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水族維護(淮南水族維護中心電話)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834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3、,水族箱養(yǎng)魚的技巧有哪些誰清楚,4、,水族箱過濾器咋修?。?5、,炎熱夏季該如何維護水草?,一、什么是“好”水?它們是先鋒,所以必須是身強力壯、不怕死的小家伙,進入魚缸之前要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浸泡10分鐘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之后,正常的飼養(yǎng)它們幾個,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鐘內吃完,然后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后適當減少喂食,就這樣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那么水就快養(yǎng)好啦!咱們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藻類或一些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把這些“半有害物質”吃掉!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淮南水族維護,以及淮南水族維護中心電話對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關注我們祥龍魚場哦。
本文目錄一覽:
- 1、怎樣能讓養(yǎng)魚用的水族箱里的水保持清澈,長時間不換水
- 2、水族館玻璃萬一碎了怎么辦?
- 3、水族箱養(yǎng)魚的技巧有哪些誰清楚
- 4、水族箱過濾器咋修???
- 5、炎熱夏季該如何維護水草?
- 6、1.2 水族箱養(yǎng)100條小魚是否24小時開循環(huán)泵?應該怎么養(yǎng)?謝謝各位!
怎樣能讓養(yǎng)魚用的水族箱里的水保持清澈,長時間不換水
一、什么是“好”水? 直觀判斷法: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有晶瑩睇透的感覺,水中基本無懸浮微粒 二、怎樣養(yǎng)出“好”水? 1、養(yǎng)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養(yǎng)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個微生物系統(tǒng),把主要有害物質分解成無害物質; 2、主要的有害物質是什么? 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 3、主要的微生物系統(tǒng)是什么? l 喜歡氧氣的細菌比如酵母菌: 負責把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分解成氨;并增強魚的抗病能力; l 喜歡氧氣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 負責把氨分解成硝酸鹽;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資料連接; l 不大喜歡氧氣的細菌比如乳酸菌: 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氣體揮發(fā)掉或者再還原成氨;并提高魚的免疫力。 完成上面的幾個步驟后,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在24小時內被分解干凈,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氨和銨,來自魚的排泄物)含量能夠長期保持極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換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4、怎樣操作呢? l 居住的地方: 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guī)模繁殖,過濾器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環(huán)和沙子。 假如養(yǎng)魚的水總共有100升的話,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徑3毫米的沙子作濾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環(huán)。多點更好,雖然浪費了,但是有個儲備能夠應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細菌們的入住。 l 呼吸的氧氣: 這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 l 足夠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魚,細菌們就會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夠促進細菌們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細菌們吃不飽,太多了又會撐壞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關鍵,這個我們后面講。另外我們要用一塊過濾棉來把大塊的食物打碎以便細菌們開吃。濾綿在過濾槽前面,占據濾槽10%的空間就夠了。 l 一定的水流: 水流給定居的細菌們帶來氧氣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細菌們的家沖走了,水流小了,帶來的氧氣和食物又不夠。對于100升水的缸,你應該有600升/小時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環(huán)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糞便和食物殘渣帶給細菌們。 l 合適的溫度: 魚和細菌們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較冷,一個加熱棒就可以解決了。一般100升的缸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就很合適了。 l 穩(wěn)定的水質: 由于細菌們基本上住在水里,他們喜歡比較穩(wěn)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經的濾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大概占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 l 培養(yǎng)的方法: 首先,應該給咱們的裝了100升已經曬好的水的魚缸來個大掃除,把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huán)、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按照設計放到缸里或濾槽里合適的位置用高錳酸鉀消毒,給20克高錳酸鉀就可以了,這時的濃度是1/5000;浸泡半個小時后就全部干干凈凈啦(也可以用這個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擦洗魚缸并浸泡其他器材)。然后,把魚缸和所有器材沖洗干凈。接著在魚缸里灌入曬好的水(推薦方法),或者用自來水灌滿并等待一天。這時,就可以請細菌們入住了。把從魚店里買來的干粉硝化菌(推薦)10克或液體硝化菌15毫升倒進缸里; 然后,再把從藥店里買來的酵母菌素片和乳酸菌素片各3片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另外,酵母菌的來源還可以使用超市里買來的發(fā)面的酵母,不過要小心假貨哦。 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這是菌種在飄蕩,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 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咱們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養(yǎng)4條3-4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先鋒,所以必須是身強力壯、不怕死的小家伙,進入魚缸之前要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浸泡10分鐘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之后,正常的飼養(yǎng)它們幾個,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鐘內吃完。