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龍魚服的意思是什么:“白龍魚服”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成語故事
白龍回答道:“我當(dāng)時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為一條魚……”
成語白龍魚服的意思
基本信息“白龍魚服”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成語,拼音為báilóngyúf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西漢·劉向《說苑·正諫》中。
故事起源據(jù)說,在很久以前的天庭,玉帝養(yǎng)了一條非常漂亮的白龍,這條白龍也是玉帝最鐘愛的寵物。有一天,白龍厭倦了天庭單調(diào)的生活,就變化為魚,下凡到一個清冷的池里游玩。這時,一個名叫豫且的漁人走了過來,看到池水中的這條魚個頭很大,高興極了,就一箭射了過去。正玩得高興的白龍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原來豫且一箭射中了他的眼睛。白龍帶著痛逃跑,憤怒地到玉帝那里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傷害神龍的大罪。玉帝問白龍:“你為什么會讓一個漁夫射傷了眼睛呢?當(dāng)時你是以什么形象出現(xiàn)在漁夫面前的?”白龍回答道:“我當(dāng)時下到那清冷的池里化為一條魚……”玉帝打斷白龍的話,說道:“漁夫打漁天經(jīng)地義,而你化龍為魚,自貶身份,才招致這無妄之災(zāi),這不能怨恨別人,問題倒是在你自己?!边@個故事后來被引申出成語“白龍魚服”。
成語寓意“白龍魚服”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被漁夫所傷。后來比喻貴人隱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時進(jìn)一步指這樣隱瞞身份,恐怕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個成語提醒人們,即使身份高貴的人也要保持警惕,不能輕易失去自己的身份,同時也說明了“不知者不為罪”的道理。
成語用法“白龍魚服”是一個主謂式的成語,通常用作謂語,指貴人微服出巡。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身份高的人為了某種目的而偽裝成普通人。
綜上所述,“白龍魚服”這個成語源自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它的意思是形容貴人隱藏身分,微服出行,并且可能面臨危險的情況。
白龍魚服 | 成語 白龍魚服源自神話傳說,比喻富貴之人微服私訪出巡而遇險,現(xiàn)多指自己降低身份,甘心受辱。 |
伍子胥 | 歷史人物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大夫,曾勸阻吳王微服出行。 |
白龍化魚的故事 | 神話故事 白龍化魚的故事講述了天上的白龍化為魚后被漁夫豫且射中眼睛,以此比喻貴人微服出行可能遇到的危險。 |
《說苑·正諫》 | 古籍 《說苑·正諫》是西漢劉向所著,其中記載了白龍魚服的成語故事。 |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