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金龍魚圖片(最好看的金龍魚)

北京魚缸批發(fā)市場2025-01-22 05:05:421.23 W閱讀2評論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761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所以挑選金龍要看亮的程度而不是金的多少。下頜具須,體側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魚種群。渾身金色,是五層鱗片。銀龍:成魚魚體長度在50-70厘米之間,最大可長至120厘米??诹衙黠@下斜,下頜蓋住上頜,頜須一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好看金龍魚圖片,以及最好看的金龍魚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這些觀賞魚不僅好看而且聰明,你知道有哪些嗎?

當人們想形容一個人笨或者記憶不好的時候,總是用“魚的記憶”來形容那個人。不知不覺,“魚的記憶”已經成為笨或者記性不好的代名詞,可是我們在說這話的時候卻從來沒有問過魚的意見,畢竟還是有很多觀賞魚是不笨的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觀賞魚,它們不僅外表好看而且還很聰明。

1、 羅漢魚

看過前面文章的朋友一定能夠記得羅漢魚,因為它們凸起的前額看起來像個羅漢,而且它們色澤明艷,所以不少人都記得住這種頗具特色的觀賞魚。養(yǎng)過羅漢魚的朋友一定知道羅漢魚是具有一定靈性的,它們能夠很好的和主人進行互動。事實證明,羅漢魚的智商確實很高。

2、 石斑魚

石斑魚的外表布滿了灰褐色的斑斑點點,看起來就像是石頭的斑紋,因此得名石斑魚。盡管石斑魚是可以食用的,但是憑借著美麗的外表,它們被不少人當作觀賞魚養(yǎng)在家中。石斑魚是比較聰明的一類魚,網上甚至流傳出了吃石斑魚能夠變聰明的話,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提個醒,再聰明的魚一旦做成菜吃進嘴里就都是蛋白質了,讓人變聰明是無稽之談。

3、 錦鯉

錦鯉作為一種寓意吉祥如意、錦上添花的觀賞魚,深受全國廣大人民的喜愛。也許你只是喜歡它們美麗的外表、華麗的色彩,也許你只是喜歡它們美好的寓意、吉祥的彩頭,其實它們還是一種智商很高的魚。

4、 藍吊

藍吊又叫做藍倒吊、太平洋藍吊。它們身體色調以藍色為主,附帶一些黑色和黃色為點綴,更添神采,深受人們的喜愛。美麗的藍吊能夠存活很長的時間,算是一種長壽魚。它們不僅聰明,而且對水質的適應性很強,游泳速度快,而且膽子也大,如果成群養(yǎng)殖視覺沖擊一定非常震撼。

5、 龍魚

看過前面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龍魚這種神秘又威嚴的動物真的很耐人尋味。龍魚可以和主人進行互動,而且很認主。養(yǎng)過龍魚的人都沒有覺得龍魚笨的。龍魚聰明而且霸氣,有祛邪避禍、招財納福、威震四方的寓意,是很多人都想嘗試養(yǎng)一養(yǎng)的觀賞魚。

6、 慈鯛

網上一些人將慈鯛稱之為最聰明的觀賞魚,雖然我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但是慈鯛是真的聰明。它們不僅能夠和主人進行互動,而且還會保護自己的魚卵,直到孵化,所以它們又被叫做口孵魚,這足以顯示它們的聰明。

以上六種就是小編總結的不僅好看而且聰明的觀賞魚。魚類生活在水里,是地球上很古老的一批生物,能夠存活至今都是經過自然篩選后的產物,它們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笨,所以以后罵人就別再說“魚的記憶”了。

好看金龍魚圖片(最好看的金龍魚) 養(yǎng)魚的好處

想養(yǎng)金龍,怎樣識別金龍魚的好壞?

挑選金龍魚真言:看框不看鱗,看亮不看金,看珠不看頭,看貨不看圖。

PS:該標準只針對20厘米以上的金龍魚

一看框不看鱗: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也是無奈,有的人買了六排上金的“過背”,可是養(yǎng)一段時間之后,發(fā)現(xiàn)成了B過或高背。所以不能光看鱗排到第幾層了,要看那一層的鱗框出現(xiàn)了沒有,而且正常的爬排應該是先框后底,所以鱗框真正決定了排數(shù),而不是鱗片。借用某精華帖里所說的“六排鱗片亮的方式”如下:

只是亮,沒有鏡面的感覺,也沒有框,小心會褪;

只是鱗底亮,鱗框還有垢,小心會退,也可能是返垢達到一定程度了;

