干爽、清潔衛(wèi)生,定期消毒欄舍是做好預防疾病的基本工作。此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如下幾種疾病。
1、巴氏桿菌病
這是孔雀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多見于雛雀發(fā)病,成雀偶有發(fā)生,發(fā)病急、死亡率高,在春末夏初多見,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可作預防,可用鏈霉素2~3萬單位/kg進行治療。
2、體內寄生蟲
由于孔雀喜吃昆蟲,所以易感染線蟲病以及球蟲病,我們檢驗發(fā)現(xiàn)有華首線蟲、球蟲,用鹽酸左旋咪唑片,每只成雀喂3~4片,效果好,每年至少驅蟲三次,球蟲可用球蟲靈防治。
3、用雞瘟疫苗預防接種,預防雀瘟的感染。
4、應激因素 孔雀馴化程度不高,膽小,易受應激因素影響,產生意外死亡。
5、此外還有黑頭病、體虱、維生素缺乏癥、異物損傷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細心地進行飼養(yǎng)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孔雀養(yǎng)殖各項準備工作
A、場地的準備:
孔雀場的選擇要求基本同于家雞,有條件的飼養(yǎng)場最好選擇在在樹多蔭大、地勢稍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環(huán)境要僻靜。種灌木,植牧草,使活動之地綠草成片,盡量模擬野生環(huán)境,以利孔雀的馴化及飼養(yǎng)??兹缚沙蓪?雄2-3雌同籠飼養(yǎng),也可大范圍內放養(yǎng),但需要固定喂食地點。用鐵絲網或尼龍網圍成,有防雨、能棲息的欄舍,禽舍一般5×5×5M。運動場宜稍大,用鐵絲網或尼龍網(網孔1.5-2.0CM),有樹木遮蔭。禽舍應座北朝南,地勢高,向陽,冬季保溫,夏季涼爽。禽舍地面為硬底,上鋪細沙,2-2.5M高處安一棲杠。
B、設施的準備:
孔雀的設施與家雞相似,只是需要解決保溫、孵化設備。
C、技術的準備:
孔雀的養(yǎng)殖技術主要靠自己從報刊雜志進行自學,也可到本網電子刊物"孔雀技術文薈"等欄目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不斷提高、豐富飼養(yǎng)養(yǎng)技術。
D、飼料的準備:
孔雀飼料基本與家雞相似,飼料調配主要是粒料、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的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蘇籽等混合喂給。動物性飼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飼料摻在一起喂給。青綠飼料切碎在動物性飼料中喂或單獨飼喂。
E、防疫的準備:
孔雀易患球蟲病和白痢病,必須保持圈舍衛(wèi)生,及早預防,必要時應做雞新城疫苗預防接種。
F、引種的準備
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孔雀供種貨源,掌握選擇孔雀的基本知識, 因選購羽毛光滑整齊,精神活潑,腳有力,趾不彎,食欲好,反應靈敏,眼睛明亮的孔雀。
孔雀養(yǎng)殖的好處
孔雀養(yǎng)殖是目前比較理想的養(yǎng)殖致富項目,孔雀養(yǎng)殖它能以最小的投資得到最大的產出,孔雀是一次投資,多年受益,比如一次引種4只,3母1公約12000元,當然也可以引1母2公。精心飼養(yǎng)第3年就可以產蛋,假如第1次產蛋30枚,按80%的孵化率,最低可孵出50只小孔雀。飼養(yǎng)到5斤左右就可以當商品孔雀出售。第2年就可基本回收投資,以后每年都有萬元以上收入,甚至更多,子子孫孫無窮盡,如果作種孔雀出售價值更高。而且還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鳳凰蛋"和"鳳凰肉"、所以飼養(yǎng)孔雀比種地、種果樹以及飲養(yǎng)其它禽類收入要高幾倍,甚至幾十倍。有信心的朋友不妨試試看,事實能證明一切,而且我們的數據都是按一般的理論數據來計算。精心飼養(yǎng),科學管理,效益將更好,孔雀全身都是寶,全身旨可入藥,孔雀肉除可直接食用外,還可加工成軟硬罐頭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孔雀肉醬、孔雀肉香辣醬、孔雀滋補酒等,孔雀的糞便還可提取高級美容化妝品及藥品,孔雀鮮艷的頭頸、尾羽都是高檔的工藝品,孔雀還可制成標本及裝飾品,在國際市場上久享盛名,非常搶手,所以人工養(yǎng)殖孔雀是前景廣闊的好項目。
