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水族館(臨清水族館)

楊凌魚缸定做2025-01-21 23:39:421.33 W閱讀0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32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否還可用!

臨河沒有龍門水族館,根據(jù)查詢相關(guān)信息顯示臨河區(qū)有亞馬遜草景水族館,地址位于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育紅街廣源園北側(cè)約50米,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再來問我,祝你玩得開心!沙坡頭、沙湖、西夏影視城、西夏王陵、高廟、青銅峽108塔 ,小口子雙塔,賀蘭山巖畫,六盤山 \x0d\x0a主要有這些:\x0d\x0a西夏王陵\x0d\x0a 西夏王陵國家AAAA景區(qū),位于銀川市西夏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qū),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分布著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jié)h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勁R河水族館,以及臨清水族館對應(yīng)的相關(guān)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guān)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臨河龍門水族館地址

臨河沒有龍門水族館。根據(jù)查詢相關(guān)信息顯示臨河區(qū)有亞馬遜草景水族館,地址位于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育紅街廣源園北側(cè)約50米。

臨河水族館(臨清水族館) 噴點菠蘿魚

蘇州和杭州旅游應(yīng)該去哪

第一是同里古鎮(zhèn)臨河水族館,來蘇州一定要去水鄉(xiāng)古鎮(zhèn),最好在里面住宿,臨窗小酌,靜看小橋流水,別有一番趣味。蘇州著名的水鄉(xiāng)有周莊、角直、同里。相比較而言,周莊門票100,名氣最大,但是商業(yè)氣息太濃,已經(jīng)丟失了好多原本的感覺;而角直又有點小,快的話一下午都用不了就走完了,不適合情侶漫步。同里適中,還沒有被商業(yè)的氣息同化,門票80,包括里面幾乎所有景點(只有一個“性文化博物館”是要另收費的,不過也很值得一看),很合算,而且它下午五點之后就不收門票可以隨便進了,可以去看小橋流水人家,完全免費。建議最好下午去,進去之后找個客棧住下,然后盡情流連在水鄉(xiāng)的曼妙風(fēng)景中。轉(zhuǎn)天再出鎮(zhèn)買門票進景點游玩。

去同里的方法是,火車站出站后向北走,過一條鐵便橋向西100米左右有一個公交車站(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旁邊有賣去同里和周莊的車票的小房子。如果不想麻煩,在那里也可以直接買同里古鎮(zhèn)的門票的。注意,如果臨河水族館你們決定在同里過夜,買票時一定要跟售票員說明,她會在票面上印上日期,以證明你的票沒有過期??照{(diào)大巴直達,時間四十分鐘左右。下車出站后向右拐400米就可以看到同里古鎮(zhèn)的牌坊了。

第二是園林。中國有四大名園,蘇州就占了兩個(拙政園、留園)。不過說實話,蘇州園林如果不是專業(yè)人士,而是沒有很深的古典文學(xué)、建筑學(xué)知識的游客(像我這樣的),對于里面的感受應(yīng)該是大同小異的。這些園林里面,拙政園門票70,寒假來的話是淡季50。是蘇州最大的私家園林,比較豪華;留園里面有很有特色的太湖石和盆景,環(huán)境也很美;獅子林在拙政園旁邊,以假山出名,里面巨大的假山完全可以當(dāng)成迷宮,適合情侶在里面玩;滄浪亭和網(wǎng)師園相鄰,這兩個園林比較小,平時人會很少,可以當(dāng)成休憩的場所。當(dāng)你們在蘇州大街上面對車水馬龍的喧囂無可奈何之際,可以走進園林,走進一方凈土,暫時躲開塵世的紛雜,享受現(xiàn)代人寶貴的片刻寧靜。另外,蘇州博物館位于拙政園旁邊,是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收山之作,免費的,值得一去。

票價臨河水族館:留園40、獅子林30、滄浪亭20、網(wǎng)師園20。由于你們打算寒假來,屬于旅游淡季,這邊門票肯定會再便宜一點的。

園林里面有個特殊的地方:虎丘。位于蘇州市西北,是一座小山,挺有特色的,淡季門票40。可以一看。里面有許多文化的古跡。

出行方式: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火車站出站后站前廣場車站有游5路車直達;滄浪亭,平四路公交首末站有許多車都可以到的,102路坐到三元坊站下車步行一段路就到了;虎丘:火車站站前廣場有游1、游2路直達。

最后就是一些古街了。蘇州的老城區(qū)是保存比較好的了,從虎丘出來,東南方向是山塘街,白天去會有好多人家依舊是臨河而居,在河水里洗衣淘米,很有風(fēng)情;還有不少民俗小吃和特色的手工藝品,建議去嘗一下海棠糕、梅花糕、炸臭豆腐。到了晚上,萬家燈火的場景,時不時飄來的評彈和吟唱,絕對讓你感慨萬千。這是一條很不錯的古街,全長有7里,從石路商業(yè)街直通虎丘,有興趣可以走完它;

從火車站出來坐游5到相門站下車,向回走500米左右,路北面有一條古街“平江路”,這是蘇州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幾乎完全復(fù)制了宋元明清時期蘇州城的形態(tài)。里面的橋和井基本都是古跡,甚至?xí)兴未漠a(chǎn)物,看看你有沒有興趣尋找了哦!街上有一家甜品店“桃葉鋪”,里面的雙皮奶是很好吃的甜點,還有很多其他的甜點零食,適合女孩子去的好地方!

