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水族館(這個水族館)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36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1、石家莊有哪些名勝古跡?
本站是一個關于水族行業(yè)的一個網站,本文給大家介紹博望水族館,和這個水族館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魚友有所幫助,謝謝關注我們祥龍魚場。
本文目錄一覽:
石家莊有哪些名勝古跡?
石家莊城市形象片《古韻新城活力石家莊》《石家莊石在石美》(原名:《古韻新莊》)[22]由新銳導演趙春梁執(zhí)導,影片圍繞石家莊“古”、“紅”、“綠”、“新”四個部分展開敘述,描繪出一個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充滿生機活力、文化多元的城市面貌。影片采用電影級別技術拍攝,專業(yè)制作團隊,把一個低調而內斂的石家莊拍出了北方城市特有的風韻。
紅色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位于平山縣境內,距石家莊市80公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A級重點風景名勝
西柏坡
區(qū)。1947年5月,以劉少奇、朱德為首的中央工作委員會先期進駐西柏坡,在這里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頒布并實施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摧毀了封建制度的根基。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在此組織指揮了決定中國命運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取得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決定性勝利。組織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定了建立新中國的大政方針,、并向全黨提出了牢記“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西柏坡以其卓越的歷史貢獻奠定了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23]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正定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zhèn)”,百歲帝
正定
王趙佗、常勝將軍趙云故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也是石家莊重要的旅游勝地。正定作為我國古代北方著名重鎮(zhèn),文化底蘊極其豐厚,寺廟及文化遺跡眾多,風俗小吃獨特。
七進七出忠心護主——趙云
以英勇善戰(zhàn)、一身是膽著稱。初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
趙云(11張)
也,善云來附,遂與瓚征討。時先主亦依讬瓚,每接納云,云得深自結讬。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云遂隨從,為先主主騎。云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云辭曰:“終不背德也?!毕戎骶驮B,云見於鄴。先主與云同床眠臥,密遣云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夏侯惇戰(zhàn)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云鄉(xiāng)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云身抱弱主,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
先主入蜀,云留荊州。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云。云固辭不許。先主入益州,云領留營司馬。時先主孫夫人欲將后主還吳,云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后主還。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云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云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云諫止,不從。乃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云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zhèn)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云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七年卒,追謚順平侯。[24]
皇家寺院——隆興寺
隆興寺位于石家莊市正定新區(qū)(原正定縣城區(qū)),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
隆興寺
之一。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祖趙匡胤敕令在龍藏寺內鑄造銅佛,并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guī)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fā)展到鼎盛時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改龍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建國后,多次撥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門(南門)外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內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閣、御書樓和集慶閣、彌陀殿、龍泵牛亭,以及從崇因寺前來的毗盧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轉輪藏閣、慈氏閣是寺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宋代結構風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價值最高,摩尼殿建于1.2米的臺基之上,為重檐歇山頂式,面寬和進深均為七間,平面布局為十字形,外觀重疊雄偉,古勁莊嚴。
大悲閣內的銅鑄千手觀音,被稱為"正定大菩薩",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并稱為"華北四寶",這是中國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銅鑄佛教造像。寺內還藏有四十余通古碑,以隋朝時期的龍藏寺碑最為著名,有"隋碑第一"之稱,其碑文書體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是魏碑往唐碑過渡時期的代表作,結構樸拙,楷中留隸,方正有致。
臨濟祖庭臨濟寺