然后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后適當減少喂食。就這樣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養(yǎng)好啦!這時要繼續(xù)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tǒng)的應變能力。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fā)出來就不必換水; 第7天,假如水質仍然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后少放幾條,少量喂食,觀察幾天,再繼續(xù)放另外一批;就這樣我們以后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的水,配合每天定時、定量、定點的喂食,就可以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好”水了! 但是,這樣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潛在的“半有害物質”的存在,假如它們積聚過多就會危害魚們,因此必須要通過定時換水,來稀釋它們,維持“好”水的穩(wěn)定。 那么,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讓咱們繼續(xù)往下看: 5、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 a、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質的工作進行到底!這時的對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質”了。 b、分解“半有害物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研究這個課題,咱們也一樣,當然咱們的原則是“少花錢、多辦事”啦! 咱們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藻類或一些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把這些“半有害物質”吃掉!咱們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 c、“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的建設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類對光線的敏感反應,在過濾設備里設置獨立的濾槽并配合合適的光照(用色溫在2500K左右的節(jié)能燈),大量培養(yǎng)褐藻、綠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濾槽里、缸里栽種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還有類似萬年青、開運竹、浮萍、槐葉萍甚至是水葫蘆這樣的東西;——當然最合適的方法是通過種植大量的水草來解決,但是水草的種植需要良好的燈光器材、肥料和維護方法,這里就不詳細說啦。這些大量的藻類或植物會把“半有害物質”基本消除,并成為養(yǎng)水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樣我們就基本完成了整個魚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脫氮還原這個大循環(huán)體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為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水系統(tǒng)。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長期不換水的魚缸生態(tài)循環(huán)過濾系統(tǒng)的建設。 需要注明的一點是,我們認為定期的換水是維護魚缸生態(tài)穩(wěn)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長期不換水并不是最好的養(yǎng)魚的方法,不僅僅因為比較難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養(yǎng)魚要“竭力創(chuàng)造它們需要的條件,而不是強迫它們適應現(xiàn)有的條件”!
1、養(yǎng)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養(yǎng)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個微生物系統(tǒng),把主要有害物質分解成無害物質; 2、主要的有害物質是什么? 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 3、主要的微生物系統(tǒng)是什么? l 喜歡氧氣的細菌比如酵母菌: 負責把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分解成氨;并增強魚的抗病能力; l 喜歡氧氣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 負責把氨分解成硝酸鹽;這個過程比較復雜,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資料連接; l 不大喜歡氧氣的細菌比如乳酸菌: 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氣體揮發(fā)掉或者再還原成氨;并提高魚的免疫力。 完成上面的幾個步驟后,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在24小時內被分解干凈,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氨和銨,來自魚的排泄物)含量能夠長期保持極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換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4、怎樣操作呢? l 居住的地方: 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guī)模繁殖,過濾器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環(huán)和沙子。 假如養(yǎng)魚的水總共有100升的話,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徑3毫米的沙子作濾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環(huán)。多點更好,雖然浪費了,但是有個儲備能夠應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細菌們的入住。 l 呼吸的氧氣: 這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 l 足夠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魚,細菌們就會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夠促進細菌們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細菌們吃不飽,太多了又會撐壞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關鍵,這個我們后面講。另外我們要用一塊過濾棉來把大塊的食物打碎以便細菌們開吃。濾綿在過濾槽前面,占據濾槽10%的空間就夠了。 l 一定的水流: 水流給定居的細菌們帶來氧氣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細菌們的家沖走了,水流小了,帶來的氧氣和食物又不夠。對于100升水的缸,你應該有600升/小時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環(huán)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糞便和食物殘渣帶給細菌們。 