蘇州觀前街是全國十大商業(yè)街之一,東西不是最全,不是最便宜,但是確實是很有特色的商業(yè)街。那里沒有高大的建筑,最高的也就有6層吧,基本就是古色古香的店鋪,配上里面新潮的服飾,很有種對比的感覺??梢栽诶锩婵纯唇z綢之類的蘇州特產(chǎn),至于觀前街的小吃,推薦星巴克門口的烤魷魚,其它的就一般了,而且觀前街上的小吃是比較貴的。而石路商業(yè)街則是另一種風(fēng)格,很繁華,和一般大城市里的商業(yè)街差不多,如果想逛街的話可以考慮去一下。

出行方式:山塘街:火車站坐游5(向西坐)山塘街站下車,下橋就到了;平江路:游5相門站下車向后走500米路北;觀前街:游5“醋坊橋觀前街東”站下車就到了。

蘇州著名小吃很多,朱鴻興的面食、綠楊的餛飩等等好多。不過這些名聲在外的如今都似乎名不副實,至少我個人感覺一般。推薦一下下面的幾個:

啞巴生煎,游5路“市立醫(yī)院東區(qū)東”站(沒打錯,就是這個站名)下車向前步行50米。特色:外焦里嫩的生煎包子。比較便宜,味道也很好吃,尤其是里面的汁,很香。其它的牛肉粉絲湯也不錯,里面放了咖喱粉,別有風(fēng)味。每個人消費大概在10元左右。

四海游龍,鍋貼店,蘇州有很多分店,特色是里面的辣味鍋貼,很好吃。不過由于是連鎖店,所以不能算是特色吧。每人消費15元左右。

后莊小吃街。打車去后莊,那里有一條小吃街,由于附近是大學(xué)生公寓,所以你能想象那里面的場景。各地的美食很多很全:東北熏肉大餅、大連的魷魚、武漢熱干面和鴨脖、福建酸菜魚,當(dāng)然還有蘇州的梅花糕等等小吃。當(dāng)然,這里的氣氛不適合情侶漫步,不過是很實惠也很好吃的。順便說一句,去那里的話要當(dāng)心失竊。不要頻繁從錢包里掏錢,最好事先備好零錢。別沒吃幾個錢,都喂給賊了。附近的莊先灣路上也有許多面向?qū)W生的飯店,環(huán)境一般不過夠?qū)嵒?,味道也很不錯。

想去環(huán)境稍好一點的地方,鳳凰街是不錯的選擇,這是蘇州的美食街,路邊的店面都是中等規(guī)模的飯店,價格適中,平均消費每個人差不多三四十左右。要是想吃正宗的蘇菜,就要去和觀前街平行的一條太監(jiān)弄上,那里有許多老字號,比如松鶴樓、得月樓、王四酒家等等都不錯,就是價格稍微貴了點。為荷包打算,還是少去為妙。

住宿的話,觀前街附近有很多旅店,標準間一般120一夜,雖然規(guī)模比較小可是很干凈;平江路上有青年旅社,應(yīng)該會更加便宜一點,不過環(huán)境稍微差一些。要想住的好一點,觀前街西邊有如家快捷,很干凈,很溫馨,有家的感覺。普通房210一夜。在古鎮(zhèn)住宿基本也是100-140元一夜,環(huán)境自然沒有市區(qū)的好了,不過臨窗看水,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了。

另外提醒你,蘇州的冬天相對多雨,出行一定要帶傘,再就是不要相信天氣預(yù)報里的溫度預(yù)報,實際上的體感溫度會比預(yù)報的要冷。建議多穿點衣服。蘇州出租車起步價10元3公里,之后的一般是1.8元或2元一公里。市內(nèi)公交車一般為1元或2元,空調(diào)車加價1元。

以上就是蘇州這座城市旅游的基本介紹??扇际俏易约旱慕?jīng)驗哦!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再來問我,祝你玩得開心!

寧夏都有哪些旅游景點?