臨濟寺澄靈塔坐落于正定縣城生民街東側臨濟寺內,俗稱青塔、衣缽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
臨濟寺(8張)
濟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院,東魏興和二年(公元540年)它的前身——臨濟院在城東南二里許的臨濟村創(chuàng)立。晚唐時禪師義玄駐錫此院并創(chuàng)立臨濟宗,四方信徒紛紛來此參師求學,極盛一時。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義玄逝寂,懿宗賜溢“慧照撣師”。眾弟子在城內東南隅建衣缽塔葬之,名曰“澄靈塔”。隨后,臨濟院遷至該處,更名臨濟寺。金大定年間(l161一l189年)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宗胤幀加封義玄為“真?;菡斩U師”。同時,寺院奉旨在塔第一層正面圓拱形門楣上端鑲嵌篆書“唐臨濟惠照澄靈塔”石匾。
義玄,唐代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縣)人。為探求佛教真諦,云游天下、參學諸家。曾受法于洪州黃蘗山高僧希運,精研佛教經律。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北歸鄉(xiāng)里,抵河北鎮(zhèn)州城(今正定),主持臨濟院,為禪宗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他學識淵博,禪風峻峭,光收徒眾,自成一家,并以寺名宗號臨濟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支派之一。
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二公里,北臨308國道一公里。建于隋開皇
趙州橋(6張)
至大業(yè)初年(公元595—605年),由杰出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北宋時期哲宗皇帝北巡時賜名安濟。此橋是世界現存最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科學水平極高、藝術形象極美的古石拱橋,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古即為“天下雄勝”,今人譽其為“天下第一橋”、“現代鋼筋混凝土拱橋的祖先”。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第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并贈牌樹牌。趙州橋為大型單跨圓弧敞肩石拱橋,全長64.40米,橋面寬9米,主拱由28道券縱向并列砌筑而成,凈跨37.02米,拱矢(拱頂至拱腳水平線距離)7.23米,主拱兩端靠橋的兩個小拱凈跨3.81米,近橋中央的兩個汴拱跨度為2.85米。
趙州橋具有很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跨度之大為古代橋梁之首,目弧形平緩,橋上行車、河中航船、水陸兩便,并且排水功能很大,減少了洪水對橋體的沖擊力。橋拱采用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成體系,便于施工和日后修繕。趙州橋巨身凌空,勻稱悅目、宏偉壯觀、曲線美麗,富秀逸于雄厚偉之中,由遠而望猶如蒼龍飛駕、新月出云,即若水長虹高掛,又似玉環(huán)半沉,歷代文人藝士贊頌之詩名美不勝收。橋上欄板、望柱、浮雕、蛟龍、花卉,構圖飽滿、線條流暢、刻工精細,刀法蒼勁有力,風格古樸典雅,跌宕多姿、形象生動、意境深邃,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矯健、俊逸的石雕藝術風格。[25]
千年古剎柏林禪寺
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漢獻
柏林禪寺
帝建安年間(196~220),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歸云禪師平生主持七所名剎,望重當時,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都是宗門大德,柏林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寺。當時柏林寺的住持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26]
趙州禪師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
真際千秋塔
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趙州禪師住世百二十年,他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真際禪師”。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石刻頂相。寺內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天歷三年(1330),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高33米,七層。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重修,使古塔煥然一新。
嶂石巖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嶂石巖[27],位于中國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南100公里的贊皇縣境內,是太行山森林公園精華
嶂石巖
所在地。面積120平方公里,海拔1700多米,地貌稱嶂石巖地貌。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座落在景區(qū)中部。是天然休閑避暑,消夏、游覽勝地。東鄰京廣鐵路和京深高速公路,北連石太電氣化鐵路和石太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1]。嶂石巖景觀主要為“丹崖、碧嶺、奇峰、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qū)(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
這四個景區(qū)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回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這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其中天然回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為“嶂巖四絕”;晴天飛雨、石乳靈泉、云崖撒珠、銀瀑落湖又為嶂巖水景四絕。雄偉的嶂巖三疊,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嘆為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臺、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蒼巖山
蒼巖山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東南,距石家莊市70公里,海拔1000余米,是我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
蒼巖山(6張)