小孔雀怎么養(yǎng)殖
小孔雀養(yǎng)殖方法:環(huán)境消毒、發(fā)情期管理、孵化管理、飼喂管理。
1、環(huán)境消毒
人工養(yǎng)殖孔雀應確保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好消毒預防。清掃、沖洗、消毒要細致認真,一般先頂棚、后墻壁再地面。從孔雀舍遠離門口的一邊到靠近門口的一邊、先室內后室外逐步進行,不允許留死角或空白。清掃出來的糞便、灰塵要集中處理,沖出的污水,使用過的消毒液要排放到下水道。
2、發(fā)情期管理
孔雀繁殖季節(jié)性很強,但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長,從而延長產蛋季節(jié)。其性成熟齡期是22~24月齡,利用年限5年,每只年產蛋30枚左右,每年產蛋季節(jié)為3~8月份,每天產蛋時間在下午5:00~9:00,隔天產一枚蛋,有時隔幾天才產一枚蛋。
3、孵化管理
孔雀蛋每枚重約108克,必須及時收集放冷庫保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期為26~28天。在孵化前要做好選蛋、消毒、濕度、溫度等調節(jié)準備,在孵化時要注意翻蛋、晾蛋。孵化溫度為37.5℃,濕度65%~70%。孵化至25天時,胚蛋轉入出雛機,溫度為37℃,濕度75%,剛出殼雛雀每只重約80克。
4、飼喂管理
孔雀飼料基本與蛋雞相似,飼料調配主要以粒料、動物性飼料和青綠飼料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蘇籽等混合喂給;動物性飼料由肉末同蛋混合飼料摻在一起喂給;青綠飼料切碎在動物性飼料中喂或單獨飼喂。
孔雀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農業(yè)前景
近年來,孔雀養(yǎng)植技術我國孔雀養(yǎng)殖業(yè)開始顯現(xiàn)實力,產銷市場異?;鸨5珵槭裁纯兹葛B(yǎng)殖如此受歡迎?分析起來并不難。究其原因,百鳥之王孔雀,具有野味強、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體所需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多種氨基酸等特點。它是高端的。美味佳肴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肉食家禽。在養(yǎng)殖方面,因其投資少、見效快、利潤高而成為養(yǎng)殖戶的首選養(yǎng)殖品種之一??兹甘且环N流行的觀賞動物。十年前,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有識之士利用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孔雀,賣給賓館飯店,推出“孔雀宴”,受到廣大食客的歡迎和贊賞。此外,孔雀是人們普遍喜歡的吉祥鳥。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觀賞價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場地準備
孔雀養(yǎng)殖場的選擇要求與家雞基本相同。有條件的養(yǎng)殖場,最好選擇安靜幽靜的環(huán)境,在山坡上,樹木茂密,地勢微坡,半沙半土。種植灌木,種植牧場,將活動區(qū)的綠草切碎,盡量模擬野外環(huán)境,以利于孔雀的馴化和繁殖??兹缚梢猿蓪︼曫B(yǎng)或1只雄性或2-3只雌雄同體的籠子飼養(yǎng),也可以大范圍放養(yǎng),但需要飼養(yǎng)在固定的飼養(yǎng)場所。它用帶刺鐵絲網或尼龍網圍起來,并有防雨和可居住的圍欄。禽舍一般為5×5×5M。運動場要稍大一些,用鐵絲網或尼龍網(網目1.5-2.0CM),樹木遮蔭。雞舍宜南北,地勢高,陽光充足,冬暖夏涼。雞舍的地板很硬,上面鋪著細沙,2-2.5M高的欄桿。