沙坡頭、沙湖、西夏影視城、西夏王陵、高廟、青銅峽108塔 ,小口子雙塔,賀蘭山巖畫,六盤山 \x0d\x0a主要有這些:\x0d\x0a西夏王陵\x0d\x0a 西夏王陵國家AAAA景區(qū),位于銀川市西夏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區(qū),被世人稱為“東方金字塔”。分布著九座帝王陵和140 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響,使?jié)h族文化、佛教文化與黨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我國陵園建筑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guī)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臺、神墻、碑亭、角樓、月城、內(nèi)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x0d\x0a 中衛(wèi)沙坡頭\x0d\x0a 國家首批AAAAA景區(qū),位于中衛(wèi)市沙坡頭區(qū)騰格里沙漠腹地,是一處富有濃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區(qū)。高山、黃河、沙漠、長城和綠洲在此匯聚一地,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奔流的黃河,無際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蒼涼的明代長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車,吸引了眾多游客。在此可騎駱駝遨游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咫尺之間領(lǐng)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異景觀。\x0d\x0a 平羅沙湖\x0d\x0a 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羅縣,國家首批AAAAA景區(qū),距銀川市區(qū)56公里。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沙湖盛產(chǎn)魚、鳥。有數(shù)萬只鳥在這里棲居,可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處奇觀。沙湖的魚類十分豐富,不僅有鯉、鰱、鳙、鯇、鯽魚,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在沙湖的餐館里,專門設(shè)有魚宴,烹飪沙湖出產(chǎn)的活魚。湖西賀蘭山磅礴而立、倒映湖中。\x0d\x0a 六盤山風(fēng)景區(qū)\x0d\x0a 六盤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寧夏南部,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jié)合部,文化古跡較多,自然資源豐富。 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使六盤山成為休閑、消夏避暑、森林探險、科考科普和教學(xué)實習(xí)的理想場所;保護區(qū)內(nèi)有老龍?zhí)?、二龍河、鬼門關(guān)、涼殿峽、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區(qū)60余個景點。保護區(qū)中部有固原古城、戰(zhàn)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 北部有須彌山石窟為中心的丹霞地貌風(fēng)景。\x0d\x0a 中衛(wèi)高廟\x0d\x0a 位于中衛(wèi)市沙坡頭區(qū),始建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經(jīng)歷代增建重修,至清代時已成為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古建筑群。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供奉的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圣母、文昌、關(guān)公等塑像,廟內(nèi)佛、道、儒三教濟濟一堂。廟前有保安寺,山門朝南,兩側(cè)建有廂房,正面為單檐歇山頂?shù)拇笮蹖毜睢5詈鬄楦邚R,有24級臺階,拾級而上,經(jīng)牌坊、南天門、中樓,最后是高達三層的五岳、玉皇、圣母殿。這些主要建筑,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它們層層相連,呈逐步增高之勢。在高廟主體建筑的兩側(cè),還有鐘樓、鼓樓、文樓、武樓、靈官殿,地藏殿等配殿,結(jié)構(gòu)緊密,氣勢雄偉。高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廟,很奇特。廟的磚雕牌坊上有一副對 聯(lián):“儒釋道之度我度他皆從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盡在此間”。 橫批是:“無上法橋”。廟里供奉不僅有佛、菩薩,還有玉皇、圣母、 文昌、關(guān)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濟濟一堂。 高廟建筑的重要建筑都位于一條中軸線上,主體建筑與輔助建筑之間飛橋相連,極富變化,整個建筑群以其殿宇精巧,檐牙相啄,翼角高翹曲廊有致而聞名遐邇,飽譽海內(nèi)外。