區(qū)之一。蒼巖山不僅自然風光優(yōu)美,享有“五岳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盛譽,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稱,相傳早在1300年前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就到此出家修行,山巒中至今還有不少古剎名殿留存,因此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千百年來蒼巖山以“雄、奇、秀、險、幽”眾美為一體的獨特風格吸引了無數海內外游客前來旅游觀光,詠詩作畫,拍攝影視外景?!段饔斡洝?、《乙未豪客傳奇》、《臥虎藏龍》、《白龍劍》、《木乃伊3》、《雞毛信》、《大國醫(yī)》、《破襲戰(zhàn)》、《花木蘭》許多影視鏡頭都在這里拍攝。
福慶寺原名“興善寺”,相傳為觀音菩薩古老道場。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賜“福慶寺”,清光緒時封公主為慈佑菩薩,兩度皇封,香火益盛。 福慶寺氣勢雄偉,金碧輝煌。整座寺廟借山勢幽險,成殿宇奇絕,空靈毓秀,靜中寓動,天工人力渾然一體。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橋樓殿,它是中國三大懸空寺之一。
駝梁
駝梁,位于平山縣西北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138公里,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革命老區(qū)平山縣西北部,東距
駝梁(6張)
省會石家莊市120公里,西與佛教圣地五臺山毗鄰。這里自然生態(tài)呈原始狀態(tài),以涼、靜、野、幽而聞名,被譽為太行山中的一塊綠寶石。駝梁自然生態(tài)保持原始特色。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數萬畝原始森林郁郁蔥蔥,蒼蒼茫茫,呈典型的垂直地帶性分布。據有關資料表明,景區(qū)共有蕨關、裸子類和被子類植物102科、686種,自山谷到峰頂分布著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樺樹林帶、落葉松林帶、亞高山草甸及多種灌木草本植物,生有野玫瑰、野丁香、金蓮花、杜鵑花、毛金花、山丹花等近百種常見野花和無數種中草藥。尤其是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云頂草原,堪稱大自然的杰作。駝梁二十里長峽中飄舞著數百條瀑布。人說,瀑是山的舞蹈,是有飛瀑則顯得靈秀而生動。駝梁也是正是有“一山蒼翠,萬瀑齊飛”之譽才在北方景區(qū)中獨領風騷。駝梁無處不飛瀑,從谷底到山巔,大大小小的瀑布,如條條白絹飄舞在滿目翠綠的幽峽中。
白鹿溫泉
平山溫泉位于平山縣溫塘鎮(zhèn),距石家莊市60公里。是全國重點溫泉之一,水溫高達60-90度,面積約100余
白鹿緣泉
畝。含有硫磺等30多種化學物質,性質屬高熱弱堿性氯化物硫酸鹽氡泉,醫(yī)療價值極高,對心臟病、風濕病、皮膚病有獨特療效。沐浴可療疾。泉邊舊有漢武廟,相傳此泉開鑿于漢武帝時。帝患膚疾,久治不愈,夜夢神人指點說有溫泉神水能療此疾,乃四方尋覓。到溫塘河,浴于溫泉,其病霍然而愈,后建溫泉寺于此。溫塘河西南高臺之上舊有鹿臺寺,為葬白鹿之處;即今之鹿臺村。廟早年已廢,僅存碑。此處建有溫泉賓館、省工會療養(yǎng)院、飯店10余家,床位2000多張,現定為省級旅游度假區(qū)。水中含有氯、鉀、鈉、硼、鈣、鎂、鐵、氡等礦物質和化學營養(yǎng)元素,能治療40余種慢性疾病,尤其對各種皮炎、運動外傷后遺證、末梢神經和各種神經痛疾病療效顯著。其中惰性氣體氡具有緩解心腦備管病的功能,為老年病康復醫(yī)學展現了廣闊的空間。除此外溫泉水還具有較高的理療美容價值,長期沐浴可以達到疏經通絡延、緩衰老的作用。
秦皇古道
秦皇古道距石家莊30公里,井陘縣城東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鐵路倚其而過。這里關山環(huán)立,地勢險要,
秦皇古道(7張)
是山西、陜西通京的交通要沖,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驛道長約百里,貫穿太行山、建在山嶺溝谷之中。這條古驛道的歷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趙通向秦晉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晉兩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修筑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驛道,井陘古驛道就是當時主干線上的重要一段。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伐趙之戰(zhàn);公元前204年漢將韓信以少勝多的背水一戰(zhàn);公元756年唐將郭子儀、李光弼殲滅叛將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亂;公元1900年清將劉光才打響抵抗八國聯(lián)軍的庚子大戰(zhàn)等戰(zhàn)例都發(fā)生在這里。
我也追星作文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難了:我可不是狂熱追星組哎!不追星是可以,作文不寫不行,怎么辦呢?在腦海中搜索搜索吧!看著書包上掛的飾物、掛件,突然靈光一現——追他好了!
他是誰?給讀者們一點線索吧:凌亂的黑發(fā),皎潔的眼神,翹翹的鼻子,矮矮的個子,戴一副黑框大眼鏡,系著紅領結,手腕上戴著手表,永遠的白襯衫、藍外套、吊帶灰短褲、白襪子和特大號紅白球鞋。此人極不安分,總愛跑來跑去,像穿梭在水中的泥鰍似的。對于身邊簇擁的一堆小學生總露出無奈的表情——他自己不也是個小孩嗎,怎么會這樣看待同齡人呢?我們先不下定論。大家應該早就猜出他是誰了吧?對,就是他——關東的名偵探,江戶川柯南!(插句廢話:是動畫片里的~~)
“江戶川柯南?為什么他的姓和日本著名小說家江戶川亂步相同?為什么他的名字和英國著名小說家柯南·道爾一樣?”因為這是假名呀!柯南的真實身份是高中生工藤新一,在與女朋友毛利蘭約會的時候發(fā)現可疑的黑衣組織,由于觀察太入神了,被黑衣組織發(fā)現并灌下毒藥。不料新一并沒有死,卻化身為六歲的小男孩!于是結合兩位偵探小說家的名字,自命名為江戶川柯南。以前的好朋友阿笠博士將他寄養(yǎng)在不知情的小蘭家中(運氣太好了~)。小蘭的父親毛利小五郎是個蹩腳偵探,沒神經、沒頭腦,常常自以為是,是個自大狂。起初他看柯南十分不順眼,抱怨要照顧這么一個小孩,然而當他見到柯南的一大筆撫養(yǎng)費,立刻改口說,這個孩子多可愛啊,哈哈哈哈……還是個見錢眼開的家伙呢!于是,新一的新生活,就以柯南的名義在女朋友家展開了。
每次毛利外出辦案,柯南總吵著要跟去——當然啦,他不去,我們看什么?毛利當然很不情愿,而且這個小家伙總愛私自行動,弄得別人頭大,他自己又總要挨毛利的拳頭。不過作為偵探,當然要觀察出事現場的狀況啦!地毯上的花粉、照片上的時鐘、電梯按鈕上的痕跡和嫌疑人的每個細微動作,都瞞不過柯南的眼睛。一次,毛利接到綁架案后火速前往現場,在與罪犯的電話中聽到被綁架的孩子說那里有好大的鯨魚、煙囪,還有很多的螃蟹。毛利帶著大隊人馬四處尋找鯨魚、煙囪和螃蟹,去了水族館,去了工廠,去了買小飾品的街道,都沒有發(fā)現任何線索。而柯南無意中發(fā)現天上飛過某廠商的廣告,是由鯨魚行的熱氣球攜帶飛行的。他頓時開竅,推算出通話當時鯨魚的位置,果然找到了一棟從側面看非常窄,就像煙囪一樣的建筑。按照相對位置,柯南登上另一棟大樓,在觀光電梯里望下去,露天的餐桌椅就像一只只的白色螃蟹!最終,柯南在這棟酒店大樓的門口,發(fā)現的被綁架的孩子和罪犯。我不禁佩服起柯南敏銳的觀察力與判斷事物的直覺來。他的思維能像網狀擴散、拓展,不局限于線索中的字眼,而是聯(lián)系到孩子的目光中與這些字眼有關的事物,結合實際與猜測,做出準確判斷??履系男袆邮钟杏媱澬?,因此看到的所有情況能與猜測完全符合,條理清晰。若是這些優(yōu)點我也具備,把它們應用到班級管理與學習安排中……看來得努力才是!