l 合適的溫度: 魚和細菌們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較冷,一個加熱棒就可以解決了。一般100升的缸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就很合適了。 l 穩(wěn)定的水質: 由于細菌們基本上住在水里,他們喜歡比較穩(wěn)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經的濾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大概占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 l 培養(yǎng)的方法: 首先,應該給咱們的裝了100升已經曬好的水的魚缸來個大掃除,把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huán)、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按照設計放到缸里或濾槽里合適的位置用高錳酸鉀消毒,給20克高錳酸鉀就可以了,這時的濃度是1/5000;浸泡半個小時后就全部干干凈凈啦(也可以用這個濃度的高錳酸鉀液擦洗魚缸并浸泡其他器材)。然后,把魚缸和所有器材沖洗干凈。接著在魚缸里灌入曬好的水(推薦方法),或者用自來水灌滿并等待一天。這時,就可以請細菌們入住了。把從魚店里買來的干粉硝化菌(推薦)10克或液體硝化菌15毫升倒進缸里; 然后,再把從藥店里買來的酵母菌素片和乳酸菌素片各3片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另外,酵母菌的來源還可以使用超市里買來的發(fā)面的酵母,不過要小心假貨哦。 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這是菌種在飄蕩,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 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咱們的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養(yǎng)4條3-4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先鋒,所以必須是身強力壯、不怕死的小家伙,進入魚缸之前要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浸泡10分鐘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之后,正常的飼養(yǎng)它們幾個,每天喂兩次,每次的食物必須在1到2分鐘內吃完。然后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然后適當減少喂食。就這樣等待3天; 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那么水就快養(yǎng)好啦!這時要繼續(xù)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tǒng)的應變能力。只要把喂食量增加一倍就可以了。一直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fā)出來就不必換水; 第7天,假如水質仍然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后少放幾條,少量喂食,觀察幾天,再繼續(xù)放另外一批;就這樣我們以后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的水,配合每天定時、定量、定點的喂食,就可以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好”水了! 但是,這樣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潛在的“半有害物質”的存在,假如它們積聚過多就會危害魚們,因此必須要通過定時換水,來稀釋它們,維持“好”水的穩(wěn)定。 那么,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讓咱們繼續(xù)往下看: 5、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 a、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質的工作進行到底!這時的對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質”了。 b、分解“半有害物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研究這個課題,咱們也一樣,當然咱們的原則是“少花錢、多辦事”啦! 咱們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藻類或一些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把這些“半有害物質”吃掉!咱們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 c、“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的建設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類對光線的敏感反應,在過濾設備里設置獨立的濾槽并配合合適的光照(用色溫在2500K左右的節(jié)能燈),大量培養(yǎng)褐藻、綠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濾槽里、缸里栽種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水草以外還有類似萬年青、開運竹、浮萍、槐葉萍甚至是水葫蘆這樣的東西;——當然最合適的方法是通過種植大量的水草來解決,但是水草的種植需要良好的燈光器材、肥料和維護方法,這里就不詳細說啦。這些大量的藻類或植物會把“半有害物質”基本消除,并成為養(yǎng)水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樣我們就基本完成了整個魚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脫氮還原這個大循環(huán)體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為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水系統(tǒng)。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長期不換水的魚缸生態(tài)循環(huán)過濾系統(tǒng)的建設。 需要注明的一點是,我們認為定期的換水是維護魚缸生態(tài)穩(wěn)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長期不換水并不是最好的養(yǎng)魚的方法,不僅僅因為比較難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養(yǎng)魚要“竭力創(chuàng)造它們需要的條件,而不是強迫它們適應現(xiàn)有的條件”!
水族館玻璃萬一碎了怎么辦?
您好
水族館玻璃一般是不會輕易碎的,即使萬一碎了,游客的安全也是有保證的。
1、水族館的玻璃全部都是雙鋼化加膠玻璃,用一般工具砸壞那是很難的,即便破碎玻璃也照樣保持完整,水也不會跑出來;
2、一般來講水族館玻璃的設計安全系數都在10以上,設計壽命一般都要大于50年,無論從受力還是耐久來講,在規(guī)定的設計年限內都絕對不會出現(xiàn)問題;
3、即使在極端情況下(天災人禍),所有水族館都有瀉水措施(一般在幾分鐘之內就可排空)。另外在玻璃破碎的緊急情況下,所有水族館都有緊急排水、儲水設施,游客所在位置的水深不會超過10厘米,所以不會傷及游客;
4、水族館都有嚴格的檢查維護規(guī)定,每天都要對關鍵部位進行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沒有處理好之前絕對不會勉強開館迎客。
水族箱養(yǎng)魚的技巧有哪些誰清楚
水族箱
水族箱是觀賞魚生長之地,需要主人們細心的維護與管理,魚兒們才能健康的成長。然而水族箱的使用并不刻板,其中還有許多小竅門,掌握后可以使你的水族飼養(yǎng)變得簡單,甚至事半功倍。
1、底柜門常有上下或左右門縫大小不一,可以通過調節(jié)柜門上的合葉上的兩個調節(jié)鏍絲自行調節(jié)。 ?
2、根據水族箱養(yǎng)殖對象或重點,可選擇合適的燈管,比如水草造景為主可選擇專用水草燈管,養(yǎng)大型魚或鸚鵡、羅漢等,可選擇TFC或三基色燈管,魚體會增色不少。殺菌燈不易長期使用,如果長期使用的話,也會殺滅有益菌。 ?