高廟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其完美的造型,更妙的是它還集儒、道、佛三教于一廟,共塑有各類神像174座,逼真精美之極,令人目不暇接。高廟地獄是我國四大鬼城之一,進入陰曹地府,既刺激又令人嘆為觀止。 \x0d\x0a 高廟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一條中軸線上。層層相因,逐步增高;輔助建筑位于兩側(cè),均衡對稱。在僅 2000余平方米的高臺上,建筑了近百間九脊歇山、四角攢尖、十字歇山、將軍盔頂?shù)雀鞣N類型、不同風(fēng)格的殿宇。整個建筑群重樓疊閣,亭廊相連,飛檐相啄,回環(huán)曲折,緊湊而富于變化,真是寧夏古建筑中的杰作。\x0d\x0a 火石寨\x0d\x0a 位于固原市西吉縣,由于它的山巒呈現(xiàn)暗紅色,尤其在綠樹的掩映下,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因而取名火石寨。每當(dāng)春夏時節(jié),滿山遍野花草叢生,色彩斑斕,蜂戀蝶舞,生機盎然。在稀疏的林木間,還生長著一簇簇箭竹,為北方山水增添幾分南國姿色。在火石寨方圓百里之內(nèi),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掃竹嶺、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為奇特。火石寨不但有令人神迷的自然景觀,還有十多處石窟建筑,它是和須彌山石窟一脈相承的。\x0d\x0a 禪佛寺石窟位于西吉縣火寨鄉(xiāng)蟬窯村,因其與固原縣須彌山相連,又稱"須彌山禪佛寺",為唐朝佛教禪宗派流傳圣地。\x0d\x0a 石窟鑿造在一座尖頂寶塔式的石峰上,石峰高約120米,猶如長矛刺天,四壁懸空,奇特異常。若攀上峰頂,云霧飄然腳下。石峰東西現(xiàn)存石窟10孔,殘存壁畫、石雕須彌座等。其中最大石窟在距峰頂15米處,呈長方平頂式,當(dāng)?shù)鼐用窆┠嗨苌裣袢?。在石峰下半部有一石窟,?5米,寬4米,高5米,洞內(nèi)能容納百余人。石窟主峰四周奇峰怪石或崛起凌空,或沉落幽谷,形態(tài)各異。 \x0d\x0a 掃帚嶺石窟\x0d\x0a 位于西吉縣城北15公里,火石寨鄉(xiāng)南5公里的石峰群中,因山嶺上生長做掃帚的毛竹而得名,亦稱"云臺山"、"西武當(dāng)"。\x0d\x0a 這里林木蔥蘢,流水清澈,特別是奇特高聳的石山給人以"桂林山水"的感覺。山峰神態(tài)仙姿,頗具風(fēng)采。掃帚嶺主峰四面絕壁,惟東北角有人鑿石階可攀,神奇的自然景觀和山上人文建筑融為一體。玉皇閣、大佛殿、菩薩殿、牛王殿、萬壽宮等洞窟30多孔分布在東西長約330米的石壁上,窟室多為長方形平頂式,為圓形穹窿頂。長方形大佛殿深9米,寬6.1米,高5.45米。石窟內(nèi)造像多數(shù)已毀,殘存石雕須彌座、佛龕、壁畫。較完整的石雕像4尊,最大的是身高4.8米,腹圍4.4米的立佛。石窟內(nèi)還有3尊銅佛像,其一為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424年-452年)所造;其二是宋代釋迦牟尼鎏金銅像,高46厘米,重18公斤。掃帚嶺石窟開鑿于何時已無史料稽考,若銅佛像不是贗品的話,由此推測極有可能是在北魏時期開鑿的?;鹗暗は嫉孛病蔽挥谖骷h西北部的火石寨鄉(xiāng)內(nèi),南北長17千米,東西寬10千米,現(xiàn)已被自治區(qū)批準為“丹霞地貌”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距西吉縣城10千米,有紅色、紫紅色 的山崖、山峰、山脊、怪石突兀于黃土高原之上,地貌景觀壯觀奇美。也因紅色砂巖裸露,當(dāng)?shù)厝税堰@里叫火石寨。 \x0d\x0a “丹霞地貌”源自于粵北仁化境內(nèi)的丹霞山,是一種由巨厚的紅色砂巖、礫巖等紅巖組成,經(jīng)地殼抬升運動和流水的侵蝕、溶蝕以及風(fēng)化剝落、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所形成的丹崖峭壁、石峰林立等特殊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的風(fēng)景地貌和山水景觀中,獨具一格,是我國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重要類型之一。 \x0d\x0a 火石寨石窟群\x0d\x0a 從北魏開始鑿造,盛于隋唐,數(shù)處石窟均鑿建在百余米高的石崖絕壁上。置身其間,心清神爽,飄飄欲仙。民國《西吉縣志》在介紹云臺山時說, “山高峰峻,深洞危橋,重巒疊翠,曲而幽深”,“每遇山雨欲來,必先油然作云。即晴亦多煙嵐。啼鳥鐘聲,隱約其中,花香撲鼻,足堪娛目”。這里有掃竹嶺,石寺山,禪佛寺三處石窟,各有特色,他們都是自然造化與人類智慧的有機結(jié)合。\x0d\x0a 朝那城\x0d\x0a 秦、漢時期朝那縣治古城遺址,位于固原市彭陽縣城西15公里處的古城鎮(zhèn)境內(nèi)。地處茹河與任山河交匯處的茹河北岸三角平川正中,東瀕店洼水庫,西臨朝那湫,北依羅家山,四野群峰環(huán)抱,形僅龍騰虎躍。城區(qū)良田千頃,乃河水庫北干渠穿城而過,渠水潺潺,綠樹成蔭,蝶飛蜂舞,美麗如畫。朝那城,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漢為通往長安的戰(zhàn)略要地,今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城境,陽春桃紅柳綠,盛夏碧波如海,金秋紅葉滿目,隆冬青松蒼翠。朝那古城斷垣殘墻,古樸渾厚;新建的商貿(mào)大樓與庭院民宅相映成趣;寬闊的瀝清公路與僻巷小徑并存;繁華的街市與恬靜的農(nóng)舍別具一格;幽靜肅穆的東山清真寺與書聲瑯瑯的古城中、小學(xué)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構(gòu)成一幅古樸優(yōu)雅的畫卷。