而在一劇場版中,柯南不但觀察到了細微的線索、研究過了人們的行動,還十分勇敢地含著一口氣潛下海去解救被重物困住的小蘭。然而把空氣送給小蘭后,他自己的腳卻被夾住了,小蘭在迷糊狀態(tài)下將他看成了新一,把空氣送還給柯南,柯南才得以脫身。也許只有情侶間才會有這樣的默契與心吧!柯南立刻卸下自己的背帶(伸縮功能),繞在一根大柱子上,拉起重物。而毛利此時也已趕到,救出了小蘭。在遇險時刻臨危不懼,愿意冒生命危險解救他人,還能機智地想出辦法,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但是,一個孩子的話,誰會認同呢?誰又會相信,一個孩子有那么大的能力呢?柯南每次破案,都是利用阿笠博士為他發(fā)明的手表麻醉槍瞄準毛利小五郎,發(fā)射,再利用蝴蝶結變聲器模仿他的聲音,把真相說出。誰知毛利又是個厚顏無恥、大言不慚的家伙,雖然覺得怪怪的,還是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對柯南很不公平,可是卻幫了他隱瞞自己是身份。雖然如此,柯南還是積極地破案,不存有一絲私心,不愧為敬業(yè)的好偵探!
雖是虛構人物,但柯南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和他的條理性,他的常識和他的愛心,他的“事業(yè)心”(可以這么說吧?~),都是最值得我“追”的??履希菦]有偶像的我所“追”的閃耀的“星”!
《全唐詩》卷八十八
卷88_1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張說
寒灰飛玉琯博望水族館,湯井駐金輿。既得方明相,還尋大隗居。
懸泉珠貫下,列帳錦屏舒。騎遠林逾密,笳繁谷自虛。
門旗塹復磴,殿幕裹通渠。舞鳳迎公主,雕龍賦婕妤。
地幽天賞洽,酒樂御筵初。菲才叨侍從,連藻愧應徐。
卷88_2 【奉和圣制喜雪應制】張說
圣德與天同,封巒欲報功。詔書期日下,靈感應時通。
觸石云呈瑞,含花雪告豐。積如沙照月,散似面從風。
舞集仙臺上,歌流帝樂中。遙百神喜,灑路待行宮。
卷88_3 【奉和圣制寒食作應制】張說
寒食春過半,花秾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
斗敵雞殊勝,爭球馬絕調。晴空數云點,香樹百風搖。
改木迎新燧,封田表舊燒?;是閻奂喂?jié),傳曲與簫韶。
卷88_4 【奉和圣制賜崔日往潞州應制】張說
圣情留曩鎮(zhèn),佳氣翊興王。增戟雄都府,高車轉太常。
川橫八練闊,山帶五龍長。連帥初恩命,天人舊紀綱。
餞涂飛御藻,闔境自生光。明主征循吏,何年下鳳凰。
卷88_5 【春晚侍宴麗正殿探得開字】張說
圣政惟稽古,賓門引上才。坊因購書立,殿為集賢開。
髦彥星辰下,仙章日月回。字如龍負出,韻是鳳銜來。
庭柳馀春駐,宮鶯早夏催。喜承蕓閣宴,幸奉柏梁杯。
卷88_6 【奉和圣制花萼樓下宴應制】張說
萬心翹樂宴,三舍緩昌時。山接夏云險,臺留春日遲。
節(jié)移芳未歇,興隔賞仍追。醉后傳嘉惠,樓前舞圣慈。
皇恩與時合,天意若人期。故發(fā)前旬雨,新垂湛露詩。
卷88_7 【奉和圣制度蒲關應制】張說
蒲坂橫臨晉,華芝曉望秦。關城雄地險,橋路扼天津。
樓映行宮日,堤含宮樹春。黃云隨寶鼎,紫氣逐真人。
東詠唐虞跡,西觀周漢塵。山河非國寶,明主愛忠臣。
卷88_8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張說
西岳鎮(zhèn)皇京,中峰入太清。玉鑾重嶺應,緹騎薄云迎。
霽日懸高掌,寒空類削成。軒游會神處,漢幸望仙情。
舊廟青林古,新碑綠字生。群臣原封岱,還駕勒鴻名。
卷88_9 【奉和圣制過王濬墓應制】張說
牛斗三分國,龍驤一統(tǒng)年。智高寧受制,風急肯回船。
有策擒吳嚭,無言讓范宣。援孤因勢屈,功重為讒偏。
舊跡灰塵散,枯墳故老傳。百代逢明主,何辭死道邊。
卷88_10 【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應制】張說
河上無名老,非漢代人。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為天下,清虛用谷神。化將和氣一,風與太初鄰。