設施準備
孔雀的設施與家雞相似,但需要解決保溫和孵化設備的問題。
技術準備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主要靠報刊自學。您也可以通過本網站的電子刊物《孔雀科技文匯》等欄目學習。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和豐富養(yǎng)殖技術。
飼料制備
孔雀飼料與家雞基本相似。飼料主要有顆粒飼料、動物飼料和青飼料。將高粱、玉米、大米、大麻籽、芝麻等顆粒混合喂養(yǎng)。動物飼料采用肉末和雞蛋混合飼料混合喂養(yǎng)。青飼料切碎后喂入動物飼料中或單獨喂入。
抗疫制劑
孔雀易患球蟲病和白痢病。必須保持圍欄衛(wèi)生并及早預防。如有必要,應接種新城雞疫苗。
介紹準備
在介紹品種之前,一定要對孔雀品種的來源有一個全面、多方面的了解,掌握挑選孔雀的基本知識。因為購買的孔雀羽毛光滑整齊,精神活潑,足足有力,腳趾不彎曲,食欲好,反應敏捷,眼睛明亮。
孔雀怎么養(yǎng)殖方法如下
1、育雛期管理
孔雀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育雛期比較短孔雀養(yǎng)植技術,一般在2個月左右,為了保證雛孔雀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成活率,在養(yǎng)殖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時候一般都是以人工養(yǎng)殖為主。三周內的雛孔雀使用籠養(yǎng)的方法,注意飼養(yǎng)籠的規(guī)格,保證每只雛孔雀都有充足的生長空間。然后要根據不同日齡控制好育雛籠的溫度,例如10日內的要將溫度控制在35-37度左右,然后后10日溫度在27度左右,一月左右的時候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且濕度要控制在65%左右,然后注意飼料用量及營養(yǎng)比例,控制好飼養(yǎng)密度,做好防病驅蟲工作。
2、育成期管理
育成期的孔雀指的是兩個月至兩年的這段生長時間,育成期的時候要注意育成室的面積大小。育成室要包括休息室、運動場等,在運動場還要設立適量的棲架,為孔雀提供棲息的地方。注意飼養(yǎng)密度,因為孔雀的體積變大,因此要減少每群飼養(yǎng)只數,每群飼養(yǎng)不得超過20只。然后控制好飼料投放,育成期的飼料以純合顆粒料為主,青飼為輔,不宜飼喂過多,每天至少飼喂兩次。然后要注意觀察孔雀體重,如果是肉用的話,在8個月左右,體重達到8斤左右時便可上市。
3、成年期管理
成年期是指已經生長兩年以上的可正常繁殖的孔雀,這個時候要注意種孔雀的公母比例,一只公孔雀可配種4只左右。然后將種孔雀舍的面積控制在15平方米左右,在運動場適當種植高桿樹木,用于遮陰。飼喂時要以定時定量為原則,保證飼養(yǎng)舍周圍安靜,做好清潔工作。成年期的孔雀由于每個季節(jié)的溫度、環(huán)境不同,因此在每個季節(jié)也會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夏季的時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因此孔雀的進食量會大量下降,產蛋量也會受到影響,逐漸停止。這個時候要提高精料與青飼的飼喂,不可飼喂發(fā)霉飼料,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孔雀是世界上觀賞價值較高的珍禽之一孔雀養(yǎng)植技術,它分為綠孔雀和藍孔雀兩種孔雀養(yǎng)植技術,是吉祥、善良、美林、華貴的象征。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一、繁育特點