南京景點介紹一下

南京,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與北京、西安、洛陽并稱為“中國四大古都”。自公元229年東吳孫權(quán)遷都南京以來,歷史上先后有10個朝代在此建都,故有“十朝都會”之稱。

1.玄武湖

位于東北城墻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qū)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湖,是訓(xùn)練水軍臨河水族館的場所。湖內(nèi)有環(huán)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5個洲各有特色。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占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nèi)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于游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nèi)養(yǎng)魚,并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2.古城墻

南京城墻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墻,每磚側(cè)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guī)格一致,筑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shù)百年,巍然無恙。城墻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

3.總統(tǒng)府舊址

位于長江路292號,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將這里重建為兩江總督衙門。

天王府西花園的西側(cè)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共7間。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孫中山就將此作為總統(tǒng)辦公室和會議室。西花園東北側(cè)的一座中式樓房,后稱“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臥室、餐室和浴室,樓下是警衛(wèi)人員的住房。

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天朝宮殿一度成為蔣介石的辦公處,末期改為總統(tǒng)府。在后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樓,蔣介石在二樓119房間辦公,副總統(tǒng)李宗仁在對面118房間辦公,三樓會議廳是當(dāng)時舉行國務(wù)會議的所在。

4.雞鳴寺

位于城北雞鳴山東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本是三國吳后苑,晉為廷尉署。梁大通元年(527年)在此建同泰寺,侯景叛兵圍臺城時,寺毀于兵火。楊吳建臺城千佛院,南唐建凈居寺,又改圓寂寺,宋為法寶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舊址建雞鳴寺。相傳此地是古戰(zhàn)場,元時是刑場。明初迎請西番僧立壇施食,超度幽靈,故名施食臺。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規(guī)模亦縮小。光緒時建豁蒙樓,民國初建景陽樓。樓下山麓,有胭脂井,相傳為陳后主與張麗華、孔貴嬪避隋兵之所,傳說以帛拭井欄石,石脈有胭脂痕,故稱胭脂井,又稱辱井。其處北臨玄武湖,湖光山色,風(fēng)景佳麗,是南京著名風(fēng)景區(qū)之一。

5.梅園新村紀念館

位于長江路東段,漢府街偏北的梅園新村30號、35號和17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團的辦公原址。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團,在這里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10個月零4天的談判。

6.鼓樓

位于市中心鼓樓崗,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其建筑規(guī)模之大國內(nèi)少見,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拱形無梁城闕狀,上層為重檐四坡頂,龍飛鳳舞,雕梁畫棟,十分壯觀。樓上原為明代迎王迎妃、接詔報時之所,原有報時和儀仗用的大鼓兩面,小鼓二十四面,云板一面,點鐘一面,牙杖四根,壺房銅缸一座,以及其它樂器。明亡后這些陳設(shè)均已散失?,F(xiàn)樓基是明代原建,樓上建筑為晚清重修??滴踉?684年南巡時曾來鼓樓,次年在樓上建一巨碑,改鼓樓為碑樓,但當(dāng)?shù)厝巳粤?xí)稱其為鼓樓。

7.南京博物院

位于城東明故宮旁邊,是中國國內(nèi)最負盛名的幾家博物院之一,民國時候的國立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齊名。

博物院目前有各類藏品42萬件(上海博物院是20萬),國寶級文物和國家一級文物有二千件以上,其中考古發(fā)掘品、少數(shù)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以及日寇投降儀式的文物,都是全國獨有的罕見品,科學(xué)價值較高。院藏中外專業(yè)圖書近30萬冊,其中還有全國少有的善本書和殿版書。南京博物館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后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一批著名專家云集于此,如李濟、吳金鼎、夏鼐、曾昭橘、王天木等。在**戰(zhàn)爭內(nèi)遷西南期間,進行考古發(fā)掘、民族調(diào)查,并出版有《云南蒼洱境考古報告》、《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博物館》等許多專著。

8.朝天宮是江南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古建筑,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今朝天宮所在的冶山上就曾建有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此后歷朝歷代,均在此地建有名樓佳構(gòu),成為名士登臨之地。整組建筑分為三列,當(dāng)中是文廟,東側(cè)為江寧府學(xué),西惻為卞公祠堂。

9.明故宮遺址

是北京故宮的藍圖,由皇城與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明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梁畫棟,萬千門戶,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jié)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都城北遷后南京明故宮漸趨冷落,此后數(shù)百年間,風(fēng)吹雨打,自然損壞也很嚴重。到了清咸豐、同治年間,由于太平軍與清軍的作戰(zhàn)行動,明故宮又經(jīng)受了一次較大的破壞,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構(gòu)件基礎(chǔ)外,“樓臺金粉已沉銷……月落宮垣春寂寂”,只剩下一片殘垣碎瓦的廢墟。

今天在明故宮的遺址上建起了明故宮廣場和午朝門公園。

10.紅山森林動物園

位于城北的紅山,東眺紫金山,西靠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望幕府山,占地68公傾。園內(nèi)地形起伏,曲徑通幽。樹叢中分布著鳥類區(qū)、猛獸區(qū)、靈長類區(qū)、大型食草動物區(qū)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獅虎山等37個場館,依山就勢,布局奇巧。

11.夫子廟

即孔廟,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

1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fù)了夫子廟古建筑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fēng)格,并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業(yè)街;夫子廟既恢復(fù)了舊觀,又展現(xiàn)了新容。

夫子廟建筑群由孔廟、學(xué)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fēng)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nèi)樓宇之一,位于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jiān)視應(yīng)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nèi)執(zhí)役員工有無傳遞關(guān)節(jié)的設(shè)施?!懊鬟h”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lián),系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并題臨河水族館:“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余?!睆穆?lián)中也可看出明遠樓設(shè)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墻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如今這里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業(yè)街區(qū),也是最具老南京風(fēng)味的地方。

12.雨花臺烈士陵園

為城南制高點,天雨落花的故事即源出于此。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這里成了屠殺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后,在這里興建了烈士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憑吊人流長年不斷。