靈廟觀遺像,仙歌入至真?;市凝R萬物,何處不同塵。
卷88_11 【奉和圣制幸鳳湯泉應制】張說
周狩聞岐禮,秦都辨雍名。獻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
溫潤宜冬幸,游畋樂歲成。湯云出水殿,暖氣入山營。
坎意無私潔,乾心稱物平。帝歌流樂府,溪谷也增榮。
卷88_12 【恩賜樂游園宴】張說
漢苑佳游地,軒庭近侍臣。共持榮幸日,來賞艷陽春。
饌玉頒王篚,摐金下帝鈞。池臺草色遍,宮觀柳條新。
花綬光連榻,朱顏暢飲醇。圣朝多樂事,天意每隨人。
卷88_13 【三月二十日詔宴樂游園賦得風字】張說
樂游形勝地,表里望郊宮。北闕連天頂,南山對掌中。
皇恩貸芳月,旬宴美成功。魚戲芙蓉水,鶯啼楊柳風。
春光看欲暮,天澤戀無窮。長袖招斜日,留光待曲終。
卷88_14 【赴集賢院學士上賜宴應制得輝字】張說
侍帝金華講,千齡道固稀。位將賢士設,書共學徒歸。
首命深燕隗,通經淺漢韋。列筵榮賜食,送客愧儒衣。
賀燕窺檐下,遷鶯入殿飛。欲朝野慶,文教日光輝。
卷88_15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愿赍長命縷,來續(xù)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jié)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主
卷88_16 【奉和圣制春中興慶宮酺宴應制】張說
千齡逢啟圣,萬域共來威。慶接郊禋后,酺承農事稀。
御樓橫廣路,天樂下重闈。鸞鳳調歌曲,虹霓動舞衣。
合聲云上聚,連步月中歸。物睹恩無外,神和道入微。
鎬京陪樂飲,柏殿奉文飛。徒竭秋云影,何資春日暉。
卷88_17 【奉和圣制千秋節(jié)宴應制】張說
五德生王者,千齡啟圣人。赤光來照夜,黃云上覆晨。
??h銜恩久,朝章獻舞新。高居帝座出,夾道眾官陳。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鏡抱仙輪。
何歲無鄉(xiāng)飲,何田不報神。薰歌與名節(jié),傳代幸群臣。古
卷88_18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制】張說
六龍鳴玉鑾,九折步云端。河絡南浮近,山經北上難。
羽儀映松雪,戈甲帶春寒。百谷晨笳動,千巖曉仗攢。
皇心感韶節(jié),敷藻念人安。既立省方館,復建禮神壇。
扈蹕參天老,承榮忝夏官。長勤百年意,思見一勝殘。
卷88_19 【奉和御制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張說
大塊熔群品,經生偶圣時。猥承三事命,虛忝百僚師。
右揆謀華碩,前星傅重資。連騫求舊禮,濫典樂賢詩。
賜釜同榮拜,摐金宴宰司。菊花吹御酒,蘭葉捧天詞。
寶歷休明盛,頹年晷漏衰。少留青史筆,未敢赤松期。主
卷88_20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制】張說
漢武橫汾日,周王宴鎬年。何如造區(qū)夏,復此睦親賢。
巢鳳新成閣,飛龍舊躍泉。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
禁籞氛埃隔,平臺景物連。圣慈良有裕,王道固無偏。
問俗兆人阜,觀風五教宣。獻圖開益地,張樂奏鈞天。
侍酒衢樽滿,詢芻諫鼓懸。永言形友愛,萬國共周旋。
卷88_21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張說
六月歌周雅,三邊遣夏卿。欲施攻戰(zhàn)法,先作簡稽行。
禮樂謀帥,春秋識用兵。一勞堪定國,萬里即長城。
策有和戎利,威傳破虜名。軍前雨灑道,樓上月臨營。
別藻瑤華降,同衣錦襮榮。關山由義近,戎馬為恩輕。
絲竹路傍散,風云馬上生。朝廷謂吉甫,邦國望君平。主
卷88_22 【將赴朔方軍應制】張說
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恭憑神武策,遠御鬼方人。
供帳榮恩餞,山川喜詔巡。天文日月麗,朝賦管弦新。
幼志傳三略,衰材謝六鈞。膽由忠作伴,心固道為鄰。