3、水族箱要養(yǎng)好魚或草,一定要有過濾設備。過濾裝置的選擇一定要與魚缸的大小、款式配套。
4、有很多魚缸配備增氧泵,一定要注意氧氣軟管與充氣嘴之間的老化脫落,以免造成魚缸水倒流缸外。
平時要用透明膠帶將軟管固定在水面以上位置,即使脫落不至于水倒流。同時氣泵放在平、實的桌面或缸蓋上,以免噪音增大。
5、魚缸的加熱棒最好是同時放兩根,因為有時候所選的加熱棒性價比過低。
6、水族箱假性漏水,即缸底與底柜面之間有水流出并非是缸真的漏水,可能的原因有三種:①充氣泵軟管脫落水倒流等,②密封過嚴水蒸汽冷卻順裝飾縫隙流出;③過濾槽和水泵的原因,即過濾槽與缸后背緊密接觸;出水口不正濺出缸外;泵流量大水溢出盒外;水泵噴氣細管下垂流水等。
當然,水族箱使用的竅門再好,也比不上一款好的水族箱來的實在。在此推薦聚寶源超白缸水族箱,它的色澤純凈統(tǒng)一,99.9%透光率,全景視野,清透無暇。有機玻璃具有水晶一般的透明度,透光率達92%以上,有“塑膠水晶”之美譽。但密度只有玻璃的一半,所以,它不像玻璃那么易碎,并且外形美觀。需要的朋友趕緊去波奇商城選購吧。
水族箱過濾器咋修啊?
水族箱過濾分上置槽和外置筒,維護都較為簡單。上置槽的先停過濾泵,把過濾棉取出洗凈,清洗過濾槽放回就行了。外置筒的先拔下電源插頭,打開上蓋,分層清洗活性炭、過濾棉、生化環(huán),逆時針取下泵芯,清洗后裝回,再將進、出水管洗凈,組裝好就可以了。(如噪音大,將泵芯旋轉180°)
炎熱夏季該如何維護水草?
水草
高溫不僅僅對觀賞魚的養(yǎng)殖有所影響,對水草的養(yǎng)殖也有諸多的注意事項,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導致水族箱的水變質,而水草的養(yǎng)殖沒有干凈的水源是不行的,所以夏天對于水草的養(yǎng)殖尤為重要。
一、換水是不可缺少的
1、高溫下,正確的換水技巧是尤其重要,在高溫里有機物的腐敗速度會成倍提高,而活化水質的消化細菌和水草基本也失去功能,導致水體加速老化變質,這時就需要我們通過換水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
2、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標準一般是平均每一到兩星期更換1/3-1/6的水,而在夏季,這條法則就不太適用了。在盛夏之前,我國的相當數量的地區(qū)會經歷梅雨季節(jié),因降水量大,導致供民用自來水取水的河流水源水質變差,所以水處理廠會在我們的飲用水里加入更多的凈水藥物(氯氣,漂白粉之類的),如果我們不能正確使用自來水和維護水族箱內的水質,就會變成導致魚缸危機的誘因!
3、過量的漂白粉對水族生物來說無疑是不利的,但在夏季潮濕多雨的季節(jié)里卻不能通過曬水和晾水的方法來去除氯氣和漂白粉,室外的空氣和雨水有太多真菌孢子和有害細菌,當這些有害份子進入到脆弱的魚缸小生態(tài)系統(tǒng)里,會使魚類變得極易感染體外疾病。所以目前為止,唯一的方法就少量多次的換水。
4、方法是每兩天換1/15-20的自來水,不經過除氯和除漂白粉的靜置曬水流程,氯氣和漂白粉不會在水體或生物體內累積,適量的氯氣和漂白粉不但不會對魚體不會產身不良影響,相反可以除去一部份水中的有害細菌,真菌類生物,也能適當刺激魚類生出相當的抵抗力,以提高魚體體質。
5、換水時不要使用吸管抽水,而需使用杯子類的容器,漂去水體表面的油膜物質(有使用除油膜器的就無所謂了),不要小看這一工序,其實漂去這一層油膜比用除油膜器除油的魚缸水體透明度要高很多,(不信可以試一下,一到兩星期見效)。而將水倒入魚缸時,也盡量揚起砂層中的一些雜物,使之被過濾系統(tǒng)處理掉,濾材的沖洗次數也需加倍。砂層中的一些雜物,使之被過濾系統(tǒng)處理掉,濾材的沖洗次數也需加倍。
二、夏季高溫護理
1、如果家里沒有空調或其他降溫設備使水溫降至30度以下,對魚只的喂食就需要相當的節(jié)制,因高溫會導致魚的食欲下降,會使魚的抵抗力也降低,所以喂食量只能達到5-6成飽,如果魚類挑食的話,鮮活或冷凍的葷食,必須眼見監(jiān)督吃光,不能剩余,葷食如果不能快速吃完,會很快變質,如果這時魚只再發(fā)現(xiàn)這些魚食并吃下,會導致誘發(fā)腸炎(常見于短鯛類)。