13.莫愁湖

相傳南朝時洛陽少女莫愁,家貧賣身葬父,遠嫁金陵,不容于舅姑,投湖自盡,因此得名。明朱元璋時,在此建別墅,后稱“金陵第一勝地”。

14.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于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擴建。該館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共分為外景展區(qū)、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qū)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墻、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gòu)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筑風(fēng)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nèi),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nèi),陳列著1000余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采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fù)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xiàn)代陳列手段,再現(xiàn)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15.瞻園

南京現(xiàn)存的兩個古典園林之一。原為徐達的王府。園中東部以一組古建筑為主,西部為園林,園中以假山及水榭著稱。假山“仙人峰”相傳為宋徽宗時“花石綱”遺物,靜妙堂為鴛鴦廳,均是南京園林的佳作。

16.白鷺洲

古人所說的白鷺洲位于現(xiàn)在南京城西2.5公里處的長江中,因當(dāng)時洲上多聚白鷺而得名。李白曾有詠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鷺洲”。

今天的白鷺洲公園位于南京城南武定門內(nèi)北側(cè),秦淮河利涉橋及古桃葉渡的南邊,是秦淮風(fēng)光帶上的景點之一。原是明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園中景物毀于太平天國時期。1923年,一宜興人在此經(jīng)營茶廬,建有綠云齋、沽酒軒、藕香居、吟風(fēng)閣、話雨亭等。當(dāng)年在藕香居中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此地為東園故址”,下聯(lián)為“其名出太白遺詩”,比較清楚地解釋了公園的歷史。1929年,整修東園故址時,辟為公園,取名“白鷺洲公園”。1937年公園遭破壞,到了1949年建國前夕,僅存斷橋殘垣,荒地數(shù)畝。1951年結(jié)合整治秦淮河,白鷺洲公園始得到擴建,開設(shè)四個園門,北門前豎石獅一對,書法家費新臨河水族館我題門額。園內(nèi)堆積湖石假山,遍植花木。除整修鷲峰寺、藕香居外,還增建了煙雨軒、回廊、小橋、拱橋、水榭、風(fēng)景亭、溜冰場和少年之家等。

17.清涼山石頭城

位于南京城西,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稱。清涼山上,名勝古跡隨處可尋,有“駐馬坡”、“南唐古井”、“清涼寺”、“崇正書院”及“掃葉樓”等。石頭城在清涼山后,南北全長約3000米。城基遺跡為赭紅色,內(nèi)有大量河光石,一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處為17米,系自然山巖鑿成。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巖,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此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quán)遷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加磚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頭城為應(yīng)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18.渡江戰(zhàn)役勝利紀念碑

位于下關(guān)熱河路廣場中心,建于1979年。遠遠望去,整座紀念碑如同一艘乘風(fēng)破浪的戰(zhàn)艦。碑座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跡《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

19.燕子磯

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巖山東北的一支。海撥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臨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因稱燕子磯。清初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時,均在此泊舟。磯頂有碑亭,亭中石碑下面有清乾隆帝書“燕子磯”,背面是他的題詩。夜晚登臨,水月皓白,澄江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觀音閣,寺廢閣存。巖山原有12洞,大都是懸崖絕壁,為江水沖擊而成?,F(xiàn)在只有頭臺洞、二臺洞、三臺洞比較有名。其中以三臺洞最為深廣曲折。洞中有觀音泉、小有天等名勝;洞右有石梯,可達一線天;再上有石階百級,飛閣凌空,別開境界。

20.南京長江大橋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臨河水族館我國自己設(shè)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cè)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余為引橋,公路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nèi)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了望臺。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nóng)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fēng)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chǔ)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桿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zé)舭呀嬲盏萌缤讜?,加上公路橋上?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21.靜海寺

建于明代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為表彰鄭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并祈望海神護佑,敕建靜海寺。

1842年,英軍侵入南京,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8月29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停泊于靜海寺附近的一艘英國軍艦“漢麗華”號上正式簽訂。靜海寺是中國近代遭受外國列強侵略與凌辱的歷史見證人。

12.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位于南京東北郊,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的北跨江工程,南起堯化門,經(jīng)江中的八卦洲到江北的大廠區(qū),是國內(nèi)第一大斜拉橋,在世界上僅次于日本的多多羅大橋和法國的洛曼底大橋,居第三位。2001年3月竣工通車,它的建成大大緩解了已有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13.珍珠泉

位于浦口以西6公里處,現(xiàn)已建成南京地區(qū)唯一的省級旅游度假區(qū),面積1400多公頃。相傳明萬歷年間,金陵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帶因得益于珍珠泉水,農(nóng)作物依然豐收,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居然不知旱情。當(dāng)時人認為這是龍王爺?shù)谋S?,紛紛捐資興建龍王閣及其它園林建筑,以表示對龍王的感謝,這就是珍珠泉的由來。