發(fā)情孔雀22月齡達到性成熟,野生狀態(tài)下,2月中旬開始繁殖;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3月初進入繁殖期。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發(fā)情,求偶時雄孔雀追隨雌孔雀,頻頻開屏,并圍繞雌孔雀轉圈,當雌孔雀呈順從姿態(tài)時,雄孔雀跳到雌孔雀背上,用嘴啄住雌孔雀頸部羽毛進行交配,交配時間僅持續(xù)5~10秒,交配后15天左右雌孔雀便開始產蛋。
產蛋后野生孔雀進入繁殖期開始營巢,建巢于灌叢、竹叢、草地上,巢為凹窩,里面墊以雜草、細枝、落葉及殘羽等;每窩產蛋4~8枚,由雌鳥孵蛋,孵化期為26~28天。
人工飼養(yǎng)孔雀每年3月初至8月上旬為產蛋期,年產蛋20~35枚。蛋為橢圓形,呈白色、乳黃色或淡褐色,蛋重100~125克,蛋形指數為1.34。雌孔雀開產后,一般隔日產蛋,產蛋時間在每天下午5:00到天黑前。
馴化后的孔雀孵化能力差,需要人工孵化。應選擇大小適宜、蛋形指數正常、表面清潔的新鮮種蛋,用0.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取出瀝干水分后便可孵化。平面孵化的溫度為36.5℃~37.5℃,立體孵化溫度為36.6℃~37.3℃,孵化室的溫度為24℃~26℃;孵化期的相對濕度為60%~70%,出雛前2天提高到70%~75%;每2~4小時翻蛋1次,移盤后停止翻蛋。孵化中期,每天晾蛋2次,每次15~30分鐘,使蛋溫降到30℃~33℃,用“眼皮試溫法”以感覺微涼為宜。注意通風換氣,避免出現(xiàn)畸形和胎位不正現(xiàn)象;孵化過程中進行2次照蛋,孵化后的第9天進行1照,第24天進行2照,檢出無精蛋和死胚蛋,2照后轉入出雛機,27天開始出殼,28天出雛結束。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二、常見疫病防治
孔雀屬野生禽類,在長期的大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較強的抗病力。但如果管理不善,也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疾病。
預防孔雀每次入欄前,必須對欄舍及用具進行消毒。每季度進行一次驅蟲,7日齡進行新城疫Ⅱ系疫苗滴眼,30日齡、60日齡分別進行新城疫Ⅰ系疫苗肌注,每年開戶前進行一次新城疫滅活疫苗肌注。
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指感冒引起的支氣管炎、肺炎、結核病等。病孔雀一般表現(xiàn)為羽毛蓬松干燥、不愛活動、呆滯嗜睡、反應遲鈍、呼吸急促,可用小諾霉素或土霉素治療。
體內寄生蟲病由于孔雀喜吃昆蟲,所以易感染線蟲病、蛔蟲病、滴蟲病以及球蟲病等,發(fā)病孔雀迅速消瘦,可用鹽酸左旋咪唑片等防治。
孔雀白痢表現(xiàn)為排出灰白色稀便、肛周粘屎、精神沉郁、嗜睡厭食、毛松翅垂、打寒戰(zhàn)等,可用0.04%痢特靈治療,飲水中每只加入慶大霉素2000~3000單位。
大腸桿菌病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羽毛松亂,可用氯霉素、新霉素或慶大霉素治療。
敗血型葡萄球菌病發(fā)病孔雀表現(xiàn)為精神不佳、食欲減退、低頭縮頸、呆立不動,可用慶大霉素、痢特靈、氟哌酸、鏈霉素等進行治療。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三、雛孔雀的培育
溫度適宜孔雀從出殼至2月齡為育雛期,雛孔雀的絨毛稀少、體弱嬌嫩,應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育雛溫度1~10日齡為34℃~28℃,11~30日齡為28℃~24℃,以后每周降1℃,直至18℃~20℃;育雛期相對濕度為60%~70%。經常進行通風換氣,以人進入舍內鼻眼無刺激感為宜,還應讓雛孔雀多曬太陽,適應自然環(huán)境溫度,使其發(fā)育良好。幼孔雀生長速度慢,第2年呈成年羽色,第3年具有尾屏。
精心飼喂雛孔雀應喂給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飼料,主要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初飲0.01%的高錳酸鉀水,有利于胎糞的排出,飲水1~2小時后,用全價配合飼料開食,以后每天飼喂5~6次,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減少飼喂次數,供給充足的飲水。孔雀的飼料多種多樣,可以飼喂蛋雞飼料并略加動物性飼料,如昆蟲、蛹、魚、蝦等。