水草
2、如果發(fā)現(xiàn)水草枯黃爛掉,清除后不宜再重新購入補種,此時的水草大都處于休眠期,在高溫(28度以上)下大多不會發(fā)根生長,補種的水草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進入正常的生理循環(huán),會快速腐爛污染水質。液肥的使用量也需適當降低,約為正常的1/3-1/4,并使用少量多次添加方法,以避免水中的肥料含量短時間內峰值過大而導置魚體不適。
3、表面干凈的底沙是最大的藏污納垢之所,需經常用毛線針之類的簽 插梳底砂,放出因高溫而加速腐化有機廢物產生的沼氣,使底砂活化,能用內循環(huán)(不換水)的洗砂器常常洗砂就更好了。
4、高溫下魚體抵抗力低,凈水劑,安定劑等化學藥劑盡量少用或不用,病魚一定要隔離治療,水草液肥的使用也一樣要酌量。
5、可放入一些野外抓來的藻蝦,不過抓來后須先隔離1-2周,不要喂食,以清潔掉身上所帶的寄生生物,后再放入魚缸。蝦可最大限度的吃掉未消化完全的糞便和殘渣剩餌,而一個多月后開始出生的小蝦也可成為魚類的開胃營養(yǎng)餐,可最大限度的完善魚類的膳食結構,蘋果螺也有類似的功效,對改善魚的體質,效果極好。
三、降溫
1、風扇降溫:不是臺扇更不是吊扇,而是用電腦機箱用風扇,電腦機箱風扇有些大的型號是可以直接接220V交流電源的,到電腦商城一逛便知,買回來加個插頭,再用鐵絲做個架子架在魚缸上即可,成品套缸有缸蓋子的把蓋子打開架在開口處即可,如果實在不愿意動手,魚市場有現(xiàn)成的賣,最貴百十來塊吧!動手能力強的,把缸蓋改造一下,把風扇置接裝在缸蓋上也是不錯的方法(可降溫3度左右)
2、燈光照明是魚缸中最大的熱源了(可升溫3-6度),少開燈肯定不是個好主意,水草會死,但可以避免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開燈,也就是晚九點以后,對家里裝了分時電表的魚友,那更是再合適不過了,(可降溫3-5度)
3、但如果非要在白天開,把缸蓋架起來,兩根截面邊長2厘米的長木條完全滿足你的需要(可降溫2度左右),家里通風的話效果會好些
4、水泵也是一個熱源,平均一度左右吧,如果是小缸5W的水泵在30CM的小缸里半小時升溫5度,建議是用外掛式過濾或氣動式,可基本保持溫度不變
5、在大缸里加個氣泵砂頭給魚缸打打氣也可以降溫1度左右,對魚也有極大的好處,可提高魚的精神,活性。不用在乎供給水草的CO2的流失,水草原本就在休眠,加再多CO2草不吸收也白搭
6、自治冰棍也可以,拿幾個可樂瓶放9成水在冰箱里凍著,晚上凍實了白天開燈時撂水里,也能降溫,不過要注意,魚也會感冒的,溫度差異短時間不能過大嚴重時魚會抽筋死的。
夏季我們會有空調風扇或是冰水降溫,這些也適用于水草的養(yǎng)殖,但是這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不可盲目的使用方法,可能不僅幫助不了水草的養(yǎng)護,還會有不利的影響。
1.2 水族箱養(yǎng)100條小魚是否24小時開循環(huán)泵?應該怎么養(yǎng)?謝謝各位!
首先得根據您要養(yǎng)的魚的品種,是否好動,根據喜動喜靜來選擇循環(huán)過濾的設施,另外在放魚之前一定要做好開缸準備,最好里面的裝飾物有局部青苔為最佳,微生物循環(huán)一定要做到位,對魚不好,另外針對于您要養(yǎng)的是小型魚,在放魚之前最好先放2-3條闖缸,2-3天之后沒有問題再進行大批量購買,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開缸方法:
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水好,魚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那么,什么才算是“好水”呢?怎樣才能養(yǎng)出“好水”呢?讓我們簡單的說,盡量不使用專用名詞。
一、什么是“好”水?
直觀判斷法:水質清澈透明、無色、無味,晶瑩剔透,水中基本沒有或有極少量的懸浮微粒,魚兒健康、安詳、自在、無病無痛。
二、怎樣養(yǎng)出“好”水?