漢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塵。連年大軍后,不日小康辰。
劍舞輕離別,歌酣忘苦辛。從來思博望,許國不謀身。古
卷88_23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張說
蔥郁興王郡,殷憂啟圣圖。周成會西土,漢武幸南都。
歲卜鑾輿邁,農祠雁政敷。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區(qū)。
警蹕干戈捧,朝宗萬玉趨。舊藩人事革,新化國容殊。
壁有真龍畫,庭馀鳴鳳梧。叢觴祝堯壽,合鼎獻湯廚。
陽樂寒初變,春恩蟄更蘇。三耆頒命服,五稔復田輸。
君賦大風起,人歌湛露濡。從臣觀玉葉,方愿紀靈符。
卷88_24 【宿直溫泉宮羽林獻詩】張說
冬狩美秦正,新豐樂漢行。星陳玄武閣,月對羽林營。
寒木羅霜仗,空山響夜更。恩深靈液暖,節(jié)勁古松貞。
文武皆王事,輸心不為名。
卷88_25 【玄武門侍射】張說
射觀通玄闕,兵欄辟御筵。雕弧月半上,畫博望水族館的暈重圓。
羿后神幽贊,靈王法暗傳。貫心精四返,飲羽妙三聯(lián)。
雪鶴來銜箭,星麟下集弦。一逢軍宴洽,萬慶武功宣。
卷88_26 【扈從南出雀鼠谷】張說
豫動三靈贊,時巡四海威。陜關凌曙出,平路半春歸。
霍鎮(zhèn)迎云罕,汾河送羽旂。山南柳半密,谷北草全稀。
遲日宜華蓋,和風入袷衣。上林千里近,應見百花飛。
卷88_27 【洛橋北亭詔餞諸刺史】張說
離亭拂御溝,別曲舞船樓。詔餞朝廷牧,符分海縣憂。
股肱還入郡,父母更臨州。扇逐仁風轉,車隨霖雨流。
恩光水上溢,榮色柳間浮。預待群方最,三公不遠求。
卷88_28 【東都酺宴】張說
堯舜傳天下,同心致太平。吾君內舉圣,遠合至公情。
錫命承丕業(yè),崇親享大名。二天資廣運,兩曜益齊明。
道暢昆蟲樂,恩深朽蠹榮?;瘦浘梦餍?,留鎮(zhèn)在東京。
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戲呈。樂來嫌景遽,酒著訝寒輕。
喜氣連云閣,歡呼動洛城。人間幾代,今日見河清。
卷88_29 【奉酬韋祭酒嗣立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yè)呈諸留守之作】張說
石澗泉虛落,松崖路曲回。聞君北溪下,想像南山隈。
近念鼎湖別,遙思云嶂陪。不同奇覯往,空睹斯文來。
歲后寒初變,春前芳未開。黃蕤裊岸柳,紫萼折村梅。
盡室茲游玩,盈門幾樂哉。嗟留洛陽陌,夢詣建章臺。
野失巢由性,朝非元凱才。布懷欽遠跡,幽意日塵埃。
卷88_30 【奉酬韋祭酒自湯還都經龍門北溪莊見貽之作】張說
聞君湯井至,瀟灑憩郊林。拂曙攜清賞,披云覯綠岑。
歡言游覽意,款曲望歸心。是日期佳客,同山忽異尋。
桃花迂路轉,楊柳間門深。泛舟伊水漲,系馬香樹陰。
繁弦弄水族,嬌吹狎沙禽。春滿汀色媚,景斜嵐氣侵。
懷仁殊未遠,重德匪專臨。來藻敷幽思,連詞報所欽。
卷88_31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張說
徐陳嘗并作,枚馬亦同時。各負當朝譽,俱承明主私。
夫君邁前侶,觀國騁奇姿。山似鳴威鳳,泉如出寶龜。
才雄子云筆,學廣仲舒帷。紫綬拂三寺,朱門臨九逵。
昔我含香日,聯(lián)爾縉云司。朝攜蘭省步,夕退竹林期。
中路一分手,數載來何遲。求友還相得,群英復在茲。
留臺少人務,方駕遞尋追。涉玩懷同賞,沾芳憶共持。
迎賓南澗飲,載妓東城嬉。春郊綠畝秀,秋澗白云滋。
名畫披人物,良書討滯疑。興來光不惜,歡往跡如遺。
歲晏罷行樂,層城間所思。夜魂燈處厭,朝發(fā)鏡前衰。
忽枉崔駰什,兼流韋孟詞。曲高彌寡和,主善代為師。
齊戒觀華玉,留連嘆色絲。終慚起予者,何足與言詩。
卷88_32 【同劉給事城南宴集】張說
水竹幽閑地,簪纓近侍臣。雍容乘暇日,瀟灑出囂塵。
樹對思朋鳥,池深入養(yǎng)鱗。管弦高逐吹,歌舞妙含春。
老子叨專席,歡邀隔縉紳。此中情不淺,遙寄賞心人。
卷88_33 【溫泉馮劉二監(jiān)客舍觀妓】張說
溫谷寒林薄,群游樂事多。佳人蹀駿馬,乘月夜相過。
秀色然紅黛,嬌香發(fā)綺羅。鏡前鸞對舞,琴里鳳傳歌。
妒寵傾新意,銜恩奈老何。為君留上客,歡笑斂雙蛾。
卷88_34 【寄許八】張說