鱗底亮,但鱗框有點狀發(fā)色,夾雜有垢,不連貫的框會保留,但框上殘留的垢很難褪;

鱗底沒有亮,框已經出現(xiàn),不會褪,有時反而很漂亮。

35公分過背或金頭,六排已上色上框,一般不會褪。而且對于成魚鱗框可以反映這條魚的鱗型、融鱗等,所以框很重要。

二看亮不看金:

在這個烤魚盛行的年代,讓六排甚至整個頭部上金已經不是什么難題了,但等魚大了就發(fā)現(xiàn)它的真正品系與小時候相差甚遠。也就是說:是啥長大就是啥,該退的還是會退的,所以不能以金色(有的都烤成白金了)來評價金龍魚,特別是30cm以下的小金龍,更是如此。要看就要看金的亮度、結合上面所說就是鱗框的亮度、結合后面要說的就是珠鱗的亮度。

不要說什么不會養(yǎng)、水質不好、背景太深之類的話,只要是過背總是會過背的,哪怕從小就在黑缸里面養(yǎng),過背也只是比白缸稍晚一些罷了;如果是高背就算小時候在白缸里被烤成24K大金頭,長大了也一定會褪成高背的,基因決定了一切,而時間能證明一切的。所以挑選金龍要看亮的程度而不是金的多少。

三看珠不看頭:

也許是因為現(xiàn)在滿大街都是金頭金頭的,所以很多人挑選的時候只看頭,而忽視了珠鱗,豈不知珠鱗是判斷金龍魚品系的一個最關鍵指標,20+厘米珠鱗依舊沒有表現(xiàn)的肯定就是B過以下的品質了,20+厘米珠鱗有部分表現(xiàn)的起碼是B過品質,而部分魚商也不知道是真的不懂還是故意欺瞞新手,只要帶點珠鱗就說是過背,就當過背去賣,過背的珠鱗在20+厘米的時候就應該是全亮的,珠鱗就是第六排的前世今生,連珠鱗都不能全亮,更別指望第六排有什么太好的表現(xiàn)了(個別隱形的極品除外:爬排很慢,但他骨子里依舊是過背,早晚會出現(xiàn)的)。

在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金龍魚的基本常識:

所謂的珠鱗,指的是龍魚后三鰭靠近鱗根處的小圓鱗片,因其形狀而得名,正確來說,后三鰭各鰭附近的小圓鱗片都是珠鱗,珠鱗又可稱為鱗末碎鱗。

鱗片的排數(shù):關鍵要看側線孔,就是體側鱗片上的一排小孔,這排小孔就是第三排鱗片,向上數(shù)分別就是第四排第五排和第六排(背)。有的人直接從魚肚子數(shù),真是無話可說了。

寶石金龍魚標準:鱗片亮到第4排,珠鱗沒有表現(xiàn);

高背金龍魚標準:鱗片亮到第5排,珠鱗沒有表現(xiàn);

B過 金龍魚標準:鱗片第5排亮,珠鱗不全亮;

過背金龍魚標準:鱗片第6排亮,珠鱗全亮;

注意我上面的用詞只是“亮”而非“金色”,還是那句話“看亮不看金”!珠鱗一定要亮,珠鱗不亮但上金色不代表什么,或者往往代表那是條高背,而有些即便珠鱗還沒上金,但能看見發(fā)絲般的亮邊,往往會是一條B過或過背。

四看貨不看圖:

現(xiàn)在是個真假難辨的時代,PS的出現(xiàn)使得圖片的真實度大大降低,一條普通的烤魚稍加改造就能成為閃耀的賽級極品,甚至只需一兩個點擊就能讓一條金龍變紅龍你信么?我是真的信了!身邊的朋友就有此類的遭遇,圖片很好的一條魚,發(fā)過來卻物是人非,商家說路上顛簸勞頓,狀態(tài)還沒過來,等養(yǎng)了一段時間不見起色,商家肯定會說你不會養(yǎng)……之類云云,這種情況已經屢見不先。

那么怎么從圖片分辨一尾金龍的品相呢?還是結合上面的三點,要看珠鱗、要看亮否、要看框,而不是看頭、看金、看廣告。也有很多魚友發(fā)圖片讓大家評論,從發(fā)的圖片就能知道你對金龍的了解,有的人發(fā)整缸的圖片,魚根本看不清;有的只發(fā)個大金頭或者前半身;這些都不能讓別人做出精確的判斷,應該發(fā)高清的后半身(珠鱗所在)和上半身(5、6排鱗框所現(xiàn)),僅根據(jù)這兩張圖基本上就能分辨出來這尾魚的品系了,再有就是拍照的角度、光線、清晰度,都決定著一張圖片是否真實反映出這條魚的全部,所以靠圖片評魚往往存在一定偏差也很正常,除非那些一看就是極品的魚。

金龍魚跟銀龍有什么區(qū)別·?