1、養(yǎng)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是建造一個好的微生物系統(tǒng),把主要有害物質(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東西,它們是有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這是最核心的思想,無論那一種缸,用什么方法開的缸,都不能排除微生物系統(tǒng)的作用。這里我們更強調提高微生物系統(tǒng)的能力。
2、好的微生物系統(tǒng)里有什么?
——喜歡氧氣的好氧細菌:繁殖速度非???,它們能把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快速分解成氨;比如枯草菌等等;
——喜歡氧氣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繁殖速度很慢,它們負責把氨分解成硝酸鹽;這個過程有兩個階段,比較復雜,有興趣的可以找更專業(yè)點的資料看看;
——不大喜歡氧氣的厭氧細菌:繁殖速度也很快,它們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氮氣揮發(fā)掉或者再還原成氨。
以上這個從有機物到氨,再到亞硝酸鹽,再到硝酸鹽的過程被我們叫做“硝化系統(tǒng)”,魚缸里建立了這個系統(tǒng)就基本上能夠獲得一缸“好水”了,再配合良好、勤快的日常維護,就能夠長期保持了。
3、建立微生物系統(tǒng)要有那些條件呢?
——提供居住的地方:
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guī)模繁殖,過濾器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環(huán)和沙子。假如養(yǎng)魚的水總共有100升的話,那么我建議你需要準備10升以上的直徑3毫米的沙子作濾材或至少3升的玻璃環(huán)。多點更好,雖然浪費了,但是有個儲備能夠應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細菌們的入住。
——提供呼吸的氧氣:
那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
——足夠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魚,細菌們就會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夠促進細菌們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細菌們吃不飽,太多了又會撐壞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關鍵,這個我們后面講。另外我們要用一塊過濾棉來把大塊的垃圾打碎以便細菌們開吃,順便多繁殖點有用的菌菌。濾綿在過濾槽前面,占據濾槽10%的空間就夠了。
—— 一定的水流:
水流給定居的細菌們帶來氧氣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細菌們的家沖走了,水流小了,帶來的氧氣和食物又不夠。對于100升水的缸,你應該至少有一個600升/小時以上流量的泵,確保每小時能把魚缸里的水循環(huán)二至四次,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糞便和食物殘渣帶給細菌們。
——合適的溫度:
魚和細菌們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較冷,一個加熱棒就可以解決了。一般100升的缸有個100瓦到150瓦的加熱棒就很合適了。如果水比較熱,那么就比較麻煩了,需要冷卻它,方法很多,這里就不說了。
——穩(wěn)定的水質:
由于細菌們基本上住在水里,他們喜歡比較穩(wěn)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經的濾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放在濾槽后面,大概占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不過活性炭和麥飯石每個季度應更換或再生一至二次,這樣能夠確保效果。
4、有了上面的條件,我們該怎么操作呢?
這個建立水系統(tǒng)的過程我們叫“開缸”。開缸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有四到五種:
a、傳統(tǒng)開缸法: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把魚缸里加滿水,打開過濾器、水泵、氣泵、加溫棒等等設備,然后連續(xù)等待一個星期,放幾條皮實的魚進去創(chuàng)缸,然后再等待二至三個星期,水基本就算好了。然后逐步增加魚進去,直到完成加魚的過程。這個方法的缺點就是慢,只要忍耐的住,別急于放魚,成功率還是可以的;
b、死魚開缸法:
這個方法就是在上面說的傳統(tǒng)開缸法中,加入一小條死魚,最好是健康的魚被掐死后,在一開始開缸就放到過濾槽里,然后等它徹底被分解了,就可以加魚了;這個辦法要比傳統(tǒng)法稍微快點。成功率和傳統(tǒng)法差不多。
c、老濾材開缸法:
這個方法就是在傳統(tǒng)開缸法中,使用一小部分來自良好狀態(tài)的魚缸的濾棉或濾材作引子,其他不變。由于有了這個高質量的引子,所以成功率挺高,時間也短些。麻煩的是良好的老濾棉可遇不可求。
d、成品硝化菌開缸:
這個方法和老濾材開缸法異曲同工,道理是一樣的,就是把老濾棉換城了水族店里賣的成品的硝化菌或復合菌,成功率比的很高的,特別是一些國際著名的品牌,成功率比上面幾種要明顯高,但是就怕買到假貨,這個是最令人頭痛的,當前的社會誠信問題令人心寒。
e、三菌/四菌開缸法:
這個辦法出現(xiàn)的時間較短,前期只有乳酸菌,正式確立三菌是在2004年7月份,后來找到了枯草菌的來源,算是升級到四菌了。這個方法主要是依*生活中能夠獲得的幾種菌源,來替代成品硝化菌或提高成品硝化菌的開缸成功率,嘗試為新手們提供一個更可*的開缸辦法。其原理和老濾材法或硝化菌開缸法基本一致。也許算是DIY復合硝化菌吧。在強調硝化菌的同時更強調多菌種配合,硝化菌仍然是核心,但是絕對不是唯一。而且,現(xiàn)在我們在尋找第五菌的來源,要知道并不是只有三菌或四菌的,主要是菌種的來源問題。選取一個菌種時,我們最關心的除了是否適用以外,能否容易獲得,以及能否確保質量是我們最關注的。所以,我們選擇的菌種基本上來源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可*的食物和藥物。
操作方法有兩個思路,一個是太原漁民的精細操作法,強調精細操作,讓菌種在進入魚缸之前就已經被激活,這樣可以縮短成水的時間,這個方法可以詳細查看太原老大寫的《創(chuàng)建生態(tài)缸的簡單辦法》;另外一種思路就是我下面要寫的粗放操作法。成功率就沒有精細操作法那么高了,不過也能有85%左右,這個數據是我們在壇子里指導大伙開了上百個魚缸得出的結論。
需要強調一點,三菌/四菌開缸法仍處于改進之中,人類對微生物世界的認識實在有限,很多疑問我們都找不到解答,現(xiàn)在的成果是廣大魚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仍然需要大伙一起繼續(xù)努力,它是網絡的產物,也離不開網友們持續(xù)不斷的嘗試,我們僅僅作了一部分總結和思考的工作。呵呵,閑話少說,言歸正傳,下面我們就講講這個“三菌/四菌”開缸法,還是那個原則,盡量簡單,不說專業(yè)名詞: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被有害菌欺負,因此我們給它找了三個繁殖速度非??斓膸褪謥韼兔?,算是幫忙搶地盤吧。好氧的是酵母菌和枯草菌,負責搶地盤給硝化菌居?。涣硗庖粋€是厭氧的乳酸菌,負責消滅或抑制低氧區(qū)里對硝化菌有害的菌種。這四個菌并肩子上,成功率非常高。
大伙可以參考《酵母菌、乳酸菌和硝化菌三菌演義》。很早以前寫的,那時還沒有找到枯草菌的來源,所以里面沒有提到枯草菌,它其實和酵母菌的作用類似,不過工作范圍不同,或者說面對的“敵人”不同。無論三菌還是四菌,都要盡量確保有“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菌”。
以上就是“三菌/四菌開缸法”的最簡單的理論解釋了,想了解的更多的,可以參考PET3000生態(tài)版里那些《基礎知識學習貼》和《淡水缸寶典》里大量的資料,或者到水族微生物專欄里找那些專業(yè)資料研究一下。
——培養(yǎng)的方法:
a、首先,咱們要準備好各種器材和菌種。器材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魚店購買。菌種就要多跑幾個地方了,其中:
硝化菌要在魚店里買質量可*的干粉狀的,實在買不到就算了,我們可以慢慢的培養(yǎng);
酵母菌去商場里買那些發(fā)面用的純酵母粉;
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來替代,記得買那些號稱有多少多少億個有益菌的、沒有經過滅菌處理的名牌酸奶哦;
枯草菌就要使用從藥店里買來的一種小兒消化藥——“媽咪愛”。這東西挺貴,需要你把藥店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們搞的頭暈腦花后,讓他們拆開賣,呵呵,這樣便宜很多呢!否則只好花20-30大元買一盒了,好在那玩意在自己腸喂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吃,不會浪費。哈哈
b、然后,就應該給咱們的裝了100升已經曬好的水的魚缸來個大掃除,把魚缸、過濾器、過濾棉、玻璃環(huán)、活性炭(或麥飯石)、水泵、氣泵、加熱棒、沙子、石頭、草等等東西通通洗干凈然后用高錳酸鉀浸泡十幾分鐘,消消毒,然后安裝在合適的位置,然后在缸里加入新水,打開氣泵、水泵、加熱棒什么的,用十萬分之三的高錳酸鉀消毒,浸泡、擦洗魚缸。此時可以順便用開水把魚缸水溫升到28度左右;
c、接著直接投放三片捻碎的維生素C或高級水質安定劑,終止高錳酸鉀的反應。此時就可以用這些淡紅色或黃褐色的水投菌開缸了。這些顏色幾天內就分解完畢了,不用理會。
d、這時,可以把干粉硝化菌(10克)、純酵母粉一湯匙(5-10克)、活性酸奶一湯匙(5-10克)以及“媽咪愛”一、兩小袋(1-2克)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甚至是伸手不見五指,這是菌種在飄蕩,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此時也可以按照太原斑竹的辦法先行發(fā)酵,然后投菌。
e、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養(yǎng)4條5-6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闖缸的先鋒,所以必須身強力壯、不怕死。小魚進入魚缸之前要用十萬分之三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然后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就這樣等待3天,不用喂。
f、這3天里,通常會逐漸清澈,有時也有復混出現(xiàn),可以適當換水。
g、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有時要到第7天,總之等到第4天,一般水會清澈很多),那么水系統(tǒng)就開始了良好的歷程!這時要繼續(xù)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tǒng)的應變能力。只要投喂就可以了。投喂量控制在2-3分鐘內吃完為好。然后繼續(xù)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fā)出來就不必換水;