加強管理光照前3天用40瓦燈泡離地2米,每天光照24小時;4~20天用25瓦燈泡每天光照16小時;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認真觀察小孔雀的采食、糞便及精神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結合喂食加強馴化,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每天清掃糞便,并鋪上墊草或砂子,保持環(huán)境安靜,減少應激。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四、成年孔雀的飼喂
育成期孔雀育成期是指2月至性成熟,是生長發(fā)育的主要時期。應定時定量飼喂,不能隨意改變,使其養(yǎng)成一定的生活規(guī)律。采用欄舍飼養(yǎng),飼養(yǎng)密度為100平方米飼養(yǎng)20~25只,并適當飼喂菜類、苜蓿、嫩草、胡蘿卜、瓜果等。
繁殖期孔雀性成熟后開始產蛋。此期孔雀活動量大,食欲增強,應飼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全價顆粒飼料,并適當補喂豌豆、綠豆及火麻仁等粒料,讓其自由采食,還要適當飼喂青綠飼料。產蛋期可增加魚粉及骨粉含量,保證產蛋量。飲水要清潔充足,并可在飲水中加些抗生素類藥物,既可防病又助消化。飼養(yǎng)密度為每50平方米飼養(yǎng)6只,公母比例為1∶2~4。
搭好巢窩,鋪上墊草,定時揀蛋,防止產生啄蛋癖,發(fā)現(xiàn)難產及時助產。經常清掃籠舍,搭好涼棚,每天清洗料槽、水槽,每周消毒1次;飼養(yǎng)人員要防止雄孔雀互相攻擊,出、入關門;定期驅蟲,適當修剪嘴爪;保持環(huán)境安靜,保證孔雀正常產蛋。
孔雀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五、繁育期管理
合理的雌雄比例種孔雀場要得到比較理想的種蛋受精率和降低飼養(yǎng)成本,應合理搭配雌雄孔雀的比例。一般1雄3雌或1雄4雌比例比較合適。一般可分三次選種雄孔雀,幼雛出殼后進行第一次選擇,1月齡進行第二次選擇,育成期結束進行第三次選擇。另外平常可對種雄孔雀適當補充維生素E及魚肝油。
孔雀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2年齡達到性成熟,每年春末開始繁殖。性成熟的雄孔雀羽毛特別艷麗,常追在雌孔雀的周圍,展開艷麗奪目的羽毛(即“開屏”)達5~7分鐘之久。從3月中旬到9月上旬,雌鳥開始產卵,一年可產25~60枚。蛋殼厚而結實,呈乳白色、棕色或黃色,沒有斑點,蛋重110~140克。蛋要妥善保存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盡量保持在10℃~25℃之間,并盡快進行孵化,最好不要超過一周,最長不要超過15天。
自然孵化利用抱窩雞來孵化,好處是設備簡單,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及人工來管理。應選用身體健康、羽毛豐滿、個體大小適中、行動機敏而又非常戀窩的母雞。一般每只抱窩雞孵化5枚孔雀蛋。在孵化期間,抱窩雞每天上、下午定時放出2次,同時供給清潔飲水,喂耐饑粒料,不要喂軟料。待孵化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驗蛋,將無精蛋、死精蛋、死胎蛋及時取出。出雛時,要注意抱窩雞的反應,要及時拿出人工育雛,孔雀的孵化期為27~29天。
人工孵化孔雀人工孵化的原理和技術操作與雞的孵化基本相同。平面孵化器內溫度定在38.5℃~39.5℃,立體孵化器定在37.5℃~38℃,溫度要盡量保持平穩(wěn),不要忽高忽低;相對濕度為60%~75%,主要靠孵化器內水盤調節(jié);每天定時翻蛋,一般2~4小時翻動一次,從孵化開始,直到落盤以前停止;在孵化后期每天應進行1~2次晾蛋,溫度可降至32℃左右,這樣可以避免胚胎發(fā)育的“自體超溫”,對刺激出雛將起到一定的良性作用。