進入大門左邊不遠處就是珍珠泉的泉眼,泉水從石縫中涌出,酷似成串的珍珠,因此得名。泉邊石壁上有古人刻下的“萬斛明珠”四字。泉眼前是一個水池,遠遠望去,池中水珠像雨點在水面跳濺,如同晴天細雨,故稱晴雨泉。如在此鼓掌或唱歌,則池中水珠又隨聲音大小而變化,是極為罕見的自然聲控噴泉,其狀仿佛喜迎賓客,又稱“喜客泉”。右邊是一大片水域,稱鏡山湖,現(xiàn)在有竹筏可供游人乘坐,觀賞湖光山色。湖右岸是我國珍稀動物揚子鱷養(yǎng)殖場。泉眼后面是定山閣餐廳,餐廳后建有駱駝園、跑馬場,供游人觀賞、乘坐。左邊有射箭場和野營服務(wù)中心,如在夏日可租帳篷去山坡草地上野餐燒烤,露宿帳中領(lǐng)受大自然風(fēng)情的沐浴,盡享閑情野趣。

14.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長江北岸,東臨南京長江大橋,西靠安徽滁河。公園占地8000公傾,森林覆蓋率80%。山巒起伏,古木蒼翠,秀竹林立。園中有寺、墓、泉、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

15.柱子山石柱林

占地面積約13.3公頃,位于六合縣城東北,石柱每根直徑約40-60厘米,高20-30米,橫切面呈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六邊形、五邊形等,根根平直挺拔,排列密集整齊,極為壯觀,是地質(zhì)旅游的勝地。

16.棲霞山

古稱攝山,位于南京市太平門外22公里處。山有三峰、東峰如龍稱龍山;西峰似虎稱虎山;主峰三茅宮又稱鳳翔峰,海拔286米。山西側(cè)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每到深秋,滿山紅遍,景色十分迷人,是棲霞山吸引游人的主要景致。另外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奇巖怪石不少,因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

17.舍利塔

從棲霞寺南側(cè)圍墻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舍利塔,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tài)生動傳神。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

棲霞寺

是南京最大的寺廟,位于棲霞山中峰西麓。始建于南齊永明年間,清光緒年間重建,現(xiàn)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攝翠樓、藏經(jīng)樓等。

18.千佛巖

千佛巖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鑿于294個佛龕中,號稱千佛巖。后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nèi),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shù)丈,小者僅盈尺。

據(jù)古文獻記載,這里曾有過一尊很精致的佛像,堪與云岡和龍門石窟媲美。但由于這里的石質(zhì)屬石英砂巖,易于風(fēng)化,又經(jīng)明代太監(jiān)爭修,致使這里佛像的藝術(shù)價值大打折扣。1925年起,棲霞寺住持若舜等人用水泥把全部造像涂繕一新,并“施唇以朱,畫眼以墨”,以便觀瞻。

19.中山陵

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為仿宮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quán),民生”橫額。祭堂內(nèi)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

音樂臺在中山廣場南面。舞臺面積近250平方米,臺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臺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余人。

20.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位于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F(xiàn)存下馬坊、大金門、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大石橋、享殿、方城和寶城等古跡。自下馬坊至方城,縱深2.62公里,當(dāng)年圍繞的紅墻周長22.5公里,植松10萬株,養(yǎng)鹿千頭,陵前還專設(shè)“孝陵衛(wèi)”,派萬名士兵守衛(wèi)。

明孝陵神道從下馬坊起,包括神烈山碑、大金門、紅門和西紅門(此兩門已毀)、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到石刻止。800米長的神道石刻,頗為壯觀。前半段兩側(cè)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只,兩立兩臥。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孝陵石人、石獸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體量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jīng)典之作。

21.海底世界

位于中山陵四方城2號,占地面積3.1平方米,是一家集科普、觀賞、娛樂于一體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古廟型的主建筑與中山陵景區(qū)融為一體,深藍色的瓦頂讓游人聯(lián)想到仙境之處那生氣盎然的海底世界。主建筑分為四層:水族館、禮品部、美食閣、仿真電影院。館內(nèi)有近200種、10000多只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廳、熱帶雨林區(qū)、企鵝館、觸摸池、海底隧道、人鯊共舞表演1區(qū)、海底影院等組成。置身“海底”,與鯊魚同游,您會體會到漫步海底的奇特感受。

22.紫金山天文臺

在鐘山西峰上。出太平門向右轉(zhuǎn)彎,循盤山公路可直達。該臺建成于1934年,是解放前我國唯一的天文臺。當(dāng)時,天文臺主要配備有口徑20厘米的折反射望遠鏡和口徑60厘米的反光望遠鏡以及一些小型的儀器。1937年日軍侵逼南京,天文工作者攜帶望遠鏡主要部件遷往內(nèi)地,留下的儀器設(shè)備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后,逐步恢復(fù)。它藏有我國古代一部分珍貴的天文儀器,還擁有我國自制的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太陽望遠鏡等許多現(xiàn)代化的測量天體的儀器和設(shè)備,成為我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gòu)。該臺開展了對太陽、恒星、行星、人造衛(wèi)星、射電天文、歷算、時間、天文儀器等方面的觀測和研究工作,編算出我國的《天文年歷》,相繼發(fā)現(xiàn)一批小行星、彗星、耀星和變星等新天體,為開展行星空星物理、太陽系演化、恒星物理和演化等研究課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人造衛(wèi)星運動理論、天文儀器制造和天體物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新建的紫金山索道,全長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吊椅式索道。從太平門地堡城經(jīng)紫金山天文臺到頭陀嶺。天堡城與地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修筑的兩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臺內(nèi),筑于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門外,炮臺堅固。上下呼應(yīng),易守難攻。頭陀嶺是鐘山第二峰,海拔425米,觀光索道終點站在此。此處巨巖壁立,山峰險峻,無限風(fēng)光盡在其中。