萬類春皆樂,徂顏獨不怡。年來人更老,花發(fā)意先衰。
乳鵲穿壇畫,巢蜂觸網絲。平生美容色,宿昔影中疑。
遠道何由夢,同心在者誰。西風欲誰語,憫默遂無詞。
卷88_35 【送蘇合宮颋】張說
都邑群方首,商泉舊俗訛。變風須愷悌,成化佇弦歌。
疇昔珪璋友,雍容文雅多。振纓游省闥,鏘玉宰京河。
別曲鸞初下,行軒雉尚過。百壺非餞意,流詠在人和。
卷88_36 【送喬安邑備】張說
書閣移年歲,文明難復辭。歡言冬雪滿,恨別夏云滋。
外尹方為政,高明自不欺。老人驂馭往,童子狎雛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東觀期。遙懷秀才令,京洛見新詩。
卷88_37 【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張說
虜地河冰合,邊城備此時。兵連紫塞路,將舉白云司。
提劍榮中貴,銜珠盛出師。日華光組練,風色焰旌旗。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梅花吹別引,楊柳賦歸詩。
卷88_38 【石門別楊六欽望】張說
燕人同竄越,萬里自相哀。影響無期會,江山此地來。
暮年傷泛梗,累日慰寒灰。潮水東南落,浮云西北回。
俱看石門遠,倚棹兩悲哉。
卷88_39 【南中送北使二首】張說
傳聞合蒲葉,曾向洛陽飛。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
紅顏渡嶺歇,白首對秋衰。高歌何由見,層堂不可違。
誰憐炎海曲,淚盡血沾衣。
待罪居重譯,窮愁暮雨秋。山臨鬼門路,城繞瘴江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鄉(xiāng)縣,傳我念京周。
別恨歸途遠,離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淚,蘆酒未消愁。
聞有胡兵急,深懷漢國羞。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為讎。
釋系應分爵,蠲徒幾復侯。廉頗誠未老,孫叔且無謀。
若道馮唐事,皇恩尚可收。
卷88_40 【送趙順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張說
絕鎮(zhèn)功難立,懸軍命匪輕。復承遷相后,彌重任賢情。
將起神仙地,才稱禮樂英。長心堪系虜,短語足論兵。
日授休門法,星教置陣名。龍泉恩已著,燕頷相終成。
月窟窮天遠,河源入塞清。老夫操別翰,承旨頌升平。
卷88_41 【送宋休遠之蜀任】張說
求友殊損益,行道異窮申。綴我平生氣,吐贈薄游人。
結恩事明主,忍愛遠辭親。色麗成都俗,膏腴蜀水濱。
如何從宦子,堅白共緇磷。日月千齡旦,河山萬族春。
懷鉛書瑞府,橫草事邊塵。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卷88_42 【岳州別梁六入朝】張說
遠蒞長沙渚,欣逢賈誼才。江山疲應接,風日復晴開。
江樹云間斷,湘山水上來。近洲朝鷺集,古戍夜猿哀。
岸杼含蒼捄,河蒲秀紫臺。月馀偏地賞,心盡故人杯。
自我違京洛,嗟君此溯洄。容華因別老,交舊與年頹。
夢見長安陌,朝宗實盛哉。
卷88_43 【相州冬日早衙】張說
城外宵鐘斂,閨中曙火殘。朝光曜庭雪,宿凍聚池寒。
正色臨廳事,疑詞定筆端。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寬。
河內功猶淺,淮陽疾未安。鏡中星發(fā)變,頓使世情闌。
卷88_44 【岳州西城】張說
水國何遼曠,風波遂極天。西江三紀合,南浦二湖連。
危堞臨清境,煩憂暫豁然。九圍觀掌內,萬象閱眸前。
日去長沙渚,山橫云夢田。汀葭變秋色,津樹入寒煙。
潛穴探靈詭,浮生揖圣仙。至今人不見,跡滅事空傳。古
卷88_45 【岳州觀競渡】張說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游。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
鼓發(fā)南湖溠,標爭西驛樓。并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古