孔雀養(yǎng)殖技術
孔雀被稱為百鳥之王,具有野味濃、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等特點,高檔的美味佳肴,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肉食禽類,在養(yǎng)殖方面因其投資少、見效快、獲利高而成為養(yǎng)殖戶的首選養(yǎng)殖品種之一,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孔雀養(yǎng)殖技術吧。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一、場地和欄舍
孔雀膽小怕驚嚇,要求環(huán)境安靜,場地清潔干燥,任何嘈雜和突發(fā)高頻聲音均會引起雀群受驚騷動亂竄,并發(fā)出受驚的叫聲;如產蛋期間受驚,立即引起產蛋率和受精率下降。飼養(yǎng)孔雀的場地應選擇在地勢干爽,環(huán)境安靜的地方。欄舍結構主要考慮要有良好的光照,欄舍干燥和有充裕的活動場地等。平均每只種雀要有約8平方米的活動面積,其中1/3遮陽遮雨,2/3露天作運動場,離地2.5米高處覆蓋魚網,欄舍周圍用鐵網或密集的竹條作圍欄,靠近地面1米高以下最好使用鐵網,欄舍的框架可用角鐵、水管等,在運動場離地1.3米左右高一橫梁棲架(鐵或竹)作孔雀棲息用。為保持欄舍干燥和提供孔雀砂浴條件,運動聲要鋪上3-5厘米的粗砂層。也可在運動場外種植果樹遮陽。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二、飼養(yǎng)管理
孔雀體形大,新陳代謝旺盛,羽毛豐滿,色彩繽紛艷麗,雄雀的舵羽長達1.1米,主翼羽長達35厘米,寬6厘米。
孔雀雜食粗飼,廣泛采食豆類的子實,禽蛋、蟲類等,產蛋期間,可以種蛋雞料為主,輔以小麥、玉米、高粱、豌豆、綠豆、竹豆等,并補飼少量黃粉蟲、鴨蛋(煮熟)等的動物性飼料。同時,欄舍內要經常保持干燥、清潔,要有充足的飲水和保健砂。另外,每天要給予少量切碎的青料,如韭菜、象草等。
成年雄雀約4.5-5.5千克,雌雀4-4.5千克,平均每天食量在250克左右,日糧粗蛋白質約18%-20%左右,每千克飼料的能量在11.51-12.36兆焦。
孔雀性情溫順,但要警惕個別雄雀性情兇猛,常與陌生人或飼養(yǎng)員敵對,要特別注意這類孔雀以爪喙傷人。
為使種雀生長健壯,每年入冬前進行一次驅蟲,翌年初做好選苗分群和注射雞新城疫I系疫苗。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三、交配繁殖
在正常情況下,種用雀培育到22-24個月齡可產蛋,產蛋時間是3-8月,一般是每年農歷“驚蟄”前后開始產蛋,每只母雀可產28-35枚。為保證受精率,公、母比例掌握在1:2-3,即每個欄舍內只能養(yǎng)一只雄雀和配備2-3只雌雀,一個欄內不能同時養(yǎng)兩只雄雀,否則,交尾期間,雄雀因爭配造成相互打斗,影響受精。孔雀的利用年限最好是5-6年,年限長了種蛋的受精率逐年降低。
孔雀主要在每天上午8-9點時和下午4-5時交尾,交配前雄雀爭相開屏競艷,雌雀發(fā)出咯咯聲的求偶信號。這時,要保持環(huán)境安靜,禁止圍觀。產蛋時間主要在每日下午5-9時,多在欄舍遮陽角落的沙土中,用爪刨一小窩產蛋,也可人為地用舊汽車輪胎,中間放入一些稻草做巢窩,調教孔雀產蛋。為減少種蛋受污染,要在22時前進行多次撿蛋。
孔雀養(yǎng)殖技術四、孵化
人工飼養(yǎng)的孔雀就巢性差,孵化能力化,飼養(yǎng)數量少、蛋量不多時,可用抱窩母雞孵化。由于孔雀蛋較大(每枚重100-110克),大母雞每只可卵3-4枚蛋,孵化中,輔以人工幫助翻蛋每天二次,孵化27天即行出殼,可同時利用母雞育雛。
孔雀飼養(yǎng)數量大,蛋量多時,采用孵化機孵化。種蛋產后5天內及時消毒人孵,孵化機溫度保持37.5℃,相對濕度為65%-70%,一般孵化時間為27天。
孔雀蛋在殼厚,這是孔雀在自然中選擇的結果,這使它在自然界孵化中蛋溫不易散失,不易破損,有利于它在野生環(huán)境中繁殖后代。在人工飼養(yǎng)使用孵化機的情況下,要把握好人工孵蛋的受熱均勻問題,孵化前期每小時要翻蛋一次,這有利于蛋受熱均勻和胚胎正常發(fā)育,也是防止胚胎粘連蛋殼的重要做法。孵化至25天的胚蛋轉入出雛機內,溫度操持37℃,濕度75%。