23.靈谷寺

始建于明初。古寺四周極富林泉野趣,古有“靈谷深松”之稱,是尋幽探勝的佳境。包括無梁殿、靈谷塔、松風(fēng)閣等景點。

1929年,中山陵的主要工程完工以后,在靈谷寺后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現(xiàn)叫靈谷塔。塔九層八面,高66米,全部以鋼筋水泥建筑,頂覆以綠色琉璃筒瓦。外有走廊,圍以欄桿;內(nèi)部建螺旋式扶梯,可循級登至塔頂,舉目遠眺,岡巒城闕,似入畫境。

無量殿在靈谷寺內(nèi),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又因整座建筑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故又稱“無梁殿”。該殿是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雖幾經(jīng)重修,主要結(jié)構(gòu)始終未變。殿平面為長方形,長50余米,寬30余米。殿頂為重檐九脊琉璃瓦,大屋脊上豎有3個琉璃制小喇嘛塔。殿前是寬敞的月臺,殿后有平坦的甬道。正面5開間,每間一券,每排5券。中央一間券洞最大,橫跨11米余,高14米。內(nèi)部為券洞,外部為仿木結(jié)構(gòu),檐下有挑出的斗拱,立面還建有門窗,為一采用多樣券法,錯綜連合構(gòu)成的建筑。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49),曾在殿內(nèi)藏經(jīng),中立3尊大佛,兩旁塑二十四諸天像。清康熙、嘉慶、道光年間,均修過。太平天國時,清軍江南大營設(shè)此。1928年,國民政府在殿后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和紀念塔,殿前建大門和石坊,利用無量殿為享殿,現(xiàn)已對外開放。

24.紫霞湖

紫霞湖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書中所說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巔隱居洞中,朱元璋做皇帝后,封他為紫霞真人,洞也因此得名。湖周林木青翠,紅楓姣艷。

25.梅花山

在中山門外鐘山南,處于明孝陵神道環(huán)抱中。梅花山,因山上多紅梅而得名,舊名孫陵崗,三國時吳帝孫權(quán)與步夫人葬于此。梅花山園內(nèi)外梅花繁茂,每年的2月28日-3月18日在這里舉行南京國際梅花節(jié),來此賞梅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

孫權(quán)墓也是南京地區(qū)最早的六朝陵墓。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時,主持建陵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議把孫權(quán)墓移開,朱元璋說:“孫權(quán)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臨河水族館!”這樣在建孝陵時,僅將孫權(quán)陵前的石麒麟遷往別處,孫陵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26.藏經(jīng)樓

位于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茫茫林海中,又名孫中山紀念館。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于1934年11月發(fā)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

此樓專為收藏孫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樓為宮殿式建筑,外觀又像一座寺院樓,共三層,底層為講經(jīng)堂,并有夾樓聽座;二樓為藏經(jīng)、閱經(jīng)及研究室;三樓為藏經(jīng)室。樓后有回廊式建筑,長125米,壁面鑲砌的是馮玉祥將軍捐贈的“三民主義”學(xué)說全文碑刻,共6講138塊,計15萬5千余字。每講分別由當(dāng)時的書法家張乃恭、陳天錫、連聲海、李啟琛、葉恭綽、鄭洪年、陳仲經(jīng)、蔡允、胡滌、彭醇士、王宜漢、李宣倜、王賢、鄧糞翁等人書寫,是一組書刻俱佳的珍貴文物。

27.正氣亭

正氣亭在紫霞湖東岸,紫霞洞前,介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間。亭為方亭,重檐飛角,上蓋藍琉璃瓦,蘇州花崗石基礎(chǔ),大紅立柱,彩繪頂梁,金碧輝煌。亭后花崗石檔土墻中央鑲嵌一塊碑刻《正氣亭記》,碑文為孫科撰寫。

28.中山植物園

原名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實際上它也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筑物之一。位于鐘山南麓,明孝陵附近,建于1929年,后屢經(jīng)戰(zhàn)亂,遭受嚴重破壞,1954年經(jīng)中央人民政府政務(wù)院正式批準,定名為南京中山植物園?,F(xiàn)在已是我國植物科學(xué)研究、觀賞和植物學(xué)知識普及教育的基地。

該園占地187公頃,有花木展覽溫室、藥用植物園、植物分類系統(tǒng)園、樹木園、薔薇園、地中海景區(qū)園、經(jīng)濟植物選育園、科普及展覽區(qū)、水生植物展出區(qū)、試驗苗圃、研究辦公室、科學(xué)成果推廣區(qū)以及自然植被保護區(qū)等,共收集培育了三千多種植物,與世界上60多個國家建立了聯(lián)系。1980年與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建立了姐妹園關(guān)系。

關(guān)于臨河水族館和臨清水族館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文章版權(quán)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wǎng),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fù):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13315人圍觀)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