卷88_46 【對酒行巴陵作】張說
留侯封萬戶,園令壽千金。本為成王業(yè),初由賦上林。
繁榮安足恃,霜露遞相尋。鳥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陰。
夢中城闕近,天畔海云深??諏ν鼞n酌,離憂不去心。古
卷88_47 【岳州宴姚紹之】張說
杞梓滯江濱,光華向日新。難兄金作友,媚子玉為人。
山水含秋興,池亭借善鄰。檐松風送靜,院竹鳥來馴。
翠斝吹黃菊,雕盤鲙紫鱗。緩歌將醉舞,為拂繡衣塵。古
卷88_48 【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張說
搖落長年嘆,蹉跎遠宦心。北風嘶代馬,南浦宿陽禽。
佳此黃花酌,酣馀白首吟。涼云霾楚望,濛雨蔽荊岑。
登眺思清景,誰將眷濁陰。釣歌出江霧,樵唱入山林。
魚以嘉名采,木為美材侵。大道由中悟,逍遙匪外尋。
參佐多君子,詞華妙賞音。留題洞庭觀,望古意何深。主
卷88_49 【岳州作】張說
水國生秋草,離居再及瓜。山川臨洞穴,風日望長沙。
物土南州異,關河北信賒。日昏聞怪鳥,地熱見修蛇。
遠人夢歸路,瘦馬嘶去家。正有江潭月,徘徊戀九華。主
卷88_50 【游洞庭湖】張說
平湖曉望分,仙嶠氣氛氳。鼓枻乘清渚,尋峰弄白云。
江寒天一色,日靜水重紋。樹坐參猿嘯,沙行入鷺群。
緣源斑筱密,罥徑綠蘿紛。洞穴傳虛應,楓林覺自熏。
雙童有靈藥,愿取獻明君。
卷88_51 【巴丘春作】張說
日出洞庭水,春山掛斷霞。江涔相映發(fā),卉木共紛華。
湘戍南浮闊,荊關北望賒。湖陰窺魍魎,丘勢辨巴蛇。
島戶巢為館,漁人艇作家。自憐心問景,三歲客長沙。
卷88_52 【岳州夜坐】張說
炎洲苦三伏,永日臥孤城。賴此閑庭夜,蕭條夜月明。
獨歌還太息,幽感見馀聲。江近鶴時叫,山深猿屢鳴。
息心觀有欲,棄返無名。五十天命,吾其達此生。
b念別灉湖去,浮舟更一臨。千峰出浪險,萬木抱煙深。
南郡延恩渥,東山戀宿心。露花香欲醉,時鳥囀馀音。
涉趣皆留賞,無奇不遍尋。莫言山水間,幽意在鳴琴。
卷88_54 【伯奴邊見歸田賦因投趙侍御】張說
爾家嘆窮鳥,吾族賦歸田。莫道榮枯異,同嗟世網牽。
黃陵浮汨渚,青草會湘川。去國逾三歲,茲山老二年。
寒鸮鳴舍下,昏虎臥籬前。客淚堪斑竹,離亭欲贈荃。
放言久無次,觸興感成篇。古
卷88_55 【清遠江峽山寺】張說
流落經荒外,逍遙此梵宮。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煙紅。
寶塔靈仙涌,懸龕造化功。天香涵竹氣,虛唄引松風。
檐牖飛花入,廊房激水通。猿鳴谷靜,魚戲辨江空。
靜默將何貴,惟應心境同。
卷88_56 【春雨早雷】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臺。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卷88_57 【聞雨】張說
窮冬萬花匝,永夜百憂攢。危戍臨江火,空入雨寒。
斷猿屢別,嘶雁覺虛彈。心對爐灰死,顏隨庭樹殘。
舊恩懷未報,傾膽鏡中看。
卷88_58 【赦歸在道中作】張說
陳焦心息盡,死意不期生。何幸光華旦,流人歸上京。
愁將網共解,服與代俱明。復是三階正,還逢四海平。
誰能定禮樂,為國著功成。
卷88_59 【喜度嶺】張說
東漢興唐歷,南河復禹謀。寧瘴癘地,生入帝皇州。
雷雨蘇蟲蟄,春陽放學鳩。洄沿炎海畔,登降閩山陬。
嶺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見花便獨笑,看草即忘憂。
自始居重譯,天星已再周。鄉(xiāng)關絕歸望,親戚不相求。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道消黃鶴去,運啟白駒留。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盛明良可遇,莫后洛城游。
博望水族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這個水族館、博望水族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