對孵化達27天經啄殼而無力出殼的雛雀要給予人工“助產”,小心剝開蛋殼的啄破線,幫助雛雀出殼,出殼后的雛雀,留在機內待羽毛稍干后才移出機外。
孵化要有人輪流值班,并做好各項記錄,根據氣溫和天氣的變化適當調好溫度、濕度。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五、育雛
雛雀出殼后、放保育箱內,1-3天內要保持溫度30℃-31℃,一周齡保溫要求28℃以上,開食首選喂0.4%高錳酸鉀水,然后喂雞花料和黃粉蟲。雛雀十分喜愛吃黃粉蟲,1周齡后放入層籠育雛(三層),育雛籠為100厘米x70厘米x40厘米,1-2周齡每格飼養(yǎng)10只雛雀,3-4周齡每格6-8只,5-8周齡每格養(yǎng)5只,8周齡后轉育成雀欄,每欄養(yǎng)10-12只。
育雛時籠底應放一塊經消毒后的麻袋片,并需勤換,保持清潔干爽,料槽、水槽全日供料供水,飲水中適當添加復合維生素B水液,每日定時補給黃粉蟲,8周齡后逐漸供給青料,5周齡時用雞IV系疫進行飲水免疫1次。
孔雀養(yǎng)殖技術六、中雀的飼養(yǎng)
雛雀長到8周齡后放入育成雀舍飼養(yǎng),每欄面積約30平方米,養(yǎng)10-12只中雀;欄舍地面鋪3-5厘米粗砂,保持欄舍干爽,提供砂浴;初喂中雞料,逐步加喂糧食及豆類,每日補飼少許熟鴨蛋或黃粉蟲,每天供一次切碎青料,欄舍內放置保健砂。
中雀飼養(yǎng)至秋后,約6月齡,如作食用,可進行適當育雀,宰后胴體美觀、色澤淺黃、肌肉層厚、肌纖維幼嫩,屠宰率75%,平均每只耗料約15千克,肉料比約1:4。中雀飼養(yǎng)至一年半左右,漸趨成熟,這時要進行選種選配工作,選擇生長發(fā)育正常、健康、雙腳強壯、恥骨距離適中的個體為后備雀,同時考慮冠羽排列形式,頸羽、胸羽顏色狀況。公母比例1:2-3一個組,固定欄舍飼養(yǎng)直至產蛋,這時應適當控制能量飼料,避免脂肪沉積,影響繁育。
孔雀養(yǎng)殖技術七、孔雀的疾病防治
孔雀屬野生禽類,在長期的大自然選擇中形成了較強的抗病力。在幾年來的飼養(yǎng)管理過程中,保持環(huán)境幽靜、少與外界接觸,保持欄舍干爽、清潔衛(wèi)生,定期消毒欄舍是做好預防疾病的基本工作。此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如下幾種疾病。
1、巴氏桿菌病
這是孔雀急性敗血型傳染病,多見于雛雀發(fā)病,成雀偶有發(fā)生,發(fā)病急、死亡率高,在春末夏初多見,飼料中添加土霉素可作預防,可用鏈霉素2-3萬單位/Kg進行治療。
2、體內寄生蟲
由于孔雀喜吃昆蟲,所以易感染線蟲病以及球蟲病,我們檢驗發(fā)現(xiàn)有華首線蟲、球蟲,用鹽酸左旋咪唑片,每只成雀喂3-4片,效果好,每年至少驅蟲三次,球蟲可用球蟲靈防治。
3、用雞瘟疫苗預防接種,預防雀瘟的感染。
4、應激因素
孔雀馴化程度不高,膽小,易受應激因素影響,產生意外死亡。
5、其它
此外還有體虱、黑頭病、維生素缺乏癥、異物損傷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細心地進行飼養(yǎng)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
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孔雀養(yǎng)殖技術和疾病的防治、孔雀養(yǎng)植技術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 注意衛(wèi)生,定期消毒;
- 觀察孔雀行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 營養(yǎng)均衡,飼料新鮮;
- 防蚊防蟲,保護孔雀健康;
- 環(huán)境舒適,適宜孔雀生活;
- 定期體檢,預防疾病發(fā)生;
- 及時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 疫苗接種,提高免疫力;
- 人工授粉,促進繁殖成功;
- 合理放養(yǎng),避免過度擁擠;
- 科學管理,確??兹附】党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