1、形態(tài)特征不同

金龍魚:

體型碩大扁長(成魚體長40-50厘米),軀干部覆蓋著碩大而排列整齊的閃耀著光芒的鱗片;口大,口唇角有兩條觸須,游動時神態(tài)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下頜具須,體側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魚種群。渾身金色,是五層鱗片。

銀龍:

成魚魚體長度在50-70厘米之間,最大可長至120厘米。體呈帶狀??诹衙黠@下斜,下頜蓋住上頜,頜須一對。眼睛大而靈活。鱗片大型,鱗片外緣呈粉橘色并隨成長而逐漸淡化。體延長,側扁。口上側位。吻須一對。頭部和鰓蓋部具有大型板狀骨骼,為蜂窩狀。

背鰭與臀鰭較長,位于休后部。胸鰭大。腹鰭位于胸鰭的后方。尾鰭短小。體被大的鱗片,鱗片呈粉紅色的半圓形狀。體銀白色,并含有藍色、青色等淡混合色,閃閃發(fā)光。

2、分布范圍不同

金龍魚:

原產地: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蘇門答臘)、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沙撈越)、緬甸、泰國和越南。新加坡有引進。

銀龍:

廣泛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及其支流,族群量豐富。從南美圭亞那與巴西的亞馬遜河上游到下游。從下流的河口到往上游4000公里的秘魯、依奇多斯(Iquitos)甚至更上游的Maranyun河、烏卡亞力河(Ukayari)的附近。

3、物種學史不同

金龍魚:

該魚的發(fā)現(xiàn)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fā)現(xiàn)紅色龍魚。1966年,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在金邊又發(fā)現(xiàn)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

之后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婆羅洲和泰國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于是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銀龍魚等。真正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銀龍:

1929年被魚類學家溫帶理(Vandelli)首先發(fā)現(xiàn)。在當?shù)厥且环N食用魚。1935年引入美國。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戶的宮田先生在九州阿蘇長陽的熱帶養(yǎng)殖場利用溫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美麗硬仆骨舌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雙須骨舌魚

紅龍與金龍的詳細區(qū)別

針對紅龍魚和金龍魚的區(qū)別,先來說說紅龍魚。紅龍魚原產于印度尼西亞,是現(xiàn)在淡水觀賞魚中價格比較昂貴的品種,體型和金龍魚的是十分相似的,它的鱗片、吻部、鰓蓋、鰭與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紅色。細分有橘紅、粉紅、深紅、血紅色之區(qū)別。而金龍魚則不會出現(xiàn)紅色。

對于金龍魚,有過背金龍魚、B級過背金龍魚、高背金龍魚、寶石金龍魚以及金頭過背金龍魚之分,也是按照血統(tǒng)分類的,而區(qū)分它們之間看的是珠鱗和爬背,而且看是不是好品質,還要看其金質的強度。

過背金龍魚的珠鱗全亮,爬背到六排以上;B級過背金龍魚鱗片亮到是第五排以上,第六排也只是部分亮起,珠鱗是部分亮起;高背金龍魚珠鱗不亮,爬排可以爬到四排半甚至是五排;寶石金龍魚珠鱗不會亮 ,鱗片只亮到4排,5排以上基本上沒有表現(xiàn);而對于金頭金龍魚是金龍魚品種中表現(xiàn)最佳的龍魚,全身金屬質感非常強烈,鱗片可以亮到第六排,珠鱗部分也全亮,可謂是金龍魚品種中的極品。而金頭金龍魚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頭部的金質面積必須達到百分之三十,少一點點都不算是金頭!

關于好看金龍魚圖片和最好看的金龍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之全網,如有雷同請聯(lián)系站長微信xlyc002 ,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快捷回復: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評論列表 (有 2 條評論,12265人圍觀)
網友昵稱:湖州水族批發(fā)市場
2024-07-22 13:10:15回復
這金龍魚真好看啊!它的身體閃閃發(fā)光,鱗片像金子一樣閃亮,它的尾巴很長,游動起來非常優(yōu)雅。
網友昵稱:德州水族批發(fā)市場
2024-07-22 13:09:17回復
金龍魚與銀龍魚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形態(tài)特征、分布范圍和物種學史,前者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qū),后者則主要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目錄[+]

取消
微信二維碼
微信二維碼
支付寶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