h、第7天,假如水質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后少放幾條,少量喂食(1分鐘內吃完),觀察3、4天,再繼續(xù)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漸增加點。
i、假如想更加穩(wěn)妥些,那么在第7天可以多投放些食物或創(chuàng)缸魚,然后繼續(xù)等待3-4天,此時的水質更加穩(wěn)定了。也就可以把你心愛的魚買回來了。就這樣每3-4天可以增加一批新魚,直到達到標準。
j、新魚買回來要在小缸里飼養(yǎng)幾天,可以觀察一下是否有病蟲害,并適當消毒后才能搬進主缸,搬家時必須把兩個缸的水質調節(jié)成一樣的,方法很簡單,用一根氣泵用的氣管把主缸的水緩慢的導入小缸里,并不斷排掉小缸里的水,直至兩個缸的水溫、水質幾乎一樣;然后就可以把新魚撈入主缸了。這個叫“過水”。
k、就這樣我們以后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到1/4的水,配合“定時”、“定量”、“定點”的喂食、換水、洗沙等工作,就可以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好”水了!到這里我們就完成了“硝化系統(tǒng)”的建設了。
這時,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會在幾十個小時內被分解干凈,配合良好的維護工作,水質就能長期保持良好狀態(tài)了,這個過程叫“氧化分解”過程。
但是,這樣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潛在的“半有害物質”(就是硝酸鹽)的存在,假如它們長期積聚過多就會危害魚們,因此必須要通過換水來稀釋它們,維持“好”水的穩(wěn)定。良好的維護的意義就在此了。
5、那么,怎樣才能長期不換水呢?讓咱們繼續(xù)往下看:
a、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質的工作進行到底!這時的對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質”了。
b、分解“半有害物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這個過程叫“脫氮還原”過程,全世界都在研究這個課題,咱們也一樣,當然咱們的原則是“少花錢、多辦事”啦!
——常見的方法是建立低氧區(qū)培養(yǎng)厭氧菌脫氮,這個方法是海水缸常用的。但是這個方法對于新手來說風險很大,容易搞出毒素,造成魚死水壞的惡局,因此不推薦新手玩。
——咱們推薦的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藻類或一些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把這些“半有害物質”吃掉!咱們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
c、“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tǒng)”的建設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類對光線的敏感反應,在過濾設備里設置獨立的濾槽并配合合適的光照(用色溫在2500K左右的節(jié)能燈或引導到窗前給予充分的日照),大量培養(yǎng)褐藻、綠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濾槽里、魚缸里栽種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缸里的水草以外還有類似萬年青、開運竹(富貴竹)、浮萍、槐葉萍甚至是水葫蘆這樣的東西;只要有光照這些植物就可以大規(guī)模培養(yǎng)了。
——當然最合適的方法是通過種植大量的水草來解決,但是水草的種植需要良好的燈光器材、肥料和維護方法,這里就不詳細說啦。
這些大量的藻類或植物會把“半有害物質”基本消除,并成為養(yǎng)水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樣我們就基本完成了整個魚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脫氮還原這個大循環(huán)體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為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水系統(tǒng)。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長期不換水的魚缸生態(tài)循環(huán)過濾系統(tǒng)的建設。
需要注明的一點是,我們認為定期的換水是維護魚缸生態(tài)穩(wěn)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長期不換水并不是最好的養(yǎng)魚的方法,不僅僅因為比較難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養(yǎng)魚要“竭力創(chuàng)造它們需要的條件,而不是強迫它們適應現(xiàn)有的條件”! 通過換水,可以輕易的實現(xiàn)把魚缸水體和大自然水體連接起來的目的。它的意義是不可替代的.
參考地址:
這上面介紹的非常非常全面,我已經保存文檔到電腦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淮南水族維護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淮南水族維護中心電話、淮南水族維護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發(fā)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